潘秉超
潘秉超,福建長樂人,1943年生于福州。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美術系本科。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二級美術師、福建省美協會員、福州市美協理事、福州畫院特聘畫師,福州市霞光畫院原常務副院長,福建省誠信書畫藝術院副院長兼秘書長、福建省民盟書畫學會理事、福州市人大書畫院畫師等職務。
早期從事油畫創作,涉獵中國畫、宣傳畫、連環畫、版畫、漫畫等。后期專攻山水,兼作花鳥人物。作品入選全國七屆美展。《閩山情》獲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六十周年全國美展(福建展區)優秀獎。福建電視臺、《福建畫報》曾作專題報道。
潘秉超國畫作品賞析
潘秉超國畫作品賞析
【各方評說】
林德冠(福建省文聯原黨組書記、省誠信書畫藝術院院長),曾在《俊逸清秀 蘊含深邃——觀畫家潘秉超畫作有感》一文中寫道:
秉超的山水畫題材立足于本土,“師造化”,滿懷激情地致力于為八閩大地而謳歌。畫家的行進足跡幾乎印遍八閩的山山水水,從而,賦予作品顯著的江南地域地貌特征,童年故鄉的風貌和閩西北的竹籬農舍、流水溪橋、古榕荷塘、平疇白云、山丘雜樹等涌進了畫家的筆端,呈現出一幅大自然恬靜閑適、幽美清麗的風韻,充滿生活的氣息。畫家不求奇崛險峻,在清新平淡中顯出濃重畫意和藝術情趣。畫面秀不俗、艷不妖,既有玲瓏剔透之美又有自然遒勁之勢。
張大鈞(榕城十老之一、書畫家),曾在《澄懷寫真 雅俗共賞——潘秉超山水畫之我見》一文中寫道:
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他執著探索中西繪畫技法創作新傳統的山水畫。將明暗素描與線描造型繪畫技巧,結合傳統筆墨以及西畫色彩表現的手法,使他的山水畫創作進入了新的境界中,使用各種繪畫語言,注意到筆墨為造型服務,追求畫面“大”“韻”“深”“厚”等各種藝術效果,重視筆墨的技法應用,反復利用墨法、色法在畫面進行勾、皴、擦、點、染,層層疊加,造成深厚凝重、氣勢磅礴、華潤清麗、繁茂崢嶸等等不同視覺效果。從而深化了畫面的意境。
潘秉超國畫作品賞析
潘秉超國畫作品賞析
潘秉超國畫作品賞析
潘秉超國畫作品賞析
潘秉超的畫 “俊逸秀美,氣韻流暢,筆墨淋漓,渾沌絪缊,一片生機…… 竹籬農舍等涌進畫家的筆端,呈現出一幅大自然恬靜閑適、幽美清麗的風韻,充滿生活的氣息。畫家不求奇崛險峻,在清新平淡中顯出濃重畫意和藝術情趣”。這很好地概括了他作品中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審美追求,其畫作能給人帶來寧靜、美好的感受,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和藝術感染力。他在山水畫的 “意境” 塑造上有著不懈的追求和創新精神。他認為 “‘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是千百年來山水畫家孜孜以求的最高目標”。他從山水造型、皴法等技法上區別于古人,希望有所突破,筆下的山水接近自然但也不是重復自然。這種對藝術的探索和創新精神使他的作品在傳統山水畫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和變化,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內涵。
潘秉超國畫作品賞析
潘秉超國畫作品賞析
潘秉超國畫作品賞析
潘秉超國畫作品賞析
潘秉超國畫作品賞析
潘秉超國畫作品賞析
潘秉超國畫作品賞析
潘秉超國畫作品賞析
潘秉超國畫作品賞析
潘秉超國畫作品賞析
潘秉超國畫作品賞析
潘秉超國畫作品賞析
潘秉超國畫作品賞析
潘秉超國畫作品賞析
潘秉超國畫作品賞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