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邱會作出獄后,得知自己提出的三個要求都沒有被滿足,直言要重新回監獄。
此前,邱會作提出哪三個要求,最終得到滿足了嗎?
1914年,邱會作出生于江西省興國縣的一個淳樸農家,自幼受到家庭的影響,對共產黨心生向往。
年僅13歲的邱會作參加紅軍,成為一名既能鼓舞士氣又擅于后勤保障的多面手宣傳隊長,深得上級信任。
長征路上,環境惡劣,物資匱乏,邱會作多次深入荒野,為部隊尋回寶貴的野菜與糧食,確保戰士的溫飽,穩定軍心。
邱會作在后勤工作中表現出色,更在戰場上英勇無畏,多次負傷從未退縮,與戰友并肩作戰。
在抗日戰爭時期,邱會作在中央軍委供給部擔任副部長,始終是我軍后勤戰線的中流砥柱。
內戰烽火再起,邱會作追隨林彪轉戰南北,從東北雪原到華北平原,再到華中、華南的廣闊戰場,率領部隊屢克強敵,戰功赫赫。
特別在遼沈戰役的關鍵時刻,邱會作指揮的8縱猶如一把尖刀,率先突破錦州防線,切斷國民黨軍隊的退路。
在解放沈陽的戰斗中,8縱再次沖鋒在前,立下赫赫戰功。戰役結束后,邱會作又率部急行軍入關,迅速完成對天津、塘沽的包圍,親自指揮強攻天津。
1949年,隨著8縱改編為第45軍,邱會作擔任軍政委,繼續率領部隊南征北戰,參加渡江戰役、衡寶戰役以及廣西的剿匪行動。
1955年,國家為表彰邱會作的杰出貢獻,授予他中將軍銜,這是他戎馬生涯中的榮耀時刻。
令人惋惜的是,在文革的動蕩時期,邱會作因錯誤地與林等反革命分子為伍,最終走上歧途。
邱會作參與林彪集團的一系列破壞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惡劣行徑,犯下不可饒恕的嚴重錯誤。1973年,邱會作被開除出黨接受隔離審查,于1981年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6年。
原本以為需要在鐵窗內度過數年時光,組織念及邱會作昔日的貢獻與當前的健康狀況,特批其保外就醫,安排在西安定居。
1981年,當保外就醫的喜訊傳來,組織詳述出獄后的生活安排,細心詢問他是否有額外需求。邱會作特別強調,住房需有供暖與熱水沐浴設施,希望居所鄰近醫院,便于就醫。
面對邱會作的合理要求,安置人員一一記錄在案,承諾將盡力滿足。初抵西安住房時,讓邱會作大失所望:老舊小區,無供暖,熱水難求,醫院亦遠。
邱會作心中不滿,直言:“我再回監獄住。”
安置人員見狀,迅速將邱會作的訴求上報,經緊急協調,重新給邱會作分配一套新居。
新居四十余平米,位于新建小區,設施完備,供暖無憂,且醫院近在咫尺,步行不過十分鐘。邱會作對此頗為滿意,欣然入住。
鑒于邱會作仍在服刑期間,缺乏經濟來源,組織特設關懷,每月發放150元生活補助,額外提供米面糧油等生活必需品,確保其基本生活無憂。
就醫方面,邱會作更是享受省醫院免費診療的待遇,1985年,其生活補助增至200元,這在當時已足夠支撐一個四口之家的日常開銷。
轉眼間,1992年到來,組織再次為邱會作更換居住環境,遷入位于風景秀麗、設施完善的干部休養所內的一套百余平米新居,貼心配備小汽車,以方便其日常出行。
如此安排,盡顯組織對邱會作晚年生活的照顧,2002年,他以88歲高齡安詳離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