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厲王還是宣王?晉侯蘇鐘的年代之謎
晉侯蘇鐘銘文記錄了一場史書上未曾提及的戰爭,填補了歷史空白。周厲王三十三年(公元前 845 年)(或周宣王三十三年),晉侯蘇奉命征討山東淮水一帶的夙夷部落,在周王的指揮下,三戰共斬首 480 人,俘虜 114 人,周王兩次賞賜晉侯蘇,蘇鑄鐘紀念。
蘇鐘銘文開頭說王三十三年,西周晚期在位超過33年的只有厲王和宣王,《史記》記載,晉侯蘇在位是周宣王六年到十六年,即822B.C.~812B.C.,若三十三年為宣王(795B.C.),晉侯蘇已經死去多年,若為厲王三十三年(845B.C.),晉侯蘇還沒有即位,爭論由此而起。
目前主流認為王三十三年為周厲王。也有學者調整共和14年和殤叔在位的4年以解決矛盾,認為是宣王三十三年,也是晉獻侯蘇的卒年。
蘇鐘的寶貴之處還在于它有六處歷日的記載,年、月、記時詞語與日名干支四要素俱全,是金文研究西周年代學最好的材料。但蘇鐘上所記歷日與西周年表不能完全對應,就此學者們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希望解開這個謎題。
銘文、史籍、夏商周斷代年表,顆粒度經常對不齊,有爭議很正常,在爭論中會逐步接近歷史的真實。
七、強大的晉侯蘇
晉侯墓地M8(晉侯蘇墓)雖然被盜,出土仍然豐富。
升鼎一套5件。晉侯墓地M8出土1件,其余4件流失,兩件在案件偵破中追回,現藏晉國博物館,另兩件被盜賣到香港,分別為上海博物館、美國的范季融先生收藏,后者已被捐贈給國家文物局。這5件鼎形制相同,大小相次,銘文一致,是代表其身份的一套升鼎。
晉侯蘇鼎銘文為:“晉侯蘇作寶尊鼎,其萬年永寶用。”
晉侯墓地雖然出土了不少帶晉侯名號的銅器,但晉侯蘇鐘和晉侯蘇鼎銘文中的“蘇” (銅器銘文寫作“穌”),是晉侯墓地中唯一可以和文獻相印證的晉侯名字,《史記索隱》引用《世本》及譙qiáo周《古史考》,說“蘇”是晉獻侯的名字。
晉侯墓地M8的樹枝木炭做了c14測定,由北京大學和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兩家單位分別完成,年代結論基本一致,經樹輪校正后墓葬年代為808B.C.±8年,據《史記?晉世家》記載,晉獻侯死于812B.C.,正落在c14測年的區間范圍里,結合文獻與銘文中的名字,確定晉侯墓地M8為晉獻侯蘇的墓葬。此結論成為九代晉侯墓對應墓主人的重要依據,也是夏商周斷代工程的重要支點。
晉侯墓地M8還出土晉侯蘇鐘16件,晉侯(臣斤)pǐ壺一對,兔尊3只(根據其子晉穆侯的墓葬情況看,應該一共有四只兔尊,兩大兩小,故推測M8有1只兔尊被盜),簋2件,爵、盉、盤、甗等青銅器,還有金帶飾、綴玉覆面等金器玉器……
每一代晉侯墓東側都有車馬坑,晉侯蘇的陪葬車馬坑是面積最大的,東西長21米,南北寬約15米,至少有105匹馬,48輛車,是迄今西周最大規模的車馬坑,彰顯了晉侯蘇的強大實力。
晉國的擴張或許在西周晚期已經開始。
八、結語
晉侯蘇鐘是禁出文物,其價值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是中國青銅樂鐘發展史的重要證物。它的三種形制、音樂性能、雙音鐘、音槽等極具音樂考古學價值。
其次蘇鐘的銘文為刻銘,為青銅器鑄造提出了科學難題。
最后,蘇鐘的銘文多達355個字,是建國后出土青銅器中銘文最長的,能以金文證史。它證明了M8的墓主人為晉獻侯蘇,記錄的戰爭填補了歷史空白,其中六處歷日為西周歷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晉侯蘇鐘分置兩地,其命運令人唏噓,2024年的中秋在上博東館短暫團圓,臨展結束后還會分離,想起《神雕俠侶》中的話:“你瞧這天上的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