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江邊的老城瓶隱巷,流傳著一個關于鬼宅的傳說。這個宅子有著矮墻庭院,瓦房破舊,卻無人敢住。傳說中,這里曾是一處繁華的住所,但自從一位姓荊的廣西貨郎在這里遭遇了不可思議的事情后,它便成了人們口中的鬼宅。
荊貨郎是個走街串巷的雜貨商,一天傍晚,他來到瓶隱巷,天色已晚,他想找戶人家借宿。巷內家家戶戶高墻密閉,只有一家的籬笆矮墻內透出朦朧的燈光。荊貨郎上前叩門,希望乞求一些水喝。
門后傳來一個虛弱的聲音,是一位布衣少婦。她面容慘白,身形削瘦,但態度和善,邀請荊貨郎進屋歇腳。她告訴荊貨郎,她的丈夫出遠門未歸,他可以隨意休息。荊貨郎覺得她的話有些奇怪,但并未多想。
少婦引荊貨郎入院內放置貨擔,然后進屋端出一碗涼水給他。荊貨郎喝下水,感到一陣清涼。少婦告訴他,天雨路滑,如果不嫌棄,可以進屋歇腳。荊貨郎覺得有些奇怪,因為他進屋前并未下雨。但就在他走進正堂后,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雨。
荊貨郎在屋內四下打量,發現除了喝水的碗,其他物品都薄如紙皮,灶臺也積滿灰塵,像是許久未用。少婦似乎不在意,回到燈下繼續縫紉。荊貨郎從行裝中拿出一個燒餅,問少婦是否需要水。她指向灶臺地上,告訴他哪里有水。
荊貨郎按照她的指示,發現地磚下有一個塌陷,雨水正流入其中。他舀起水,雖然有些疑慮,但還是勉強吃了半個餅。雨勢越來越大,荊貨郎無法離開,只能坐在灶臺旁。他偷看少婦,心生試探,將剩下的半塊餅放入碗中,放在地上。
少婦放下針線,走到碗前,跪地嗅了嗅餅,卻未吃下,只是朝荊貨郎搖頭致謝。荊貨郎意識到自己可能遇到了鬼魂,嚇得臉色蒼白。少婦并未露出猙獰面目,而是倒身再拜,請求荊貨郎幫忙。
她告訴荊貨郎,自己三年前病逝于此,因無親無故,尸身未得安葬。她希望荊貨郎能幫她買棺槨和壽衣。荊貨郎雖然害怕,但見她可憐,便答應了。少婦給了他一根木簪,說是在禹門坊曾家做女傭三年未領的工錢,足以支付安葬費用。
第二天,荊貨郎發現自己躺在破屋中,木簪就在貨擔上。他找到曾家,曾家主人聽完他的故事后,驚奇不定。他們告訴荊貨郎,確實有一位女傭,她工作勤奮卻從不領工錢。曾家主人陪同荊貨郎回到老宅,發現了一具被蟲鼠啃食的骷髏,旁邊散落著曾老夫人給的銀耳環和頭繩。
曾家出面,用女傭的薪資買了壽衣和棺槨,為她舉行了簡單的葬禮。荊貨郎拿著剩下的錢離開了,再也沒有回來。老宅后來被推倒,建成了公社糧倉。
孩子們好奇地問這故事是真是假,講故事的老奶奶笑著說這當然是假的,然后起身回家做飯去了。故事在孩子們的意猶未盡中結束,但瓶隱巷的傳說依然在西江邊的老城中流傳著。#詭異##老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