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鳥資本
沉寂了一段時間的林園,近期頻頻發聲。
這位民間牛散轉型的私募投資人,穿越了多輪牛熊,見證了A股三十余年的風風雨雨,始終活躍于資本市場。
目前,他執掌的林園投資坐擁著百億元客戶資產,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大量持有人的財富利益。
近期,這家百億私募披露了一則公告,讓很多人甚是“迷惑”。
這位私募大V,究竟憋了什么大招?
下調跟投比例
10月21日,林園投資發布公告:公司自2023年10月16日首次發布跟投公告至今已滿一年,考慮到A股當下面臨的歷史機遇以及公司自有資金的使用效率,公司決定自即日起將跟投比例調整至10%。
梳理資料顯示,林園此前的跟投比例是20%。
這家百億私募在公告中進一步披露,“公司及實控人林園承諾:該部分跟投份額,永遠不主動贖回”。
投資者還需要關注一句話:跟投細節解釋權歸本公司所有,特此聲明。
這個表述在公募、私募的公告中非常少見,在諸如大消費行業中倒是比較多見。
這里就產生了一個疑問:圍繞跟投細節的解釋,難道這份公告還有未能“厘清”的部分嗎?
公告沒有說什么?
實際上,林園降低跟投比例,與其2023年10月16日的一份公告有著緊密關系。
當時,林園投資披露公告:基于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長期看好以及對旗下基金產品的充分信心,即日起公司或實控人林園將跟投林園旗下所有產品新增凈申購額的20%。
然而,這次最新降低跟投比例,所考慮的原因是A股機遇疊加自有資金使用效率。
現在來看一年前的公告,依然有語焉不詳之處。
當時所稱的跟投方,并非單單涉及林園投資這個私募運作實體,還涉及公司實控人林園本人,但兩個跟投方是“或”的關系。
那么,這一年以來,林園投資跟投了多少錢?林園本人又跟投了多少錢?
另據私募排排網,林園投資旗下的資管產品數量高達259只,如果承諾了當年的跟投計劃,那么操作起來也是相當得“繁忙”。
看到這里,投資者或許產生如下疑問:
第1, 既然A股有著重大機會,為何林園偏偏在此時降低了跟投比例?
第2, 所謂的自有資金使用效率,究竟劍指何方?
第3, 林園投資有沒有自營產品,會不會減少對外部客戶的資管產品的跟投,去加大自營盤的支持?
截至目前,林園投資并沒有更多的官方信息去釋疑這個。
業績難言樂觀
私募排排網代銷多只林園投資的產品,從中可以看到這位民間牛散打理客戶資金的具體表現。
如下圖:截至2024年10月25日,上述產品年內收益為2.72%,同期滬深300指數匯報為15.31%。
雖然產品曲線在9月末,緊追著同期A股的暴漲,但依然在年內跑輸了同期的寬基股指。
短期的暴漲,沒有能掩蓋落后市場平均漲幅的現實。
值得注意的是,這只代銷的私募產品凈值低于一元面值以下,也就是處于“破凈”狀態。這意味著產品成立時申購的高凈值客戶,截至最新依然處于初始本金虧損的狀態(且不計算后期追加投資的部分)。
優勢何在?
再來看收益風險指標。私募排排網統計出這只成立于2021年的產品諸多細節:年化收益、Alpha(捕獲超額收益的能力)、月勝率、進攻能力均落后于同類平均水平,在同類排名中處于中下游。
不難看出,這位老將在近三年的投資能力,并沒有那么“傳奇”。
或者說,林園在熊市、弱市的市況下,并沒有與同業競爭的顯著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這家私募在宣傳中提到:
“熊市買入贏利確定的高護城河企業,滿倉持有跟隨企業同步成長,牛市進行階段性操作。牛市是牛市的做法,熊市是熊市的做法。”
我們找到了一份林園投資旗下產品2023年5月的管理月報,這只托管于國泰君安證券的產品當時的重倉行業是食品飲料、醫藥以及債券等。
這份還載明:“我們投資方向依然是‘和嘴巴有關’的優質消費類公司。”可見,
林園對“嘴巴生意”的重視程度相當之高。
例如:2021年,他曾經在茅臺股東大會上自曝:“我持有茅臺2%的股票,我對茅臺有深厚的感情的,它上市的第二年我就買了,現在占我總資產的近40%,這么多年我一股沒賣,接下來也不會賣。”
看到這里,或許有投資者疑惑,如果林園說的是真的,那么他當時的茅臺持股量已經領先于中央匯金、中證金等“國家隊”,加上這么多年茅臺的分紅配股,只能說,如果是真的,這是難以想象的。
這么“大”的資金實力和嗅覺,如今的產品業績卻表現乏力。對于持有人來說,掙不到錢,談再多的資金實力都顯得蒼白無力。
※此文為翠鳥資本原創文章,未獲授權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