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玉門,這座曾經繁華的“石油之城”,如今卻面臨著人口銳減、房價暴跌的困境。
90平的房子,1萬元就能輕松拿下,這在其他城市簡直難以想象。
要知道,早年的玉門憑借石油可是富裕的很,甚至吸引了大批的人來此“掘金”。
誰也不會想到,這樣繁華的時光竟然這么快就結束了。
如今的玉門只能用“衰落”一詞來形容,前后的巨大反差真是令人唏噓。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了玉門的衰落,一座資源快用光的城市,該怎么才能找到新的路子活下去呢?
玉門的轉型之路,或許能給其他資源枯竭城市提供一些借鑒。
輝煌與沒落:玉門的石油時代
玉門,曾經是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
在抗日戰爭時期,玉門油田就已經建成,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油田,為抗戰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障。
新中國成立后,玉門油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在國家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1957年,玉門石油基地建成,成為中國第一個石油工業基地,為國家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玉門,也因此成為中國石油工業的象征,培養了大批石油技術人才,他們從玉門出發,奔赴全國各地,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鐵人”王進喜,這位中國石油工人的楷模,就出生在玉門,并在玉門油田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
玉門不僅是石油資源豐富的城市,更孕育了“鐵人精神”的偉大力量。
然而,盛極必衰,玉門的輝煌并沒有持續太久。
由于地質條件的限制,玉門油田的石油資源埋藏較淺,易于開采,但也導致資源相對匱乏。
玉門油田開發初期產量很高,后來慢慢地就越來越少了。
加之人才和設備的不斷外流,玉門油田的產能更是斷崖式下跌。
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玉門的石油產量已經大幅減少,昔日的輝煌一去不復返。
玉門這座城市,因為資源的枯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
玉門政府為了尋求新的發展機遇,決定搬遷。
2003年,玉門市政府搬家了,他們從老城區搬到了地勢更低、交通更方便的玉門鎮。
玉門油田總部搬到酒泉后,老城區的人越來越少,以前熱鬧的街道變得冷冷清清,房價也跟著掉了下來。
老城區,這座曾經承載著玉門人夢想和希望的城市,逐漸變成了一座“空城”。
搬遷,對于玉門人來說,是一次無奈的選擇,也是一次痛苦的割舍。
他們告別了熟悉的家園,告別了曾經的輝煌,踏上了新的征程。
老城區的沒落,是資源枯竭的必然結果,也是時代變遷的無奈選擇。
轉型與發展:玉門的“新能源”夢
玉門資源越來越少,必須找到新的發展方向。
早在1997年,玉門就開始嘗試風力發電,還從國外引進了四臺風力發電機組做實驗。
試驗的成功,讓玉門看到了新能源的希望。
2009年,玉門被評為資源枯竭城市,這既是發展道路上的難題,也是一個新的開端。
玉門抓住機遇,加大了對新能源的投入,開始建設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正式開啟了“新能源”的轉型之路。
玉門地處馬鬃山和祁連山之間,是一個天然的風口,擁有豐富的風能資源。
玉門發展風電產業簡直是天時地利人和,條件好得不得了。
玉門以前可能默默無聞,但現在,它已經搖身一變,成了中國風電重鎮,新能源產業也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玉門的新能源發展,不僅僅是為了自身的生存,更是為了國家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玉門的轉型,為其他資源枯竭城市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也為中國的新能源發展做出了貢獻。
玉門的轉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在新能源發展的初期,技術難題、資金短缺、市場競爭等問題都曾困擾著玉門。
但玉門人并沒有放棄,他們迎難而上,不斷克服困難,最終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玉門的新能源發展,不僅讓當地經濟活了起來,還給老百姓帶來了更多工作機會。
玉門,正在以一種全新的姿態,重新屹立在中國的西部大地。
文化與旅游:玉門的“懷舊之旅”
雖然老城區的人口銳減,但這里依然保留著許多上世紀的建筑,這些建筑記錄著玉門曾經的輝煌,也承載著玉門人的集體記憶。
這座城市的老墻上滿是歲月的痕跡,古老的街道也仿佛在訴說著過往的故事。
如今,這些老建筑成了玉門獨特的文化資源,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探尋這座“石油之城”的過去。
玉門政府也看到了老城區的文化價值,開始大力發展旅游業,推出“懷舊游”等特色旅游項目。
游客們可以漫步在老城區的街道上,感受曾經的繁華與喧囂,也可以參觀王進喜紀念館,了解“鐵人”的生平事跡和“鐵人精神”的內涵。
此外,老君廟也是玉門老城區的一處重要景點,它見證了玉門的歷史變遷,也寄托著當地居民的信仰和希望。
旅游業的發展,不僅為玉門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
老城區,不再是一座被遺忘的“空城”,而是一個充滿文化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玉門,正在用文化的力量,重新煥發生機。
玉門老城區很有年代感,不少影視劇組都來這里取景拍攝。
老城區的街道、建筑、甚至一些老物件,都成了影視劇中的重要元素,為影視作品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
玉門出現在影視劇里后,人氣一下子就旺起來了,現在來這里玩的人可多了。
玉門的旅游業發展,并非簡單地利用老城區的資源,而是將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具有玉門特色的旅游品牌。
玉門,正在努力將老城區打造成一個集文化體驗、歷史探尋、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
玉門老城區的房價“跳水”,曾經讓人唏噓感嘆,但如今看來,這或許是玉門涅槃重生的一個契機。
低廉的房價,吸引了新的投資和新的居民,也為老城區的改造和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結語
玉門,從“石油之城”到“新能源之都”,走過了一條充滿挑戰和希望的轉型之路。
它告訴我們,資源枯竭并不意味著城市的終結,只要找準方向,敢于創新,終究會找到新的發展動力。
玉門的未來,充滿著無限可能。
參考資料:
南方周末:《玉門:“棄城”16年》2019-09-06
中國新聞網:《玉門:綠色新能源 “風”“光”無限好》2024-09-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