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的“信任即服務”,正在成為數字經濟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
今年 9 月份,工信部發布《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新管理辦法”),針對 CA 行業“持證不經營”、服務不合規等突出問題提出一系列新舉措。其中一個重要變化,是壓實了 CA 責任,規定 CA 機構不得將電子認證服務的核心業務對外進行委托。
新政出臺后,將加速 CA 與 RA 一體化的進程,對于電子簽名行業而言,是一次重要的價值升級機會。無論 CA 機構,或者電子簽名廠商,都需要努力使自己具備全鏈條的信任服務能力。
01 信任源點
2005 年 4 月 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以下稱《電子簽名法》)正式施行,確立了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
根據《電子簽名法》,“電子簽名需要第三方認證的,由依法設立的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提供認證服務”。“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即 CA 機構(Certification Authority,認證中心)。
作為電子簽名廠商的上游,CA 機構頒發的數字證書,好比數字世界的“身份證”,有了這個身份證明的電子簽名才具有法律效力,具備了更廣泛互信互認的前提。
為了推動 CA 行業的健康發展,2009 年,工信部頒布了《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規定由工信部對電子認證服務機構和電子認證服務實施監督管理。CA 合規經營,必須持有工信部頒發的《電子認證服務許可證》,即“CA 牌照”。
如果把 CA 看做信任的“源點”,RA(Registration Authority,注冊中心,電子簽名廠商)則是信任向服務、運營的延伸,二者好比代理關系。在 PC 互聯網時代,這種代理模式是有效的。當面對快速增長的電子認證服務需求,該模式便逐漸顯露出弊端。
e簽寶創始人兼 CEO 金宏洲稱,“移動互聯網時代,電子簽名行業飛速發展,對 CA 的需求也快速增長,CA 機構的數量增加了,下面 RA 的數量也在爆炸性增長,有時還會出現多級代理,這就對 CA 機構的監管帶來了挑戰。”
這正是這次監管升級的一個背景因素。在“新管理辦法”中,提高了 CA 機構的申請條件,完善了 CA 機構的行政監管、退出機制,明確了證書跨境互認核準程序等。
最重要的一個變化,是規定了“電子認證服務機構不得就證書申請的受理和查驗,證書的簽發和交付向外部機構或個人進行委托。”
這樣一來,就減少了原有信任服務體系的層級,提升了監管的透明化。
“新管理辦法”發布之后,CA 行業會更加開放,更多有實力的電子簽名廠商參與進來,也將提升 CA 行業的整體水平和服務能力,更全面地覆蓋和滿足企業對信任服務的深層需求。
此外,信任服務體系更加扁平化,也將大大提高行業運營效率,這些都會推動 CA 行業更加健康合規和高質量發展,更好地守護電子簽名上游的“信任源點”。
02 信任即服務
相比較其他企業服務領域,電子簽名行業與國家政策的關聯更為緊密。
“新管理辦法”出臺之后,不僅 CA 行業原來“持證不經營”、服務不合規等突出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也將帶動下游的電子簽名行業進入合規化發展的新階段。
金宏洲認為,“這次監管升級,背后是 CA 與 RA 的一體化。對于 CA 機構是一種價值回歸,使其從第三方認證機構,回歸到真正為社會提供信任云服務的定位;對于 RA 行業也將是一次重塑,電子簽名行業將進入‘持牌經營’時代。”
CA 與 RA 一體化背后,不僅有政策因素的推動,還有技術變革的力量。云計算、AI 等新一代數字化技術,也在推動 CA 與 RA 的融合,基于云的“信任即服務”,正在成為數字經濟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并帶來以下三個變化:
變化一:在信任側,減少“信任遞減”。上文提到,電子簽名的數字認證來自于上游的 CA 機構,隨著 CA、RA 數量增加,代理體系的“信任遞減”現象越來越嚴重。
“新管理辦法”提升了 CA 機構的準入門檻,壓實了 CA 的責任,減少了層層代理,因此也減少了“信任遞減”;此外,電子簽名廠商向信任側升級,拿到“CA 牌照”,CA 與自身產品、服務一體化,同樣也減少了“信任遞減”。
變化二:在服務側,提升服務價值和體驗。CA 與 RA 兩個責任主體,也會影響到信任服務的價值和體驗。以e簽寶的簽管一體化合同產品為例,自去年 9 月發布以來,一年內總簽署達到 3 億次,管理合同 2 億份。
金宏洲表示,在這樣巨大的簽署量下,如果使用外部 CA 的服務能力,就可能影響簽發速度、穩定性等,從而限制產品性能;此外,在一些證據報告等法律服務環節,也需要 CA、RA 兩家出證,責任主體不清晰,可能影響到證據鏈的完整性。
變化三:在技術側,提升運營效率。云計算帶來運營效率的提升,一切服務都將在云端觸手可及,這也會提升信任服務的效率。
從電子簽名行業來看,公有云已經成為電子簽名主流的產品形態,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云計算同樣也會變革 CA 的運營模式,在云端就可以完成從 CA 到 RA 全鏈路的服務閉環,進入云 CA 服務的時代。
CA 與 RA 一體化,對于電子簽名廠商是一次重要的價值升級機會。
金宏洲稱,“以往我們是 RA,使用不同 CA 機構提供的數字證書。有了自己的 CA 證書之后,在產品體系上會更加一體化,在產品性能和體驗上也可以做得更好;從另一點看,這也代表著e簽寶業務范圍的擴大,從原來的電子簽名真正向第三方商業信任平臺轉型,服務的溢價也提升了。”
擁有 CA 牌照,可以更好地承載e簽寶打造“中國最大的第三方商業信用中心”的構想。金宏洲用“從 SaaS 到 TaaS”來概括此次戰略升級:“所謂 TaaS,即 Trust as a Software,Trust as a Service(信任即軟件,信任即服務)。我們用技術去承載信任服務,用技術去實現信任服務的普惠。”
03 新里程
“新管理辦法”,打破了原來自上而下、金字塔式的代理模式,加速了 CA 與 RA 一體化進程,CA 牌照也將成為電子簽名廠商的一項重要資質。
通過多年準備和努力,e簽寶拿到了工信部頒發的《電子認證服務許可證》,從 RA 機構正式轉型為 CA 機構,這是電子簽名行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事件,同樣也始于e簽寶多年前的戰略選擇。
目前業內擁有 CA 牌照的電子簽名廠商主要可分為兩類:
- 第一類是本身提供電子簽名服務的現有運營 CA 機構,這類 CA 機構雖然并不少,但相比較下游的電子簽名廠商,他們的挑戰在于如何構建 RA 領域的產品和服務競爭優勢。
- 第二類是拿到了“CA 牌照”電子簽名廠商。電子簽名廠商獲取“CA 牌照”,主要又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自主申請”的方式,向工信部申請獲得;另外一種是通過資本控股的方式獲得,這兩種方式各有優劣。
第一種“自主申請”方式,需要經過國家密碼管理局、工信部等部門的層層審核,背后代表的是國家的認可,也是電子簽名廠商的合規能力、產品服務能力等綜合實力的體現。
但挑戰也有兩點:一是電子簽名廠商需要在 CA 建設、運營、服務能力等方面進行一系列的前期投入;二是要通過層層嚴格審核,過程比較耗時。
第二種“資本控股”方式,通過投資并購等方式獲得“CA 牌照”。在企服領域,通過資本方式整合資源,實現業務升級的案例并不少見,其優勢是能夠快速整合資源,但由于 To B 業務的復雜性,不同產品、團隊在并購中又會面臨較大的組織融合、業務融合上的挑戰。
尤其是在“新管理辦法”出臺之后,通過資本方式來實現 CA 與 RA 的一體化,將面臨前面提到的“不得委托”條款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合規瑕疵。
綜合比較,通過“自主申請”方式獲取“CA 牌照”,在產品、組織、客戶體驗上的“一體化”優勢將更加明顯,合規性也更好。
從運營效率上看,RA 與 CA 融合、一體化將是大勢所趨。在這個過程中,無論 CA 還是 RA,都需要進化自身的服務能力,構建全鏈路的信任服務能力。
CA 機構需要加強自己在電子簽名領域的產品和服務能力。從“新管理辦法”中也可以看出,對 CA 機構的人員規模、服務能力、經營環境等均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以保證 CA 機構具備長期穩定的服務能力。
同樣,電子簽名廠商也需要重新定義自己的信任服務:
一是做強原有 RA 服務,提升服務深度。比如從最初的電子簽名,到電子合同、紙質合同的統一全生命周期管理,再到出證、在線仲裁等法律服務,以及數據服務等,更深入地融入客戶的業務閉環,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提升服務深度;
二是向 CA 業務升級,不斷拓展信任服務范圍。這需要獲取 CA 牌照,構建 CA 服務能力,核心是要看清政策大勢,提升自身合規能力、服務能力、經營能力等綜合實力,增強全鏈路的信任服務能力。如金宏洲所言,“責任壓實之后,云上 CA 電子簽名的風控能力必須很強,此外還要具備 CA 建設、運營能力,構建支撐全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的服務能力,這些都需要長期持續投入。”
在數字全球化的趨勢下,電子認證服務的國際化需求也在快速增長,中國電子認證服務與國際標準接軌也是大勢所趨。
在“新管理辦法”中,新增了電子認證服務跨境互認的相關條款,為電子認證跨境互認提供了法律依據。相信隨著這方面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完善,電子簽名廠商也將在伴隨中國企業全球化的過程中,收獲自己的全球化果實。
綜上所述,CA 監管升級,CA 與 RA 一體化,對于電子簽名行業是一次重要的價值升級機會。“CA 與 RA 一體化,原來多個責任主體變為一個,并由國家直接監管,就實現了責任和監管的閉環。同時業務范圍擴大了,大家能做的事情更多了,市場更大了,價值也更大了。”金宏洲說。
04 結語
這次“新管理辦法”中,壓實了 CA 機構的責任,將加速 CA 與 RA 一體化的進程,為電子簽名行業帶來重要的價值升級機會。無論是 CA 機構,還是電子簽名廠商,都需要進化自身服務能力,構建全鏈路的信任服務能力。
云計算的發展,也在加速 CA、RA 一體化。公有云已經成為電子簽名主流的產品形態,未來在云端就可以完成信任服務的閉環,進入云 CA 服務的時代。在此過程中,電子簽名也將邁進更加合規化、智能化、全球化的“新十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