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第6屆NOWNESS天才計劃以“正發生 In Motion”為主題,在香奈兒的特別支持下,于上海油罐藝術中心正式開幕。
觀眾們將在接下來的一周(11月23日至11月28日),步入五光十色的影像世界。“飛躍曠野,一切正發生”,天才計劃持續將影像視為記錄、反映和介入當下的重要力量。
第6屆NOWNESS天才計劃先導片
今年,天才計劃共征集到全球華人作品685部,競賽單元采用三輪評審制,自本日起,終選的20部入圍作品將分為四組陸續與觀眾見面,20位入圍創作者也將出席線下交流。
競賽單元外,天才計劃繼續呈現舞蹈影像單元、未來影像單元、“景觀檔案”單元,挖掘作品的豐富面貌和創意的更多可能。
談及“正發生”,超媒體集團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邵忠,導演賈樟柯以及天才計劃發起人肖耀輝,都表達了對這一主題的理解,以及對青年創作者的鼓勵和期許。
(均從左到右)超媒體集團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邵忠,導演賈樟柯,天才計劃發起人肖耀輝
在邵忠先生看來,激情和熱愛,是天才起飛的必備條件,“想做就去做”。天才計劃的目的之一,就是不斷激發年輕創作者對事業和藝術的感悟與激情。
在《風流一代》全國路演的間隙,賈樟柯導演來到了開幕式現場。“只要我有時間,就一定會來天才計劃,”賈樟柯說,“我每次來都能看到新鮮的影像,看到中國創作領域正在發生什么。這里就是最新鮮的影像現場。”如同先導片中少年組裝機翼起飛的場景,他說天才計劃其實就是助力每一位創作者的翅膀。
而“正發生”,則意味著一種孕育新未來的過程。
面對新的觀眾,創作者可能會發問,“我該怎么辦”。賈樟柯說,在關于創作建議的套話之外,人們應該堅持去做正確的事。“很多環境的變化與我們每個人相關,如果我們總是保持沉默,總是說‘環境就這樣’,那就會帶來很多局限性。因此我們更應該關注、支持身邊對的事情。”
賈樟柯在天才計劃現場
天才計劃發起人肖耀輝,認為“正發生”代表了一種進行時。天才計劃的作品,重新定義了當代藝術影像的邊界,這種“不確定性”帶來了一種未知感,引發我們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再次回到天才計劃現場,藝術家、導演楊圓圓與演員周依然,對“正發生”的創作做出了自己的解讀,并推薦了本次展出作品中的驚喜。
在楊圓圓看來,紀錄電影的特質就是正在發生的事情可以被留下來,因此“當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怎樣能活在當下?圍繞當下進行創作就顯得非常關鍵。
演員周依然,藝術家、導演楊圓圓
楊圓圓說,天才計劃是一個難得的橫跨當代藝術影像的活動。今年她最期待的作品之一,就是藝術家、導演Mark Cousins帶來的裝置藝術《Like a Huge Scotland》,它圍繞一位蘇格蘭女藝術家身在阿爾卑斯山壯麗冰川間的啟迪時刻進行創作,帶來一種全方位的感染力。
出演了《我的阿勒泰》的周依然,分享了對于同在新疆取景的競賽單元入圍作品《寶孜達》的觀感,以及“景觀檔案”單元先導片中“一切都會成為歷史,一個嶄新的世界正向我們走來”一句帶給她的感受。
周依然在天才計劃現場
第5屆天才計劃的終審評委陳翠梅,在今年以舞蹈影像創作實驗室導師的身份再次來到天才計劃現場,與舞蹈影像單元聯合策展人尹昉、吳孟珂一同登臺,期待觀眾能在活動期間現場感受舞蹈影像的魅力。
(左二)舞蹈家吳孟珂,導演陳翠梅,演員、舞蹈家尹昉
陳翠梅在去年上映的電影《野蠻人入侵》中就嘗試探索身體的敘事,今年她沿著這一脈絡繼續前進,希望拓展身體更多的可能性,讓身體擔當感知和敘事的主體。
“人們提到正發生,首先可能會想到睜大眼睛去看。其實我們還應該聆聽、用觸碰探索、用腳行走、用身體感知,和世界建立關系。為什么我們只說看見?而不是參與和改變?正發生應該用整個身體去發聲、去行動。”
今年的舞蹈影像單元主題是“別再問我什么是舞蹈”。陳翠梅坦言,在擔任導師的日子里,她一直在問自己和別人,什么是舞蹈?而今年舞蹈影像創作實驗室的兩部作品,則對這個問題提供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解讀。
舞蹈影像創作實驗室導師陳翠梅
尹昉與吳孟珂,今年已經是第三年擔任舞蹈影像單元的策展人,他們依然期待這個單元能打破觀眾對舞蹈影像的壁壘,拓寬大眾對舞蹈影像的認知。
“國內大部分觀眾對于舞蹈影像還很陌生,很高興通過三年的展映,我們可以讓更多人感受到這種獨特的表達方式和魅力,看到影像更多的可能性。對舞蹈從業者來說,鏡頭語言是一種新的觀看方式,而對影像創作者來說,舞蹈語言是一種用身體意會的表達。”尹昉說。
吳孟珂希望觀眾不會被“舞蹈影像”的概念嚇到,“我們做這件事,就是為了告訴大家,其實舞蹈屬于所有人。”
上:舞蹈影像單元聯合策展人吳孟珂與尹昉
下:演員許魏洲、演員周游出席開幕式
在景觀檔案單元與未來影像單元的介紹環節,終審評委、藝術家王拓,未來影像單元策展人龍星如,以及天才計劃執行策展人熊幗分享了對于競賽單元和兩個平行單元的感觸,他們不約而同地將視角對準“正發生”的時代性。
未來影像單元策展人龍星如,藝術家王拓,天才計劃執行策展人熊幗
王拓認為在當下,隨著觀看發生變化,對好作品的期待也在變化。“關于什么是好的作品,沒有確定的答案,它總是在變動。我認為能觸動情感的‘真實’,就是有啟蒙性的創作,”他補充道,“除了對真實生活的觀察和反應,藝術家也可以做一些更深度的思考。”
龍星如從當下最火熱的AI話題切入:“今年,我想最適合講述人工智能的方法或許是一系列動詞,通過表演,測量,潛入,置身,逃逸,去描述我們跟他的關系。我希望跳出大型科技企業不斷重復和強化的敘事,將人工智能想象成為一個可以進入,且能夠在其中行走、參與和觀察的空間。”
上:龍星如導覽未來影像單元
下:未來影像工作坊嘉賓Dotdotdot Studio多學科設計工作室
熊幗則提出如何以游戲化的思維看待“景觀檔案”單元:“這個單元有點像是跟大家做一個游戲。就像預告片里說的,‘我在掌控敘事,但別擔心,這不是真的’。”
在開幕式最后,與觀眾見面的是三部“發射”主題的開幕片《火箭發射時》《駛向昨日》《遙遠的下午》。三位作者以及演員許魏洲來到現場與觀眾交流。談及作品,許魏洲表示最深刻的是對時間的感悟:“時間像河流一樣,一直在前進,不會被打斷。我希望作品能夠給予觀眾一種時間的感悟。”
上:天才計劃觀眾觀看開幕片
中:《遙遠的下午》演員許魏洲,導演鄔浪
下:(左二)許魏洲,鄔浪,《駛向昨日》導演扎西加才,《火箭發射時》導演劉博濠
開幕式之后,本屆天才計劃開始了第一輪入圍作品的展示,接下來的11月23日至28日,天才計劃還將舉行多場入圍作品的展示、論壇以及其他策展單元的活動,邀請大家共同體驗正發生的一切。
掃描二維碼進行活動預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