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上,宋元王朝更迭的伏筆埋在襄陽之戰。這一戰雙方攻防博弈打了近6年,宋軍不敢失去襄陽,元軍則志在必得。因為忽必烈相信,宋朝“無襄則無淮,無淮則江南唾手可下”。
襄陽之所以重要,除了地理位置因素,更關鍵的是,它乃戰略物資重要儲備地。宋人沒能守住襄陽,結果就是節節敗退乃至覆滅。
說明一點,資金安全是一切的前提,任何時候都是如此。
就說二手房交易,對比10年前,如今房源匹配、看房、簽約、過戶,整個流程已經非常絲滑便捷,不過資金安全難題一直存在。
最極端的情況,房款被中介挪用,或者買方自行支付房款給業主,業主沒拿房款去解押。甚至有城市可先過戶再辦貸款,買方如果不能按期辦理,業主也會面臨風險。
買賣雙方都有一定概率損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只能通過漫長的司法程序追討。
出險就可能意味著巨額損失,一旦出險,交易場景再豐富、觸達再便捷都是白搭。
還有一些屬于金額不大,但特別鬧心的。比如,下面這位江西網友遇到的情況:
他通過中介買了套二手房,賣家拿一萬元放到中介,用作交房時結清水電煤氣物業費的押金。按照行規,這筆錢得買方驗房沒問題后才能退還賣方,結果中介提前把押金退了,而賣方欠著三年物業費。
大家可能不知道,一次二手房買賣涉及5個環節,每個環節都可能產生資金風險。我給大家列舉一些風險點:
1、合同簽署。可能會發生大額交付、約定過戶后付款、過戶前產生抵押的行為,這些都會產生資金風險隱患;
2、解抵押。如果買方支付房款給賣方解押,可能存在房款被挪作它用;
3、面簽和批貸。當前市場存在套房或者套貸,零首付甚至負首付,會給銀行和賣家帶來風險。這一時期,如果賣方發生債務問題,可能導致房屋無法交付,買方出現定金損失。
4、繳稅過后的環節。如果是先簽過戶再支付房款,存在房款未足額支付的風險。
5、解押放款。存在買方征信變化,導致批貸放款或者貸款資質不符合要求。
每個環節都可能出現bug,是不是覺得防不勝防?
更大的bug是,時代在發展,資金風險也在自我迭代,新隱患層出不窮。
前幾天《澎湃新聞》報道,上海須某以資金周轉為由,低于市場價拋售名下一套期房,左女士通過中介牽線搭橋,以定金250萬元的價格同須某私下簽訂購房協議,約定過戶后補齊尾款。最近該房產所在樓盤交房,須某卻以房產涉及官司暫時無法過戶為由拖延交付。
左女士找律師介入,這時候才發現該房產“一房多賣”,須某伙同中介累計向6名客戶收取近千萬定金,這些錢財要么投資打水漂,要么被揮霍了。
房產是中國絕大多數家庭最重的資產配置,一旦出險很可能是不可承受之重。同時,它又是個低頻且流程復雜的交易,買賣雙方都缺乏交易常識和風險意識,全國房產經紀人超百萬,這些從業者存在認知差異,多重因素疊加,導致資金風險一直難以規避。
2
2023年全國二手房市場成交套數約596萬套,成交金額大概在7.1萬億元,如此大體量的市場,資金風險帶來的影響,遠比表面經濟損失還要深遠。
作為行業頑疾,不意味著無解,但需要有人站出來解題。
我們幾個業內人私下探討,都覺得貝殼應該牽頭來做。當然,不是說貝殼沒在做。
十幾年前,鏈家推動資金監管機制,以降低房款放中介出現“跑路”,包括后來的漏水賠付、物業費墊付等等,貝殼一直在推動降低消費者資損。
只不過,貝殼作為行業頭部平臺,大家對它會有更高的要求,總希望它再快一點、再全面一點。比如,希望它能做到的不是出現問題來兜底賠付,而是最好不出問題。
這樣的要求比較苛刻,需要貝殼迭代自身系統甚至是行業生態。一方面,貝殼得解決行業非標、消費者缺乏常識的問題;另一方面,行業參與者眾多,你得能夠消弭各方阻力。
11月22日,貝殼在鄭州首城發布“標準都做到,房款平臺保”的服務承諾。終于,我們看到了行業首個針對資金安全的承諾。
意料之中,貝殼站出來了。
意料之外,這一次貝殼確實做得更多,不只是給出兜底承諾,幾乎給出了一套成型的風險防控體系,嘗試把風險扼殺在源頭。
先看承諾:
未來在鄭州,房產交易雙方只需按照標準的流程進行房款支付,貝殼平臺承諾對交易資金進行安全兜底。
按照標準流程交易,一旦客戶出現資金損失,貝殼介入先賠付,此后才是厘定平臺與中介品牌方的責任歸屬。也就是把C端利益前置。
兜底責任很明確,源頭規避方面,通過下圖總結可以看到,貝殼主要動作聚焦于“提升安全支付規模”和“降低實際資損發生”兩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相當于貝殼要構建安全支付生態,包括提升買賣雙方安全/風險意識、建立有效的雙邊觸達渠道、做好安全支付管理;
第二個環節,貝殼提前預判、識別及管理風險。
兩個環節強管控下來,貝殼要解構5大流程,解決N個細節問題,難度系數地獄級,具體來說:
1、資金存管機制化。
把資金放在安全可靠的環境,發生資損的風險就會大大降低。貝殼2019年開始配合相關部門、協同各大銀行,全面推動資金存管,如今貝殼平臺在全國的資管單量平均值97%,鄭州達到99%以上。
2、引導買賣雙方建立支付安全和風險意識。
每一單簽約前,經紀人播放簽約風險視頻,給客業雙方講解風險事項,讓雙方簽署“風險告知函”,做到在簽約環節把風險透傳。
3、建立有效信息觸達渠道。
簽約后,每筆交易都建立官方微信群,對合同執行跟進服務,對資金支付進行關鍵節點提醒,交互實際支付信息,這樣一來可以有效化解客業之間的信息差。
4、完善房款安全支付管理。
改變原來的被動詢問為主動監測,通過實現系統間的智能鏈接,實現應付房款數據與實付房款數據可知、可視、可管理。通過定義15個標準動作及工具能力實現對實付房款支付信息的采集,這樣做是為了保證買方支付與合同約定一致。當不一致發生,系統可以觸發風險告知。
5、前置化識別及管控風險。
貝殼通過分析離實際發生資損最近的37個風險特征,定義并識別5個高風險類型,建立風險管理組織及機制。像沒有足額的過戶、過戶前抵押或二次抵押等風險,都可以做到提前規避。
鄭州貝殼通過這套管理機制就規避了一起潛在風險:有一筆單子原先約定支付70.8萬元,實際上買方只支付5萬元,觸發風險告知。貝殼平臺介入排查發現,買賣雙方約定過戶后再補房款。在及時干預下,雙方按照合同履約,降低了風險發生概率。
如果平臺放任不管,過戶后買家沒能足額結清房款,那可能就是一段漫長的司法訴訟了。
看得出來,這已經是一套相對完整的風險防控體系,目前鄭州首發,同時多個城市已經啟動試點。
3
站在行業角度來看,解題思路有了,更實際的問題來了:
能不能全行業推廣?
如果能,將重構二手房交易的安全生態,徹底化解行業頑疾。
鄭州發布會期間,有記者問貝殼首席品質官葛靜,為什么首城選擇鄭州,鄭州沒有直營鏈家門店。意思是,如果選上海或者北京,落地會更容易。
葛靜從主客觀原因揭秘,一方面是鄭州城市有意愿共創,另一方面,貝殼選一個沒有直營鏈家的城市磕,把終極能力磨出來,去到其它城市也許就更順暢了。
拓展全國更多城市,需要基于貝殼能力建設和運營情況。如今我們看到的貝殼方案,可能是簡單的一頁PPT,或者濃縮為一句承諾“標準都做到,房款平臺保”,事實上,要建設匹配承諾的能力,背后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
比如,系統要做改造,又不能影響原有業務進行,這比0到1重建一個系統的難度更大。
貝殼常說“做難而正確的事”,聽起來很虛,但捋一捋貝殼裂變進程(包括鏈家時代)會發現,它確實一步一步在走,完成了很多行業創舉,比如不吃差價、樓盤字典、VR看房、ACN機制、真房源、漏水賠付。
貝殼目前進入76個A+城市和46個區域合作城市,截至2024年10月30日,品牌級承諾已覆蓋貝殼平臺上的465個品牌,包含37個承諾項目,累計為634萬客戶提供了高達39億元的保障金額。
比“資金安全承諾”早幾天,11月14日,貝殼正式發布“貝殼平臺級服務承諾”,宣布設立1億元的平臺賠付保障資金,用于保障“真實房源,假一賠百元”“交易不成,傭金無理由退”“物業欠費,損失先行墊付”以及“標準都做到,房款平臺保”“漏水披露,損失補償”“免電話營銷,擾一賠百元”。
這些不斷被升級或者首創的服務承諾,每一項單拎出來,落地都難,貝殼還是“折騰”出東西了。
我相信貝殼有能力把“資金安全承諾”行業化,就是推進時間表不好說。
這項承諾保障C端,事實上也保障了B端,大家都在承諾下辦事,背后有平臺兜底,行業就會更透明。
現在房地產主要任務是止跌回穩,更透明的交易和安全感也有利于推動消費活躍。
所以,還是想再給貝殼提點要求:
把進度搞快點。
如果喜歡,請點個贊或在看。可以加入下面星球,我會在里面每天寫更多的信息和分析,跟6400多投資愛好者共同分享財富保值秘密,歡迎加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