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講到“沉默的器官”,你是不是首先想到肝?其實,我們身體里還有一個器官也是“沉默寡言”,那就是腎臟。
腎病長什么樣?可能大家聽得最多的是中醫里說的“腎虛”“腎精不足”,西醫里的腎病就是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腎臟結構和功能障礙,常見的腎病有慢性腎炎、腎結石、腎積水、尿毒癥、腎衰竭、腎癌等。
然而,多數慢性腎病不痛不癢,沒有什么特別明顯的初期癥狀,容易被忽略,常常到了病情嚴重階段才去醫院檢查出相關腎病。
其實,想要及早發現腎問題,有一個簡便方法:觀察尿液。
為什么呢?腎是人體最大的排泄器官,主要擔當是過濾血液,把代謝產物和多余水分濾出,最后形成尿液排出體外,所以一旦腎臟實質受傷或是腎功能受損,尿液就會有變化,通過觀察尿液顏色和狀態,可以找出腎病的一些“蛛絲馬跡”。
中醫藥防治慢性腎臟病臨床研究創新團隊負責人毛煒指出:可做簡單的尿常規檢查,如果尿檢持續三個月以上有異常,可能預示患上了慢性腎病。
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自己觀察尿液問題:
一看顏色:天氣熱的時候,尿液適當黃一些屬于正常,但如果出汗不多,小便卻呈現深黃色、濃茶色,甚至發紅,就提示可能有異常;
二看尿液有無泡泡:腎炎病人的尿里往往有蛋白,容易形成泡沫尿,不容易消散,正常尿液也會激起泡泡,但會很快消散,如果觀察到長期異常,就及時就醫;
三看排尿習慣:如果排尿習慣突然發生改變,也要引起重視,如夜尿的總量明顯多于白天,次數又多,夜間睡覺過程中,上廁所超過兩次就是次數多的表現。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么保護腎臟讓其免受傷害呢?養生君為大家總結了最傷腎的六件事,大家不妨“繞道而行”。
最傷腎的六件事!
(1)喝水不足
如果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臨床常見的腎結石、腎積水等都和長時間不喝水密切相關,多喝水可稀釋尿液,保護腎臟,有利于充分排出廢物和毒素。
(2)不良飲食習慣
腎臟是人體負責排泄廢物和毒素的重要器官,所以很多腎病都是在不知不覺間“吃”出來的,吃得太咸、太甜、太油,蛋白質吃得太多都會加重腎臟負擔,長期高負荷的工作,腎臟自然就容易生病。
(3)酒后喝濃茶
酒精先在肝臟進行代謝,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先是被氧化為乙醛,而濃茶中的大量茶堿能迅速發揮利尿作用,使尚未分解的乙醛過早進入腎臟,刺激腎臟,從而損傷腎功能。
(4)濫用藥物
人體內產生的很多"垃圾"都是通過腎臟由尿液排出,其中也包括藥物在體內的代謝產物,如果長期大劑量服用一些消炎鎮痛藥物,如去痛片、消炎痛、撲熱息痛、阿司匹林等,容易引起腎損傷。
(5)經常憋尿
有些人因工作忙而長時間憋尿,尿液在膀胱里太久容易繁殖細菌,細菌會經輸尿管逆行到腎,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
這類感染一旦反復發作,能引發慢性感染,不易治愈,患者不僅會出現腰酸背痛、尿頻尿急等癥狀,還可能發展成為急性尿毒癥。
(6)久坐不動
現在的白領一族,大都一坐就一上午或一下午,整天坐著,長期固定一個姿勢容易壓迫與腎相表里的膀胱經,使得膀胱經氣血不暢,自然就會影響到腎,造成腎虛,
與此同時,久坐不動還會導致全身的氣血經絡受阻、代謝物質排泄緩慢,容易出現腰酸、背痛、肢體麻木等癥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