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文
財商俠客行|出品
圖片來源:網絡
今天市場還不錯。
雖然不是大漲的行情,但是賬戶一打開就是紅色,總是開心一點。
今天來復盤一下11月ETF的表現。
其實整個11月的投資體驗不是太好,指數一直在3300點上下震蕩,A股像走“迷蹤步”一樣,讓人摸不著頭腦。
但市場人氣還在。
日均成交金額一直維持在1.5萬億以上,換手相當劇烈,同時熱點也較為分散,賺錢難度也明顯加大了。ETF沒有大級別的行情,但資金似乎已經開始進行新一輪的布局。
一起來看看。
1金融科技ETF領漲全場
從ETF的表現上也可以看出這一點,11月份A股漲幅靠前的ETF基本是科技、TMT等行業ETF(不含跨境ETF)。
漲幅最好的是金融科技指數,跟蹤該標的金融科技ETF上漲9.6%,成為11月表現最強的ETF,該ETF今年以來已經上漲47.1%。
在“924”行情中,金融科技一馬當先,成為行情中的“牛市旗手“。
根據Wind數據,金融科技指數自8月28日階段低點至11月29日,累計反彈幅度超過127%,同期上證指數、滬深300的漲幅為 16.77%、18.49%,領跑特征明顯,也引發資金的持續流入。跟蹤該指數的基金規模去年底只有6.37億元,如今已經超過55億元。
指數前十大重倉股中,同花順、東方財富、恒生電子等都是互聯網券商的代表。
另外,“信創”相關指數11月份同樣漲幅靠前。
信創ETF上漲9.2%,軟件50ETF上漲9.5%,機器人ETF上漲9.1%,文娛傳媒ETF上漲9%。
2千億巨無霸增至7只
其實,ETF今年以來一直是資金的寵兒。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份,全市場ETF總規模已經達到3.67萬億元,較年初增長了1.61萬億元,較10月份增長了1350億元;其中股票型ETF就有2.87萬億元,較年初增長了1.41萬億元,規模翻倍。
A股市場中,千億級別的ETF已經達到7只!
滬深300指數一度是今年最炙手可熱的投資標的。大資金持續增持,直接創造出4只千億巨無霸,包括滬深300ETF(滬)、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和滬深300ETF(深),其中滬深300ETF(滬)最新資產凈值達到驚人的3605億元。
另外,上證50ETF、中證500ETF、科創50ETF規模也都超過千億元,另有數只規模超過900億元的ETF。
未來,市場中的巨型ETF應該會成為一種常態,數量也絕不僅限于7只。
3跨境ETF再獲青睞
本月,上證指數走出了一個倒V型,中間高,兩邊低,21個交易日合計錄得1.42%的漲幅。
在這樣的背景下,資金大幅加倉的對象還是寬基指數ETF,在市場總體中樞抬升的過程中,賺取較為確定性的錢,寬基指數ETF合計流入了467億元。
不過由于賺錢難度加大,特別是倒V型右側還是讓人相當難受,有部分資金再次選擇流入跨境ETF。
11月份的美股相當給力,各大指數持續創出歷史新高。道瓊斯平均工業指數全月上漲7.54%,標普500指數上漲5.73%,納斯達克指數上漲6.21%。
高盛預計,年底前美股將走強,標普500指數有望再漲4%。
這讓A股的跨境ETF也變得非常搶手,場內的幾只標普500ETF、納指ETF均出現溢價交易。
不過,說起跨境資金的心頭好,那還得是港股。
恒生指數11月份合計下跌了4.4%,恒生科技指數下跌3.24%。資金越跌越買,合計買入44.9億元的恒生科技相關ETF,30億元的港股通互聯網相關ETF。
恒生指數現在市盈率(TTM)9.23倍,位于近5年來19%的分位;恒生科技指數市盈率(TTM)24.47倍,位于近5年來9%的分位。
而反觀標普500指數,市盈率29(TTM) 倍,位于近5年來79%的分位;納斯達克100指數,市盈率(TTM)36.6 倍,位于近5年來83%的分位。
資金抄底港股ETF的理由相當明顯。
整個11月,跨境ETF合計流入230億元。
4中證A500強勢崛起
之前,我們聊了很多中證A500指數,可以說,基本上都聊透了。對這只指數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閱讀我們前面的文章。
(參考閱讀:)
中證A500指數已經是A股的網紅指數,各路資金紛紛介入。11月份,資金凈申購了1136億元的中證A500指數基金,凈流入第二名的中證500指數僅獲得105億元的凈申購。
滬深300和科創50均錄得超過200億元的凈贖回,中證A500對其它寬基指數形成資金的虹吸效應。
為什么資金搶籌中證A500?
便宜也是其中一個原因。中證A500當前的市盈率(TTM)為14.27倍,處于近5年53%的分位,比其它多個寬基指數顯得更加便宜。
細分來看,包括中證A500ETF、中證A500ETF龍頭、中證A500ETF南方、中證A500ETF富國、A500ETF基金、A500指數ETF等多達7只中證A500相關ETF單月凈流入資金超過百億元。
5消費能接力下階段行情嗎?
還有哪些熱門的主題ETF更受資金關注呢?
有的,比如消費、內循環。
11月份,凈流入最大的是中證酒指數,合計達到30.7億元;另外,其它消費、醫藥相關指數,也都獲得一定的凈流入量。資金抄底的意愿還是很明顯的。
臨近月底,隨著華為Mate 70手機的發布,以及29日華為突然宣布人形機器人即將量產的消息,中證機器人指數、中證人工智能指數也都獲得較多的資金凈買入。
想獲得更多ETF資訊,可以持續關注我們的ETF風向標欄目,同時記得將財商俠客行公眾號設為【星標】,這樣就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文章啦。
文中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4/11/29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