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這樣一位少將,參加革命事業后立下大功,可命運卻極盡所能地折磨于他。
其妻子被敵人殘忍殺害,兒子被扔進開水鍋里活活煮死,自那以后,這位將軍就開始了復仇之路。
那么,這位將軍究竟是誰?在他身上又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武林戰士
1902年,余光文出生于湖南省平江縣,他家境貧困,幾歲時就開始跟著父母下地干農活。
當然,土地不是他們自己的,而是地主的,辛辛苦苦干一年,換來的也只能是半饑半飽而已。
有時甚至一年都吃不上幾頓飽飯,這就是當時那個黑暗時代農民生存的常態。
不過幸運的是余光文村里有幾位武林中人,在干活之余,他經常會跑過去看他們習武,不免心中充滿了崇拜,也想習得一身好武藝。
再加上他的身子骨結實,幾位師父便同意傳授給他武藝,之后身材高大的余光文打起拳來虎虎生風,幾個師父也認為這個徒弟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是一塊好料子。
錚錚鐵骨男子漢,豈能一輩子屈服于地主和官僚的統治下,余光文很快萌生了想外出參軍的想法,那正好是1925年,平江縣秘密成立了農會。
為了發動革命,所以農會要招收一批農民自衛軍,余光文當場就給招兵者展示了拳腳上的功夫,這讓人拍手叫好。
加入了這支部隊后,余光文發現這確實是一支真正為老百姓打天下的隊伍。
他立下志向,無論再苦再累,也要跟著這支部隊走下去,為窮苦人打出一片青天。
在家鄉,余光文和戰友們打土豪,分田地,看到鄉親們一個個喜笑顏開的模樣,余光文非常欣慰,他覺得世道總會在這支隊伍的不懈努力下煥發生機。
1927年,秋收起義爆發,余光文正式加入了紅軍,他的一身好武藝也很快派上了極大用場。
在戰場上英勇拼殺,拿著一把大刀砍倒了一個又一個的反動派。
得到組織提拔后,余光文更加嚴謹的要求自己,為了讓戰友們在戰場上都能學得一身殺敵,保命的好本領,他將自己拼刺刀和沖鋒的經驗傳授給排里的戰士們。
有其他連隊來討教經驗,他也傾囊相授,經歷了多次大戰后,他的身上已然傷痕累累,但對于一個軍人來說,戰傷要比勛章更加的榮耀。
且不要以為余光文是一個只會打仗的指揮員,他的心非常細,總能從不同角度來分析問題,也正是因此,他走上了保衛工作之路。
1930年,余光文被任命為保衛分局局長,除此之外,還身兼多職,這是組織上對他能力的肯定。
要知道保衛工作比正面戰場還要危險,但余光文為了革命無所畏懼,經他訓練的戰士一個個都有勇有謀,為革命做出了很多貢獻。
抗日戰爭爆發后,余光文干的又是得罪人的工作,擔任晉察冀軍區鋤奸部部長。
對于一支部隊來說,團結實在是太重要了,但總有些奸細想混入我軍造成破壞,因此,成立鋤奸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且余光文的權力很大,可以對軍區的任意一名干部進行調查,只要有懷疑,那就要履行他做鋤奸部部長的責任。
有一次,余光文為了排查奸細,果斷下命令將軍區宣傳部長的槍下了,其實,這只不過是保衛任務的必有程序罷了。
他知道這樣做勢必會得罪人,但只要能夠證明同志的清白,挖出隊伍的奸細,得罪再多的人他也不怕。
期間只要在隊伍里挖出奸細后,余光都文會仔細審查,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壞人。
一旦發現有疑點的案子,他會不管不顧的將前人的調查全部推翻,自己親自審理,直到得出正確結果后才向上級交代。
人間慘劇
1939年冬季,八路軍物資短缺,日軍趁著這個時候發動了對根據地的大規模掃蕩。
他們執行三光政策,所謂的三光,就是殺光,燒光,搶光,沿途的村莊全都變成了地獄一般的情景,到處都是被殘殺的無辜百姓。
在日軍的瘋狂進攻下,余光文只能立刻帶領著所屬部隊進行轉移,當時到處都是撤退的百姓,局面非常混亂。
迎面而來的日軍追兵見人就殺,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余光文的妻子張力和小兒子被日本鬼子抓住了,女兒則被一個戰士冒死從包圍圈中帶了出去。
彼時日本人看張力穿著八路軍裝,還有手槍,知道她是隊伍里的干部,那么肯定也知道八路軍的行軍路線以及接下來會撤到哪里去。
于是瘋狂的日軍先是當著張力的面槍殺百姓,逼她說出下落,看著無辜慘死的百姓,張力握緊了拳頭。
但她知道,隊伍的下落不能說,因為這時除了八路軍戰士外,還有很多跟著隊伍撤退的百姓,一旦他們被鬼子追上,后果不堪設想。
眼看張力如此寧死不屈,日軍竟殘忍地將不滿兩個月大的孩子從張力的懷中奪了過去,并架鍋燒了一鍋開水。
他們惡狠狠的表示,如果張力不說出八路軍的下落,那么她的兒子會立刻被扔進鍋里煮死!作為一個母親,看著這一幕是心如刀絞的。
張力的心中在滴血,她滿含熱淚的看著孩子,日軍以為張力會屈服,派漢奸對她威逼利誘。
“你只要說出下落,孩子立刻會回到你的懷里,我們還會提供給你安全的環境。”
“你難道忘了自己是個中國人了嗎?今天哪怕把我們母子倆殺了,你們也得不到一點情報。”
張力始終沒有屈服,最終日軍惱羞成怒,將孩子扔進了開水鍋里。
哇哇大哭的孩子一會兒就沒了聲息,接著,一個日本兵拿著刀猛地刺進了張力的胸膛,她的一腔熱血灑在了用生命所捍衛的土地上。
村民們都不忍心看這一幕,隨后日軍又用機關槍朝著人群一陣瘋狂掃射,這就是發生在柏崖村的柏崖慘案。
余光文帶領隊伍撤到安全地帶后得知此事,心里仿佛被刀狠狠地剜著。
想著可愛的兒子和年輕的妻子,他發誓一定要替娘倆和村民們報仇,讓日本鬼子血債血償。
部隊經過休整后,余光文向上級請戰,帶領一個支隊用游擊戰術向日軍主動出擊。
很快一座座炮樓被連根拔起,日軍和漢奸在哀嚎中被報仇的戰士們盡數消滅。
整個軍區的士氣都被鼓舞了起來,日軍更是大為震顫,躲在炮樓里不敢出門,生怕一不留神就被八路軍埋伏好的伏兵打死。
之后在一次與日軍的戰斗中,余光文奮力拼殺,有日軍打了黑槍,他不幸頸部中彈。
在這樣的情況下,平常人很難存活下來,但余光文卻有著驚人的意志力。
他一遍遍的在心里告訴自己,大仇還沒有報,還沒有把日軍打跑,一定要活下來!就這樣在簡陋的醫療條件下,余光文的生命奇跡般的保住了。
之后,他被派到了更重要的領導崗位上,抗日戰爭勝利后,余光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來到妻兒的墳前,這個從未流淚的硬漢痛哭流涕。
開國少將
新中國成立后,余光文被授予少將軍銜,仍然負責保衛工作,可以說無論在什么時期,他都能干出很好的成績,一生正直,從來不肯說半句瞎話。
之后盡管他遭到了一些人的污蔑,但仍不肯向有心之人低頭,后來正義打敗了邪惡,余光文將軍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上。
期間他認為在新的時期,要培養新的軍事人才,于是便為軍隊的建設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上級很是認可,并將他派往軍事科學院主持院部工作。
果然余光文不辱使命,雖然之前從來沒從事過軍事教育,但仍在新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的把工作做好。
且做事非常嚴謹,無論大事小事都要親自過問,因為在他看來,教育無小事。
他經常向新時代的軍人講過去的事情,讓他們牢記祖國曾經受的磨難,為新中國的建設砥礪前行。
余光文將軍退休后,致力于研究抗日時期的歷史,對他來講,妻兒已經成為了心里一道永遠無法抹去的痛,直到老年時,他提起這件事仍然會熱淚盈眶。
結語
我們要牢記革命先烈為祖國的強大付出的一切犧牲,只有記住國恥,才能夠更好的激發前進動力。
如今的日本仍然有未泯滅的法西斯思想,我們要警惕它的復蘇。
如果日本仍然走上軍國主義道路,新中國的軍人將用正義的力量給其滅亡一擊。
當年,日軍在中國屠殺了多少無辜百姓,他們犯下的惡行,直到現在還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殘暴的侵略戰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