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國央企員工最關心的問題,莫過于“年終獎”,沒有之一。
相比2023年,國央企人對于年終獎的預期進一步降低
去年底就在自媒體號做了個調查,近6000名參與投票的讀者當中:
有22%的人表示沒發年終獎,發3-5萬的占到了20%、發1-3萬的占到18%,發5-10萬的占到16%,
也有共約18%的讀者發到了10萬以上,盲猜要么身處薪資水平較高的行業,或效益較好的企業,要么職級到了中層及以上,妥妥的幸運兒無疑了。
這兩年經濟形勢大家都懂的,去年前程無憂發布的《職場年終獎調查》顯示,2023年還有80%的職場人有年終獎,和博主的調查結論基本吻合,
但今年,鋪天蓋地的裁員降薪新聞下,大家的預期已經開始進一步降低,“有年終獎就不錯了”成為許多國央企人的共同心態。
忙忙碌碌一整年,為誰辛苦為誰甜
前幾天在群里潛水聊到年終獎的話題,
有小伙伴表示,年終獎已經確定取消;有小伙伴表示,工資都已經降得一塌糊涂;
有小伙伴表示,績效已經一年沒發了,年終獎壓根就不敢奢望;還有小伙伴表示,可能還得倒扣錢...
也許,今年對于很多國央企來說,沒有年終獎,是意料之中,而若有年終獎,則算得上意外之喜了。
當然,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認可,
對于很多國央企員工來說,年終獎的錢,還意味著給父母的紅包、給孩子的壓歲錢、意味著房貸車貸、柴米油鹽,
若年底獎金真的沒了,難免會覺得,辛辛苦苦一整年,為誰辛苦為誰甜?
有的國央企,日常工資較低,年終獎在總收入中占比很高。
博主工作過的第一家省屬國企就是這樣,以當時的職級每月月薪3500,大頭都在年終獎,年底大概能發5-6萬,
平時手頭摳摳搜搜,全指著年底這點獎金,倘若取消年終獎,日子馬上就會變得捉襟見肘,
對于背負房貸、車貸的同事來說,恐怕連生活都難以為繼。
有的國央企,平時每月從工資中扣留一部分,年底當成獎金發。
也就是說,每個月把你自己的錢扣下來,年底再冠以“年終獎”之名,一次性發還給你。
當然,這個“發還”是有條件的,假如績效不合格,也可能少發或不發,
有人說這種情況算變相降薪,但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畢竟誰是弱勢的一方,大家都懂。
有的國央企,和上級單位共用一個工資總額,年終獎單獨列支。
眾所周知國央企采用工資總額制度,
有些單位,和上級公司共用一個工資總額,上級公司每年從總額里單獨預留一筆錢出來建立“獎金池”,
到了年底,再和所有分子公司一起把池子里的錢分掉,分多分少根據當年各單位的績效評級來確定。
所以,雖然工資總額早在年初就定下來了,但假如你所在的分子公司經營不理想,年終獎還是會打折扣的,
因為獎金池里本屬于你們的那一部分錢,很可能已經被勻給其他績效好的公司了。
員工“共渡時艱”,領導要不要“渡”?
你們單位,領導有沒有在號召“共渡時艱”?
所謂“共渡”,重點在這個“共”字,
不過,在一部分國央企,“共渡時艱”,是員工“共渡”,領導是不必“渡”的,
一方面,管理層的薪酬構成本就多元化,
不僅有工資獎金,還有績效年薪、任期激勵收入,等等。
很多公司高管層有兩張工資卡、兩本臺賬,一本和員工一起,是大家都有的,另一本是領導層獨有的,這才是大頭,
只不過獨有的那份不會讓員工看到,避免產生“不良情緒”罷了。
所以年終獎這點錢,對于領導來說本就是撒撒米~
另一方面,即便是這樣,很多單位的領導,仍不打算從自己“渡”起,
工資總額確定下來,先把自己的保證了,獎金池的錢到手,先把自己的分了,
至于員工的錢少了會不會影響生活,是不在他們考慮范圍之內的。
翻閱素材的時候看到一則舊聞:
房地產界的老大哥萬科,去年被曝出8位高管自愿放棄2023年度獎金,
董事會主席、總裁和監事會主席自愿領取月薪:稅前1萬元。
萬科最開始是民企,后來變成國有控股,但仍然由原來的團隊操盤,保留原來的管理作風。
雖然放棄年終獎和降薪,并不會影響萬科高管們的生活,但起碼是一種表態,一種和企業共進退、和員工共擔當的表率,
這種身先士卒、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不知那些“再苦不能苦自己”的國央企高管、領導干部們,對比之下會不會覺得汗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