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高考招生制度之下,高中生是全社會學習群體當中最累的一個群體,也是壓力最大的一個群體。
在長時間、高強度的壓力之下,加之各方面因素影響,高中生不想上學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
高中生不想上學怎么辦?家長怎么開導?
我認為可以采取以下三個方面的措施:
第一,向學校請假一個月,帶孩子以送外賣、送快遞、開滴滴車等形式體驗生活,讓他在嘗試社會艱難之后,重拾學習的動力。
孩子之所以不想上學,大部分原因在于沒有學習動力,或者是看不到學習希望。
對于學習沒有動力的孩子,我認為可以采取的第一個措施就是讓他們嘗試一下社會的艱難。
送外賣、送快遞、跑滴滴,是當下社會三大最基層、最艱苦的職業,無論是嘗試哪一個職業,都可以體驗到人生百態、世間冷暖。
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天寒地凍,外賣小哥都要準時準點送達每一份外賣,稍不留神還會滑倒,甚至被顧客投訴。
跟外賣員一樣,無論天氣如何,快遞員每天都要連軸轉,再苦再累,也要將每一單快遞準確無誤送達到收件人手中。
滴滴司機,雖然體會不到天氣帶來的苦楚,但可以通過與乘客的對話,以及乘客的行為百態,體驗人生的際遇。
當孩子親身體會到工作不易,人生百態之后,我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會洗心革面,重拾學習的動力。
不只是學生,對于工作沒有動力的人來說,其實去開一開滴滴,也可以重拾動力,因為滴滴車上的乘客,各式各樣,通過與他們的對話,或者看他們的境遇,就會多多少少有些感觸,從而增強奮斗的動力。
第二,向學校請假一周,帶孩子深入一到兩所大學旅游參觀,深入參與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讓孩子在大學里,增強高中學習的動力和目標性。
有了動力還必須要有目標,讓孩子有目標的最好辦法就是帶他到目標地——大學。
通過在大學的學習觀察,體會大學生的一周是怎么過來的,切身感受大學的學習生活氛圍,會讓孩子充滿對大學學生的向往,從而樹立起考取理想大學的愿望。
在大學里,孩子可以看到大學生活的自由而富足,可以看到大學課堂的豐富多彩,可以參與大學課余生活的多姿多彩,這些都是高中階段所不具有的。
因此,如果孩子還有一絲的學習興趣,我相信絕大部分都會改觀學習現狀,重新提起學習興趣,在高中階段奮力學習,從而突破高考的難關,達成考取理想大學的目標。
當然,在具體選取大學的時候,建議還是要聽聽孩子自己的想法,以及他感興趣的大學,只有這樣效果才會更好。
第三,向學校請假一周,帶孩子心無旁騖,全身心休息一周,遠離學校、社會的喧鬧,讓孩子好好思考規劃自己的人生。
也許孩子不想上學只是一時沖動,或者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而進行的抉擇。
此時,只需要將其帶離學習的環境,讓他靜下心來,重新思考規劃人生,即可重新開啟原有的狀態。
就如目前不少單位都設立思考區一樣,這個思考區只有你一個人,這個房間也沒有多余的物品,有的只是簡單的桌子、本子、筆等設施,為的就是讓你遠離工作環境,跳出工作思維來進行思考。
對于高中生而言,他們也需要獨處、獨立思考的時間而不是一直處于高壓狀態之下去學習。
總之,在我看來,高中生不想上學,家長可以嘗試的方式有很多,但不管采取什么措施,都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與孩子打好商量,而不是先決定再商量。
在采取措施解決時,一定要有切身感受的措施,而不能單靠說教,任何事情和心態的改變都需要有實踐作為鋪墊。
對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請留言發表評論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