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關于富豪 “老來得子” 的消息不斷傳出,例如61歲的曾某豪喜得貴子,67歲的劉鑾某又得一女,仿佛男人無論年齡多大,只要擁有年輕嬌妻,就能順利播種,“老而彌堅”。
但實際上,這些情況背后往往有著科技手段的介入。澳大利亞專家指出:從正常的人體生理規律來看,男性在進入40歲之后,生育力便會大幅度下滑。
內分泌領域的專業人士羅伯特?麥克拉克倫更是直言:“年齡較大的男士,種子細胞通常會存在更多的DNA損傷,這使得他們的伴侶受孕幾率降低,流產風險增加。” 諸多相關的科學實驗數據與研究結果,也都充分證實了這一嚴峻的事實。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發表的論“REPRODUCTIVE AGEING: BGP - 15 mitigates adverse impacts of aging on sperm quality, fertility, and offspring health in male mice”指出,雄性小鼠在成長到6個月,也就是相當于人類的40歲之后,令伴侶受孕的概率會減少33.9%。
而在人類中,這個數字更加觸目驚心。從事試管嬰兒研究的弗蘭卡·格雷斯塔教授稱,自己在分析了1400多個胚胎轉移周期后發現:在試管情境下,當男人年齡處于40歲以下時,種子有近40%的概率能夠促成懷孕,然而一旦年齡超過40歲,這一數字便近乎腰斬,直線下降至26%。
更恐怖的是,高齡父親的種子老化,還會讓孩子更容易出現精神異常、侏儒以及自閉等問題。西澳大利亞大學的羅杰哈特教授指出,40歲以上男人種子中的突變量達到了20歲男人的10倍之多。
因此,弗蘭卡·格雷斯塔教授提議男性盡早生育子女。她還補充說:若因現實因素制約,無法隨心盡早生育,那不妨在精力充沛之時將種子留存,以應對40歲以后可能出現的困境。不過,也有部分教授不認同這種方式。他們覺得這一舉措會對伴侶的身體造成損害,也有損男人的體面。
而鑒于眾多富豪“晚年得子”的情況,也能看出這并不是唯一的途徑。關注后代又格外在乎體面的他們,早就被外界猜測采用了某些新的科技手段。有傳聞稱,生物領域的老化干預技術——SIRT蛋白激活術,已在富豪投資下應用于男士范疇,而當下在他們圈子中年流通的“倍力因”科技便是其成果。
該技術在最早由哈佛實驗室提出,后來經中科院小鼠測試,被證明可以影響精原干細胞內SIRT蛋白的表達,從而干預機體老化。實驗中,雄性小鼠的生育興趣、頻率、后代數量大大提高。此前相關成果雖然在《Nature》《Cell》等頂尖生物刊物上多有發表,但這一技術一直被認為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然而,最近流行于富豪階層的“倍力因”,卻突然被爆出核心成分 “SIRT青春因子”應用了上述技術。320 名志愿者開展的測試結果表明,“倍力因”能使受試者的“種子”質量和數量大幅改善,下肢力量、耐力增加50%,核心原理上述研究如出一轍。
“現在,人類種子質量已經成為大問題,尋找這類方法迫在眉睫。”專家們如此解釋。他們指出,在過往的幾十年里,全球范圍內男人種子的數量與活力呈現出顯著的下滑態勢。分析 1938至1991年間的61篇研究文獻,以及其中的14947例男人的液體質量參數數據,可見平均個人種子濃度已然銳減40%之多。
而在近幾年,志愿者捐獻的男士種子,合格率也呈現出逐年遞減的趨勢,從2010年的大約40%一路滑落至當下的約 20%,甚至在個別地區已經降至 15% 以下的低水平。有專家預測,到2045年,人類男士種子數量的中位數恐怕會降低到“0”,到那時,人們或許只能用輔助手段來生育。
不過,好在這一問題已經受到了相關人士的重視,在相關科技領域的投入也越來越多。可以預見,在未來的歲月里,必將有更多創新性的成果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為人類在應對這一重大挑戰時提供解決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