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十
陜西寶雞市渭濱區總工會為胡某等11名
農民工追討勞動報酬提供法律援助案
【承辦單位】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總工會
【關 鍵 詞】農民工 公益訴訟 拖欠勞動報酬
【推選理由】本案是一起典型的發包方、承包方層層分包,惡性拖欠農民工勞動報酬的糾紛訴訟。渭濱區總工會與相關部門多方聯動,積極為涉案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法院對案件快審快結,及時高效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基本案情
2020年4月,胡某等11人經寶雞某勞務公司指派,在寶雞某房地產項目從事真石漆、外墻保溫項目施工工作。2021年3月30日,胡某等11人完成與勞務公司約定的全部項目施工工作,勞務公司在支付部分工資后,仍拖欠胡某等11人工資(每人5000—40000元不等)共計22.5萬元,經多次催要,該勞務公司仍以各種理由拒絕支付。胡某等11人向寶雞市渭濱區勞動監察大隊投訴,經其與勞務公司多次協調無果。2022年6月20日,渭濱區檢察院依法對該惡性欠薪案涉及的11名農民工工資數額進行調查取證、確認核實,作出了胡某等11人的支持起訴書。2022年7月12日,該檢察院向渭濱區法院提交了涉案胡某等11人的支持起訴書及相關資料。
處理過程
經渭濱區檢察院、區總工會的對接聯系,區法院立即對這批農民工討薪案立案。區總工會職工(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指派區某法律服務所主任李某、法律工作者李某某、謝某擔任一審案件代理人。為使胡某等人盡快拿到被拖欠工資,代理人詳細研究案情,理清代理思路,充分做好庭審準備。最后,在渭濱區檢察院、區總工會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法院經審理,判決該勞務公司向胡某等11人支付勞動報酬共計22.5萬元,并賠償2021年5月1日起至款清之日止按照同期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算的利息損失。相關分包公司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典型意義
一是依法開展檢察公益訴訟。本案是由渭濱區檢察院支持起訴的公益訴訟,是一起典型的惡性拖欠農民工勞動報酬的群體性糾紛訴訟。這類案件的特點是標的額不大,多數在5000—50000元之間;無欠條,訴訟取證難;送達難。在當前勞動力市場飽和、就業難的背景下,許多不好找活的農民工,往往不加甄別地跟著包工頭背井離鄉,出現糾紛后搞不清責任主體,更容易受騙,被惡意欠薪。二是建立部門協作聯動機制。工會、檢察院、人社、司法行政、法院等部門協調配合,建立信息互通、檢查聯動等機制,形成對勞動者權益維護工作的有效支持。特別是對涉及人數較多的職工維權案件,通過部門緊密協作配合,能夠快速高效解決矛盾糾紛,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和社會和諧穩定。三是“關口”前移主動排查化解。渭濱區總工會聯合區人社局、區司法局開展民營企業法律法規公益“法治體檢”三年行動,及時發現企業勞動用工風險隱患,通過“一函兩書”等形式,督促用人單位依法規范用工,從源頭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來源:全國總工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