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大家好,我是黃銅騎士,又到年底了,今天我們再來聊聊讀書的事兒。
今年在文學界也發生了一些大事,其中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這幾個:
李娟散文改編的電視劇《我的阿勒泰》熱播,韓國女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瓊瑤離世,村上春樹又出新書了……
其實我并不是特別喜歡追熱點,我只會追我感興趣的熱點,我也會堅持把我喜歡的小眾文學和音樂分享給大家,雖然可能沒有多少人會看。
李娟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我看了,后面會提到;至于韓國女作家韓江的書,我還沒讀過,只是在網上瀏覽過一些片段,感覺不是我喜歡的類型;至于瓊瑤的書,我也從沒看過,也不想評論了;說到村上春樹的書,我還是比較喜歡他的早期作品,寧愿一再去讀,而暫時還不想讀他的新作。
我在這一年里一共讀了54本書,下面從中選出十本,推薦給大家,也算是對這一年的回顧與總結了。
一、劉振云《一句頂一萬句》
劉振云的《一句頂一萬句》是一部深刻描繪中國人情感孤獨與渴望溝通的力作。
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普通民眾在復雜人際關系中的微妙情感。書中的角色們,無論是市井小民還是鄉間農夫,都在尋找那一句能穿透心靈的話語。
故事跨越數十年,從延津到開封,展現了人物命運的變遷與情感的交織。這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是一幅生動的社會風情畫卷,讓人在閱讀中感受到人性的溫度與深度。每一個角色都仿佛是我們身邊的某個人,他們的故事讓人產生共鳴,也讓人反思自身的情感世界。
二、村上春樹《螢》
我很多年前就知道有這短篇集,也知道短篇《螢》是長篇《挪威的森林》的雛形,卻一直沒有看過,今年才看了這本書。
《螢》基本上就是《挪威的森林》一部分的內部,但是沒有綠子。
值得一看的是,該書中收錄的另一個短篇《燒倉房》,也是韓國電影《燃燒》的原著小說。
三、《紅樓夢》
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巔峰之作,《紅樓夢》以其豐富的人物群像、細膩的情感描繪和深邃的社會洞察,成為了一部不朽的文學經典。
書中通過賈寶玉、林黛玉等人物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封建社會的衰敗與人性的掙扎。
曹雪芹以高超的藝術手法,將宏大敘事與細膩情感相結合,使得每一個角色都栩栩如生,每一個場景都充滿詩意。
這部小說不僅是一部家族興衰史,更是一部深刻的社會批判與人性探索,讓人在閱讀中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深邃。
我上高中的時候,因為語文課本上有《紅樓夢》的片段,我就買了一本,但是覺得太枯燥了,就沒細看,這回算是認真看了一遍。
在樂迷中有這樣一種說法,凡是聽歐美音樂的,最終都會喜歡上搖滾樂。
我想說,凡是看中國古典文學的,最終都會喜歡上《紅樓夢》。
四、莫言《鱷魚》
莫言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創作上進入了一個低產期,而且,讀者和評論界對他的新作的評判肯定是非常苛刻的。
話劇《鱷魚》給了大家一個驚喜的答復,《鱷魚》是一部充滿魔幻現實主義色彩的作品。作者以獨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構建了一個既荒誕又真實的文學世界。
書中的故事圍繞著一條神秘的鱷魚展開,通過它與人類世界的交織,探討了權力、欲望與人性之間的復雜關系。
莫言的筆觸粗獷而不失細膩,語言生動而富有張力,使得每一個場景都仿佛躍然紙上。
這部小說不僅是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批判,也是對人類內心世界的深度挖掘,讓人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震撼與反思。
五、西村京太郎《七個證人》
日本作家西村京太郎的《七個證人》是一部情節緊湊、懸念迭起的推理小說。作者以其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敏銳的洞察力,構建了一個充滿智慧與抗爭的推理世界。
書中的故事圍繞著一樁離奇的謀殺案展開,七個證人各執一詞,使得案件撲朔迷離。
西村京太郎通過精妙的情節設計和細膩的筆觸,逐步揭開真相的面紗,讓讀者在閱讀中體驗到一種智力上的愉悅與滿足。
這部小說不僅是對推理技巧的展示,也是對人性的深刻剖析,讓人在閱讀后不禁對作者的才華表示贊嘆。
六、李娟《我的阿勒泰》
熱播電視劇的原著,實際上,電視劇基本上與原著沒多大關系,很多重要情節都是編劇編出來的,原著根本沒有,在網上,原著黨和劇黨也吵得不可開交。
李娟原著的《我的阿勒泰》是一部充滿溫情與詩意的散文集,沒有那些狗血的劇情。作者以其細膩的筆觸和真摯的情感,記錄了自己在阿勒泰地區的所見所聞所感。
書中的文字如同山間清泉,清新而自然,讓人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心靈的寧靜與洗滌。
七、胡安?魯爾福《佩德羅?巴拉莫》
墨西哥作家胡安?魯爾福的《佩德羅?巴拉莫》是一部充滿神秘色彩與魔幻現實主義風格的小說。
作者以其獨特的敘事手法和深刻的洞察力,構建了一個既真實又虛幻的文學世界。
書中的故事圍繞著佩德羅?巴拉莫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展開,通過他與周圍人物的復雜關系,探討了權力、欲望與人性之間的深刻矛盾。
胡安?魯爾福的筆觸粗獷而不失細膩,語言簡潔而富有張力,使得每一個場景都充滿張力與戲劇性。這部小說不僅是對墨西哥社會現實的深刻批判,也是對人類內心世界的深度挖掘,讓人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震撼與沉思。
八、阿斯圖里亞斯《玉米人》
危地馬拉作家阿斯圖里亞斯的《玉米人》,是一部充滿魔幻現實主義色彩的長篇小說。
作者以其獨特的文學視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將印第安文化與現代社會相結合,構建了一個既古老又現代的文學世界。
書中的故事圍繞著玉米地的神秘傳說展開,通過主人公的冒險經歷,探討了人與自然、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復雜關系。
阿斯圖里亞斯的筆觸細膩而富有詩意,語言生動而富有想象力,使得每一個場景都充滿神秘與奇幻。
這部小說不僅是對印第安文化的深刻挖掘,也是對人類內心世界的深度探索,讓人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文化的厚重與生命的奇跡。
我認為《玉米人》也是莫言《紅高粱》的靈感來源。
九、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朵夫》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是一部充滿理想與激情的傳記體小說。作者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筆觸,刻畫了音樂家約翰?克里斯朵夫一生的奮斗與追求。
書中的克里斯朵夫不僅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家,更是一位勇于探索人生真諦的勇士。他的一生充滿了坎坷與挫折,但他始終堅守自己的信念與理想,最終實現了精神上的升華與超越。
羅曼?羅蘭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和生動的場景刻畫,展現了克里斯朵夫內心的掙扎與成長,讓人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精神上的鼓舞與激勵。
十、馬洛禮《亞瑟王之死》
英國作家托馬斯·馬洛禮的《亞瑟王之死》是一部充滿傳奇色彩與英雄主義精神的騎士紀史詩。
作者以其豐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敘事技巧,將亞瑟王及其圓桌騎士的傳奇故事娓娓道來。
書中的故事充滿了冒險與戰斗,展現了騎士精神與英雄氣概的崇高與偉大。馬洛禮通過生動的情節設計和細膩的人物刻畫,使得每一個角色都栩栩如生,每一個場景都充滿戲劇性。
這部小說不僅是對英國歷史文化的深刻挖掘,也是對人類勇氣與智慧的頌揚,讓人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深邃。
結語
回望過去的一年,閱讀成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十本好書,不僅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也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寧靜與思考。
這些作品還讓我對文學有了更深的認識,每本書都有其獨特的文學風格和敘事技巧,讓我在閱讀中不斷學習和成長。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欣賞文學作品,也學會了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和創作。
總之,這一年的閱讀經歷對我來說是寶貴的財富。它不僅讓我收獲了知識與智慧,更讓我在精神上得到了滋養與提升。
朋友們,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閱讀更多的好書,與大家分享。
就聊到這吧,明年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