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充分發揮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的示范引領作用,12月28日-29日,上海市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上海崇明石榴籽公益發展中心攜手上海市同濟醫院社工部、眼科、同濟大學近視防控宣講團開展了以“同舟共濟 守筑光明”為主題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暨“石榴籽城鄉大健康直通車”眼科科普+義診活動進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和滬西校區。此次活動旨在增強在校師生的愛眼護眼意識,促進各民族學生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兩天活動中,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的眼科畢燕龍教授專家團隊攜手同濟大學近視防控宣講團的本碩博學生志愿者們將眼部深度義診和專業科普送進了校園。義診現場,志愿者們運用驗光儀、眼底照相機、眼壓計等專業設備,為師生們進行了視力、眼壓、屈光度數、視網膜質量等細致檢查和評估。結合檢查報告,專家志愿者團隊耐心詢問師生出現的眼部不適癥狀和用眼習慣。
“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專家老師們給出了個性化的診療建議”,同濟大學近視防控宣講團團長博士研究生邵玉婷說,“這次活動中,我們大學生志愿者還開展4場科普宣講課、開設了1個科普互動攤位,希望通過此次豐富的科普+義診活動,讓本校的師生沉浸式地掌握實用的愛眼護眼知識和方法,做自己眼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志愿者代表眼科博士生邵玉婷和臨床醫學本科生
努爾孜艾·阿不力肯木(維吾爾族)
努爾孜艾·阿不力肯木(維吾爾族)
為同學們進行視力檢查
同濟大學近視防控宣講團新成員、剛上大三的新疆維吾爾族小姑娘努爾孜艾·阿不力肯木表示,這次活動中,我非常榮幸為115位老師和同學們進行了視力檢查,通過這個活動我還遇見了各民族的同學,我們一起交流互動,探討如何保護眼睛。
在科普互動環節,各民族大學生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關注眼部健康,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了解和友誼。
臨床醫學本科生羅若寧與各民族同學交流
現場一位前來進行眼部健康檢查的蒙古族同學阿穆爾薩納表示:“這次義診活動讓我感受到了來自學校的溫暖和關懷,也讓我有機會和其他民族的同學一起交流學習。通過這次活動,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民族團結的重要性,我們會“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為學校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希望今后自己也能夠參與到此類義診活動中來,為老師和同學們提供實用的幫助。”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的眼科畢燕龍教授表示,此次眼科義診活動是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一次生動實踐。我們團隊將繼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各民族學生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營造和諧、包容、進步的互嵌式民族團結進步校園文化氛圍。
眼科畢燕龍教授為同濟大學生進行報告解讀
此次“石榴籽城鄉大健康直通車”眼科義診活動進高校,不僅是一次關愛師生眼部健康的志愿服務活動,更是一次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生動實踐。它讓我們看到了各民族學生在共同關注健康、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攜手同行的美好畫面,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信心和決心。
資料來源:崇明統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