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悟語
馬上期末考試,每天都在做試卷,發現孩子的錯誤五花八門,有漏做的,有看錯題目要求的,有忘加標點符號的,有書寫不規范的,有寫到密封線外的等等。
其實這些問題只要好好檢查一下就能發現,但是如果只是跟孩子說做完試卷好好檢查,孩子并不知道具體如何做,跟沒說一樣。
尤其是一年級的孩子,哪知道重點檢查哪些內容,做完試卷萬事大吉。
檢查也是可行的,發現孩子在家做一張試卷,也就是30分鐘的時間,而考試時間是60分鐘,有特別充分的時間檢查。
所以,一定要指導孩子做好檢查。總結了需要檢查的5個重點,讓孩子把該得的分拿到手。
一、檢查是否有漏題
明明會做的題沒有做,是特別可惜的事情。
孩子在平時的檢測中,不管語文還是數學,經常會漏做一些題目,填空題忘了一個小空,連線題只連了一部分,劃線題沒有劃,求總和的題沒看到,看圖列算式少做一題,解決問題漏做一個小題,五花八門,很多意想不到。
所以,首先把這個最容易得分、又最容易失分的部分檢查起來,檢查方法也簡單,速度也快,卻能幫孩子提高好幾分。
具體這樣做:
用直尺或者一張白紙放在試卷上,蓋住下面的題。
從左往右讀題,看一行中有沒有遺漏的空項沒有填全,把沒做的補充完整。
檢查完一題,往下移動直尺或者白紙,再看下一行是否答題完整。按照順序一題一題檢查,直到最后一題截止。
二、檢查是否按要求答題
每次題目的要求不完全相同,如果按照既往經驗想當然地做題,大概率會出現很多錯誤。
比如:以前做過的題是用對號標記漢字的正確讀音,換了一張試卷卻要求用圓圈圈出正確讀音,還有的是畫直線,還有的是將錯誤答案劃掉。如果不仔細看要求習慣性用對號,那就大錯特錯了。
所以,檢查時一定再次看題目要求,自己的做法是否和要求相符合。
具體這樣做:
手指指著題目一個字一個字、一個符號一個符號讀題,再看自己的答案是否和要求一致。
是對號、畫圈、畫直線、畫波浪線、在哪個位置畫三角、涂色、畫斜線等等,常見的不外乎以上幾種形式,千萬不要弄混了。
三、檢查是否按規范書寫
題目會做,但是因為書寫不規范,卻可能導致答案錯誤。
比如多個拼音、多個漢字、多個數字、多個字母等寫在一個括號內或一行內時,需要用逗號或頓號隔開,如果沒有隔開,就成了一個錯誤答案。
應用題寫單位時,要用括號括起來,而不僅僅是寫上漢字單位完事。
這些小細節很簡單,但是一不留神就被判錯,在檢查時一定重視起來。
具體這樣做:
檢查時拿好鉛筆,遇到多個答案、單位時,直接用鉛筆補充完整。
四、檢查是否有粗心錯誤
孩子考試的時候,會感覺時間緊張,生怕做不完,急匆匆做題,一時犯迷糊,把題目看錯了,導致南轅北轍的答案。
比如看錯行和列、看錯數字、數錯圖片數量、數錯段落、數錯句子、把選不對的看成選對的、漏掉一個關鍵信息、把大于號和小于號弄混等等。
這類題其實不難,只是因為馬虎大意拿不到好成績。
所以,一定杜絕這類低級錯誤。
具體這樣做:
用手指指著題目一個字一個字地讀題,開口但默讀,保持足夠的專注力,就會把所有信息看完整。
數數量時,用鉛筆指著一個一個數,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準確率。
對于看圖列算式或應用題還可以進行驗算,看圖片上標識的數量是不是和答案一致,也可以避免一些不該有的錯誤。
五、檢查是否有規則錯誤
有些規則比較特別,和一般知識不同,在考試中非常容易出錯。
比如:“j”“q”“x”三個聲母后面跟著韻母“ü”時,“ü”上面的小雨點要脫帽,變成“u”,如果后面給出一個拼音xuan,要求寫拼音組合,就很容易錯寫成u。
比如:看圖寫話,平時的練習是多個人,“他們開心極了”,遇到一個人時,還是套用“他們”就錯了,應該寫“他”才對。
比如:看圖列算式,有箭頭的兩張圖、沒有箭頭的兩張圖做法不同,一部分中有圈畫的、兩部分中有圈畫的做法也不同。
這些規則問題需要非常細心才能做對,但孩子往往不夠細心,就需要在檢查時再過濾一遍。
具體這樣做:
遇到特定規則的題目時,回顧一下課本知識,多一點思考,看是否應該和其它題目一樣,是否有些特別,是否遵循了規則要求。
這一點有些難度,需要孩子在平時扎實掌握基礎知識,才能在關鍵時刻判斷對錯。
期末考試時,按照規范的做題步驟認真做題很重要,做完試卷后好好檢查同樣重要。但是我們不能只告訴孩子好好檢查,而是教會他正確的檢查方法,應該檢查哪些方面,應該怎樣檢查,怎么修改,確保把會做的題目全部做對,考出一個理想成績。
我是@凝媽悟語
家有兩男孩,大一新生+小一新生
陪讀12年后重新出發
分享學科學習、閱讀、落地育兒干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