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風味輪的作用,是方便普世咖啡愛好者彼此間對于咖啡品飲溝通,有共同的用語。
不過咖啡風味在品飲描述上,不免因地域性而有飲食文化經驗的差異。
咖啡品飲的風味聯想,本就易訴諸于原本的生活經驗。
今天來談咖啡風味描述中,很常見到的一種氣味: BERGAMOT,它的中文翻譯為佛手柑。
對有些人,他所提到的佛手柑,其實是一種苦橙類果皮氣味。
但對另一些人來說,他的佛手柑是指一種薄荷本草植物氣味。
本文替小伙伴分析歐美兩種同名為佛手柑的本地植物,氣味的差異,以及出現在咖啡中的風土特性。
01
佛手柑與風土
佛手柑風味,常見于瑰夏咖啡的豆袋風味筆記,特別是水洗瑰夏,不論產自哪一個國家的瑰夏。
例如下面三張圖,都是水洗瑰夏咖啡,風味筆記都記錄佛手柑
圖1是巴拿馬翡翠莊園的水洗瑰夏,豆袋風味筆記寫著:姜花、柑橘、佛手柑、杏桃、蜂蜜
圖2這個來自玻利維亞的水洗瑰夏,豆袋風味筆記寫著:荔枝、桃子、茉莉、佛手柑
圖3是哥倫比亞UBERRIMO莊園水洗瑰夏,豆袋信息寫著:桃子、佛手柑、哈密瓜、姜汁汽水。
佛手柑是瑰夏咖啡常見的一種風土型風味,且水洗處理法出現最多。
埃塞俄比亞咖啡,經常可以看到佛手柑的風味描述。不論來自哪一個產區,包括耶加雪菲、西達馬、古吉等,都可見此描述。
下面四款咖啡都是來自埃塞俄比亞的咖啡,均帶有佛手柑的香氣。
圖1:西達馬班莎鎮厭氧水洗,風味筆記寫著:甜瓜、紅毛丹、佛手柑茶、紅蘋果
圖2是耶加雪菲水洗,風味筆記寫著:花香、茉莉、佛手柑,檸檬皮
圖3是耶加雪非日曬,風味筆記寫著:苦檸檬、佛手柑、木瓜、蔓越莓
圖4是古吉日曬,風味筆記寫著:紅櫻桃、木瓜、可可、佛手柑、香草
與佛手柑相關的另一個風味描述,是伯爵茶(Earl Grey Tea)。
伯爵茶與佛手柑,同樣經常出現在瑰夏咖啡,或是埃塞俄比亞的咖啡。
圖1來自巴拿馬CHEVAS莊園的水洗瑰夏,豆袋風味筆記寫著:橙花、橘子、佛手柑、伯爵茶、洋甘菊
圖2來自埃塞俄比亞古吉烏拉嘎水洗,風味筆記寫著:藍莓、伯爵茶、桃子
圖3來自哥斯達黎加厭氧日曬瑰夏,風味筆記寫著:茉莉、桃子、佛手柑、伯爵茶
有時候伯爵茶單獨出現,代表一種佛手柑紅茶的氣味,有時佛手柑會與伯爵茶一并出現。
不過,以上這些豆袋標示的佛手柑風味,可能是屬于兩個完全不同的風味。一個是苦橙類的果香,另一個是薄荷類的草本調性。
02
144聞香瓶的佛手柑
下圖是SCA感官課程認證使用的144聞香瓶。
其中編號16的佛手柑,是一種唇形科薄荷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學名是 Monarda fistulosa,它被歸屬于Herb本草類風味。
M. fisulosa更通用的名稱為馬薄荷(Horsemint)、香蜂草(Bee Balm),紫佛手柑與野生佛手柑(Wild Bergamot)。
M. fisulosa的花色從薰衣草色到粉紅色,偶爾有白色花朵。
開花在仲夏,花期持續約四到六周。
野生佛手柑原產于美國各地,因此又稱為美洲薄荷,是美洲的本土植物。
野生佛手柑分布廣泛,數量豐富,可見于北美開闊的田野草原,到干燥的巖石樹林,適應各種棲息地。
野生佛手柑,被美洲原住民使用于藥用和烹飪用途。
其葉子和種子頭,可以干燥制成花茶,緩解感冒癥狀與胃部不適。
野生佛手柑的氣味,帶些微辛辣味,予人溫暖的感受。定居美洲的歐洲人,以野生佛手柑制作成美國薄荷茶。
由于這種薄荷茶的氣味,與歐洲人喜愛的意大利佛手柑橙制作的伯爵茶有些許相似,因此才又取名為野生佛手柑。
野生佛手柑,也是漱口水配方中抗菌化合物的天然來源。
野生佛手柑的芳香氣味,如同牛至草,百里香與薄荷的縱合草本氣味。
在美洲咖啡中,帶有草本與香料調性的咖啡,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洪都拉斯、秘魯等地咖啡,都可見有野生佛手柑的描述。
不過,更多咖啡愛好者提到佛手柑時,心目中所想的,是制作伯爵茶的意大利苦橙雜交種。
03
制作伯爵茶的佛手柑
盡管144聞香瓶的佛手柑香氣代表,是美洲薄荷。
但更多時候,咖啡中描述為佛手柑氣味的,其實是指一種酸橙和檸檬的雜交種:佛手柑橙,它早在1708年就是地中海地區廣為人知的植物。
根據植物學家Chapot (1962) 的說法,佛手柑橙可能是14至16世紀期間出現在卡拉布里亞的苦橙和酸橙的天然雜交種。
佛手柑橙的果實帶有黃色果皮,質地粗糙,黃色果皮富含精油,具有明顯、獨特的香味。
卡拉布里亞是意大利南部的省份,也是佛手柑橙的原產地,此區種植了Castagnaro、Fantastico和Femminello等佛手柑品種,其精油產能占全球九成。
佛手柑種植的發展與意大利人Giovanni Paolo Feminis 在德國發明了古龍水有關,他于1700年左右獲得了專利。這種香水的基本香精是從佛手柑果皮中提取的油。
佛手柑橙的香氣,更多帶有花香的調性,因此有些風味輪,也將意大利橙的佛手柑歸屬于花類香氣。
佛手柑油具有重要的商業價值,它最廣泛使用的古龍水的基礎成分,并且被使用于制作伯爵茶調味增香。
在瑰夏與衣索比亞咖啡中所描述的佛手柑氣味,會更多偏向于這種以柑橘芳香調性為主的佛手柑橙氣味,而不是144聞香瓶的美洲薄荷野生佛手柑。
04
兩種佛手柑的芳香特性差異
要區別這兩種皆名為佛手柑,實際上芳香特性有別的植物香氣,可從其芳香化合物的組成成分來掌握。
美洲薄荷屬的野生佛手柑,其揮發性化合物含有γ-萜品烯、α-萜品烯、α-側柏烯、香芹酚、百里香酚等。這是以木質調及芳香藥草調性為其香氣特征。
意大利種植的香櫞種佛手柑橙,其主要的揮發性化合物是( Z )-檸檬烯氧化物,癸醛,乙酸芳樟酯與香葉醇。其香氣特性是柑橘類果味,與溫和優雅的花香。
由于許多咖啡風味,特別是瑰夏與衣索比亞咖啡,均帶有茶香,因此咖啡品飲筆記中,會經常出現伯爵茶與佛手柑(橙)的聯袂登場。
如果一杯咖啡的風味筆記,書寫伯爵茶EARL GRAY,就意味著喝到了佛手柑橙,紅茶以及一種帶有檸檬薄荷草氣味的咖啡。
因此分開書寫為佛手柑橙,紅茶,檸檬草,或是合并直接寫伯爵茶均可。
有時同時寫佛手柑與檸檬茶,是因為咖啡的風味有分為短中長不同時間出現的特征。
可能一開始是佛手柑橙,降溫后轉為帶有茶香的佛手柑橙,這時就會選擇寫為伯爵茶。
咖啡已成為無國界的飲料,但飲用的人群卻不免有文化生活經驗的差異。
咖啡中許多風味的聯想,均受生活經驗的差異。
對于美洲薄荷屬這類144聞香瓶的佛手柑香氣,亞洲咖啡愛好者可能較感陌生,也不易辨識,需要更多練習。
日后如果各位小伙伴有機會喝到豆袋標示Bergamot佛手柑氣味咖啡,你卻在其中找不到柑橘花香特征的香氣;
如果該咖啡帶有如同百里香這類草本氣味,但是豆袋又無標示本草植物香氣時,非常可能這個品牌的杯測者,他所指的佛手柑,就是144聞香瓶的那個美洲薄荷屬的野生佛手柑。
至于日常生活如何找尋這種薄荷屬的野生佛手柑氣味呢?
可以從芳療精油中的牛至草(Oregano)、百里香(Thyme)等類芳香植物,進行聞香練習,累積風味資料庫。
兩類藥草也用于烹調意大利地中海類食品,可在超市找到其干燥的葉子。
作者:林寧
小紅書號
咖啡公社由美、加、中、德各國專家設立,我們在云南提供:
- P86+精品咖啡后制加工標準化品管教育
- P86+微批次精品咖啡干處理服務
- P86+云南咖啡小農直接貿易服務我們于上海設立咖啡館,提供咖啡沖煮教育與云南精品咖啡品鑒。
- P86+精品咖啡豆在2023年澳洲金豆杯咖啡烘焙大賽在獲得
版權信息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歡迎分享朋友圈
■ 文章來源:咖啡公社CoffeeCommune
■ 文章作者:林寧
■ 圖片來源:咖啡公社CoffeeCommune
■ 侵權聯系:weixin@coffeesalon.com
■ 合作聯系:微信cofesalo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