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晨光初破,興隆臺區興隆街道和平社區內,年味已悄然彌漫。在這個擁有50多棟居民樓的大家庭里,6名網格員如同細密的針腳,默默織就著社區的和諧與安寧。50歲的孫明娟,便是這眾多“織網人”中的一員,她在和平社區已經默默耕耘了十多個春秋,負責守護著8棟居民樓的安寧。
孫明娟正在巡查采集數據。
早上8點,當記者踏入和平社區的大門時,孫明娟正整裝待發,準備開始她一天中第一次網格巡查。她的身影,在社區里顯得既熟悉又親切。按照慣例,孫明娟每天要在網格內巡查兩次,風雨無阻,用腳步丈量著責任與愛心。
細微之處見真情
隨著孫明娟的步伐,記者跟隨她穿梭于樓棟之間。其間,她將一輛輛隨意停放的共享單車排列得整整齊齊。路邊,一個擋道的水桶也被她細心地挪到了不影響行人的地方。孫明娟的工作遠不止于此,一上午的巡查,她逐一走進每家商戶,仔細檢查燃氣管道是否老化、燃氣閥門是否關閉、燃氣報警器是否正常工作等,確保商戶的燃氣使用安全。在檢查過程中,她還耐心地向商戶講解燃氣安全知識,提醒他們要注意用氣安全,防止燃氣泄漏等意外事故的發生。
孫明娟和同事邊巡查邊維護社區環境。
在巡查過程中,孫明娟總是熱情地與居民打招呼,與他們親切交流。她不僅關心居民的生活情況,還積極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她的身影忙碌而堅定,每一個細微動作都透露出對社區深深的愛與責任。
鄰里和諧的潤滑劑
下午2點多,剛巡查完畢的孫明娟匆匆回到社區,準備調解一起因噪音引發的鄰里糾紛。33號樓一單元的居民被請到了社區會議室,一樓、二樓、四樓的鄰居圍坐一圈,氣氛略顯緊張。孫明娟與社區民警耐心傾聽雙方訴求,用他們的智慧和耐心,逐漸化解了雙方心中的冰霜。經過一番協商,最終達成共識,一場可能升級的矛盾就這樣被悄然化解,社區再次回歸寧靜與和諧。
孫明娟耐心傾聽居民訴求。
溫暖獨居老人心
調解結束后,孫明娟并未停歇,她與同事帶著節日的問候,走進了獨居老人李秀清的家中。80歲的李秀青,家中空蕩蕩的,卻因這份關懷而顯得格外溫馨。孫明娟熟練地幫老人檢查了家中的水電安全,陪她聊起了家常,詢問年貨準備情況。李奶奶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份來自社區的溫暖,讓這個春節前的日子變得不再孤單。和平社區共有30多位獨居老人,孫明娟和同事們計劃在春節前一一走訪,用實際行動為老人們送去節日的祝福和生活的安心。
孫明娟幫助獨居老人檢查生活設施。
夕陽西下,孫明娟的一天在忙碌與溫馨中緩緩落下帷幕。她,只是城區里眾多基層網格員的一個縮影,用平凡書寫著不平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以小我融入大我”的奉獻精神。是他們,讓社區更加和諧美好,讓城市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愛與溫暖。
監制丨李 磊
責編丨孫 超
編輯丨王忠超
來源丨遼河晚報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