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醉酒大鯊魚
文章來源 | 格隆匯樓市
難道深圳灣價格要重新定調了?
開年沒多久,便在朋友圈看到一則推廣——深圳灣稀缺小戶型住宅,限量臻席,錯過不再,深灣華府,總價5字頭起,約37㎡深圳灣稀缺兩房。
阿這……總價5字頭都能買深圳灣的新房住宅了?深圳灣底線已經這么低了?
虛晃一槍
如果對深圳豪宅區比較敏感,就會發現,朋友圈的這則推廣短短不到30個字,就暴露出相當多的信息。
一是深圳灣出現約37平小戶型,還是兩房的住宅,二是深圳灣出現了5字頭總價的住宅,三是帶裝修。
要知道,對有深圳灣情結的群體來說,5字頭總價的住宅“噱頭”,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一方面,畢竟深圳灣地段,周邊的小區以大戶型為主,區域內18個住宅小區,除了太古城南以外,面積段都是80平起步為主的戶型,并且80—100平的戶型量也不算多。
另一方面,深圳的住宅,單價都以10萬+/平起步,總價最低門檻都要千萬起步。
5字頭總價的小戶型也就只有太古城南區的“迷你戶型”可以選擇,面積段41-71㎡的掛盤房源,成交總價能在500萬—750萬/套的區間。
難道深圳灣豪宅區域的格局,要重新調整了?
若情況屬實,還能與深圳灣板塊內的其他小區有一定的倒掛差距。
并且從位置上來看,這個深灣華府與寶能太古城、曦灣華府等深圳灣典型小區一路之隔,是實實在在的深圳灣核心的地段位置。
產品類型也確實是住宅類,并不是價格本身就低于住宅的公寓之類產品。
“5字頭”的總價,在深圳灣的位置有兩房的上車機會,確實很難想象。
實際上,撥開迷霧,就會發現,這又是一次低價推廣的“噱頭”,為的是吸引關注。
這個項目其實原名為致遠大廈(紫藤苑)。
只不過換了個推廣名字,改成和深圳灣片區直接掛鉤的“深灣華府”。
開發商曾經在2020年加推過一次。
查證了一下,項目是2006年批的地,約2009年左右建成的項目,共240戶住宅,容積率3.11,車位比1:1.2,總樓高18層,3梯8戶,建筑面積約37平。
1月中旬開發商便加推位于A棟7-9層的24套房源,是原保留單位,實際成交需要按二手房的流程成交。
一枝獨秀是否值得?
對南山而言,今年全區的供應不算低。
據不完全統計,將有17個新房項目待推出,無論是改善區域,還是剛需區域,都有可選項。
但在深圳灣這樣的頂級地段,總價門檻5字頭的產品確實少見。
那么就代表著,能夠閉眼上車了嗎?
雖然5字頭的總價對深圳灣地段而言,門檻算低,但交易需要按照二手房交易流程走,這就意味著雖然為“新房”,實際上在銀行貸款層面已經視為“二手房”。
其次整個項目產品混雜,辦公產品與住宅產品同屬一棟,且辦公產品樓層在住宅樓層之上,沒有區分開來,若追求居住環境的私密性以及安靜,則可能有所欠缺。
第三項目3梯8戶的設計,部分戶型設計的次臥、廚房和衛生間存在暗房,布局與公寓相似,加上又無小區園林,居住的舒適性也有一定的影響。
第四項目2006年批的地塊,項目產權年限也還需進一步確認。
除此以外,諸如電梯使用感受、水電使用情況需進一步確認。
更重要的是,市場上同類產品,在金融屬性、流通屬性以及居住屬性,都相對純花園住宅,或獨棟純住宅產品的情況都弱一些。
在中介平臺上顯示,有6套二手房源掛盤,均價約15.24萬/平,最近1個月帶看的次數還算活躍。
去年12月20日成交一套約36.75平的戶型,成交總價為465萬,折合單價約12.65萬/平,已經低于總價5字頭的水平。
所以,若追求深圳灣的區位潛力、地段的便利,周邊的配套成熟度,以及低門檻,則見仁見智。
PS:如果覺得這些市場最新的信息對你有價值,歡迎關注@格隆匯樓市,不定期帶你探索樓市更多最新的動態。
作者觀點,不代表格隆匯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