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一弟
國內最大的現制茶飲連鎖品牌——蜜雪冰城,馬上就要在香港上市了。
它以加盟模式擴張,主打低價策略,一年下來,能夠賺到200多億營收、逾30億利潤。
目前,國內已經有三家現制茶飲連鎖品牌,登陸了資本市場——
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
四年前,奈雪的茶在香港上市,到現在,市值21億港元。
茶百道在去年上市,市值144億港元。
古茗是第三家登陸港股的現制茶飲品牌,今天剛剛發行上市。
它從投資者手上拿到了16億港元融資,對應的估值達到了232億港元。
蜜雪冰城想要尋求的上市估值,大概率比古茗還要高。
因為早在2020年,它從美團旗下的龍珠資本、高瓴資本、中信資本三家投資機構,拿到逾23億融資時,估值就已經超過了233億。
相比其他幾家現制茶飲連鎖品牌,蜜雪冰城的規模和市場份額更大,也更賺錢。
古茗向港交所提交的上市文件里,它號稱國內最大的大眾現制茶飲品牌。
十一弟查了下,古茗擁有上萬家加盟店,2023年營收將近77億,凈利潤10億出頭。
所謂的大眾現制茶飲,古茗專門找人做了劃分和定義——
平均單價在10塊錢以上、20塊錢以下的現制茶飲。
這些排行榜的秘訣在于,只要定語足夠多,人人都是第一名。
其實,國內現制茶飲行業,蜜雪冰城才是真正的老大——
它擁有4萬多家加盟店,2023年營收規模203億,凈利潤31億。
尤其是在下沉市場,蜜雪冰城的優勢巨大。
它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占比將近六成,全國1700個縣城、4900個鄉鎮,都能喝到蜜雪冰城。
蜜雪冰城的瘋狂擴張,靠的是兩大策略——
加盟+低價。
蜜雪冰城的收入模式,其實并不是向數以億計的消費者銷售奶茶,甚至也不靠收取加盟費。
它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向大約兩萬名加盟商提供制作奶茶的食材物料與機器設備。
比如,糖蜜、果蜜、冰淇淋粉、燕麥奶、厚椰乳、茉莉花茶、咖啡豆、水果、果漿、芋泥、紅豆、珍珠、椰果等產品及包裝。
另外,還有冰箱、冰淇淋機、制冰機和咖啡機等。
也就是說——
港股上市的蜜雪冰城,從來就不是一家奶茶零售企業,而是一家奶茶原料供應商。
在蜜雪冰城的加盟店,奶茶、冰淇淋等核心產品的價格,主要在2塊錢到8塊錢左右。
10塊錢以下的奶茶價格,遠低于其他現制茶飲連鎖品牌。
2023年,蜜雪冰城在一年時間里,賣出了74億杯奶茶飲品。
平均算下來,每一杯奶茶飲品的單價,只要6塊錢。
十一弟查了下,國內前五大現制茶飲品牌,若按銷量杯數計算,蜜雪冰城遙遙領先。
其他四家現制茶飲品牌,全部銷量杯數加起來,都趕不上蜜雪冰城。
不過,它們的單品價格偏貴,主要集中10塊錢以上、20塊錢以下的大眾奶茶市場。
蜜雪冰城的單品價格最低,介于2塊錢到8塊錢左右,主要面向廉價奶茶市場。
數以億計的年輕人,滿足于這幾塊錢奶茶帶來的快樂,也讓蜜雪冰城做成了上百億的大生意。
當年,沖泡奶茶品牌香飄飄,打出過一個很經典的廣告語——
“香飄飄奶茶,一年賣出10億多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三圈。”
按此計算,蜜雪冰城一年的奶茶銷量,把杯子連起來,能繞地球20多圈。
在現制茶飲行業,蜜雪冰城把低價策略,做到了極致。
它在加盟店售賣的幾個招牌產品,價格低廉,銷量驚人——
其中,冰鮮檸檬水只賣4塊錢,去年九個月時間,賣了11億杯。
全國每十杯現制檸檬水里面,有超過八杯來自蜜雪冰城。
新鮮冰淇淋的價格,只要2塊錢,去年九個月時間,賣了14億支。
全國每十支現制冰淇淋中,有超過三支來自蜜雪冰城。
還有珍珠奶茶,定價6塊錢,去年九個月時間,賣了將近4億杯。
蜜桃四季春,定價7塊錢,去年九個月時間,也賣了將近4億杯。
同樣定價7塊錢的滿杯百香果,去年九個月時間,賣了大約3億杯。
去年七月底推出的茉莉奶綠,只賣6塊錢,一個月時間就賣了上億杯。
在蜜雪冰城的門店里,一杯奶茶從下單到插入吸管喝進嘴里,只需要幾塊錢的價格、幾分鐘的制作時間。
但在這6塊錢一杯的奶茶價格里,加盟店從消費者身上賺了一道錢,蜜雪冰城還要從加盟商手上賺一道錢。
2023年,蜜雪冰城的將近4萬家加盟店,奶茶飲品的全部銷售額,加起來大約478億。
蜜雪冰城銷售給大約兩萬名加盟商的食材物料與機器設備,一年下來,創造了203億營收、31億凈利潤。
相當于一杯定價6塊錢的奶茶,蜜雪冰城要分走2~3塊錢左右。
十一弟查了下,蜜雪冰城的毛利率大約30%,凈利率將近16%。
這個利潤水平,放到資本市場上,能夠秒殺一大批制造業企業。
連比亞迪、寧德時代、小米這樣的科技企業,都難以望其項背。
一杯定價6塊錢的奶茶,光是蜜雪冰城向加盟商提供奶茶原料這一個銷售環節,就能賺到30%的毛利、16%的凈利潤。
可見國內奶茶行業,實在是太暴利了。
任何行業,別管產品有多廉價,只要成本足夠低,盤子足夠大,照樣能賺到暴利。
如果空氣在市場上有人買的話,那就會成為最暴利的商品。
比如,一門心思做大自然搬運工的農夫山泉,它賣水的毛利率,將近60%。
每年大幾十億杯的奶茶銷量,同時維持很高的毛利率,蜜雪冰城賺得盆滿缽滿。
它的資產負債表上,沉淀下來的很大一部分資產,都是現金。
到去年九月份,蜜雪冰城的手上趴著將近76億現金。
另外,它還購買了28億以上的銀行理財。
光是這兩項現金資產,加起來就超過了104億,占到蜜雪冰城總資產的56%。
這樣一頭現金奶牛,還要趕著上市,從資本市場上融資搞錢。
蜜雪冰城的老板,是來自河南商丘的張紅超、張紅甫兄弟。
目前,張氏兩兄弟直接持有蜜雪冰城將近86%的股權,身家上百億。
張氏兩兄弟出生在河南商丘的一個農民家庭,屬于草根出生。
生于1977年的張紅超,是哥哥,今年48歲。
據說,張紅超從初中開始,就很有生意頭腦。
他一邊上學,一邊打工,養過兔子、種過中藥,還修過摩托車。
1997年,20歲的張紅超自學考上了河南財經學院。
他就讀于成人教育公關文秘專業,從商丘來到了大城市鄭州。
張紅超一直為畢業以后找工作發愁,不過很快,老家的刨冰就給了他創業的靈感。
嘗遍了老家刨冰店之后,偷師學藝的張紅超,從奶奶那里拿到了3000塊錢的啟動資金
他在鄭州的城中村開了一間兩三平米的小鋪子,取名“寒流刨冰”。
這就是蜜雪冰城的前身,也是發家之地。
據說,創業早期,張紅超把《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翻爛了,在日記本上寫下三遍“我要成功”。
在煎熬的日子里,張紅超曾想到過跳樓,但想起父母以及開店的債務,他就咬牙接著干。
兩年后,張紅超將店鋪改造升級,開發出了奶昔、圣代、奶茶等產品,寒流刨冰正式改名蜜雪冰城。
為了給門店引流,他推出一款售價1塊錢的蛋筒冰淇淋,大受歡迎。
后來,又用新鮮水果制成冰鮮檸檬水,也成為爆款。
迄今為止,這兩款產品,依然在蜜雪冰城的加盟店里熱賣。
2007年,比張紅超小了八歲的弟弟張紅甫,從大學退學,加入蜜雪冰城。
這一年,兄弟倆琢磨出了一套標準化的加盟模式,靠加盟商開始復制擴張,一年開出了二十家門店。
很快,蜜雪冰城開辦了中央工廠,自建物流網絡。
到2020年,它的加盟店數量突破了一萬家,大舉擴張下沉市場,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目前,蜜雪冰城的董事會里,張氏兩兄弟依然牢牢掌權——
其中,哥哥張紅超擔任董事長,負責發展戰略和企業文化;
弟弟張紅甫出任CEO,負責整體經營管理和領導管理團隊。
在網絡上,流傳著張紅甫的一段日記——
“很多粉絲調侃地戲稱,蜜雪冰城是貧民窟女孩的救星。”
“那是因為它的創始人,就是一個貧民窟出來的男生。”
“出身貧寒,各種白眼,勤工儉學,愛情受挫……”
這張草根平民的感情牌,戳中了無數年輕人的心坎——
只賣幾塊錢的甜筒、奶茶,還能給足一波情緒價值。
現在,這對從河南商丘農村打拼出來的兩兄弟,衣冠楚楚地走進了資本市場。
即將在港股敲響上市的鐘聲,兌現自己的百億身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