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詞》是由李少紅、曾念平執導,歸亞蕾、陳紅領銜主演的關于唐朝時期武則天與太平公主以及圍繞在她們身邊的人展開的一系列宮廷軼事。
劇中,歸亞蕾飾演的武則天霸氣與溫柔并重。她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或者大眾認為的冷酷無情的女皇,更多了一絲身為女性、身為皇后、身為妻子、身為母親、身為祖母的母性光輝。
而陳紅飾演的太平公主,更多像是在有意或無意地追趕母親來時的路。身為權力中心的女人,一生都陷在追逐權力、失去權力、追逐愛情、失去愛情的漩渦之中。
當然,看到標題的朋友就明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不是武則天,也不是太平公主,而是由胡靜飾演她青年時期、賈妮飾演她成年時期的配角—韋后。
韋后自幼機靈聰穎,深得太平公主喜歡,武則天愛屋及烏,也給予了韋后進學堂,和太子、公主等人一起學習的殊榮。春心萌動的韋后雖然明白李顯對她的心意,但比起只會弄香、毫無皇子風范的李顯,她更喜歡正義凜然、永遠懷抱崇高理想和為之奮斗的激情又同時具備儒雅隨和氣質,也是皇上李治嫡長子、最有可能被立為新一任太子的李弘。
在太平的攛掇下,韋后向李弘告白,然李弘因深愛自己的孌童合歡而拒絕了韋后的告白,并勸解韋后珍惜李顯對她的感情,韋后也看出了李弘和合歡的關系,只好作罷。
面對只關心調香,其他一概不理的李顯,韋后表現得若即若離,既沒有直接拒絕他對自己的心意,也沒有完全答應會和他交往,同時她又不斷給李顯灌輸身為一個皇子應該擔負起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希望李顯也能登上太子之位,并在將來順利登基成為皇上。
在李弘死亡、李賢被廢后,李顯接替成為太子,韋后也正式和李顯交往,并在太平的幫助下得到了武則天的許可,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
李治駕崩后,韋后如愿以償地盼來了李顯登基,但沒過多久就被榮升太后位的武則天廢黜了帝位、聯同韋后一起被貶去了房州。臨行前,武則天欽賜酒水,李顯擔心是毒酒不敢飲用,韋后憑借著過人的膽識先行喝下,使李顯免擔抗旨的罪名。
親眼見證了身為皇后、身為太后的武則天運籌帷幄、追逐權力以至于逐漸掌控權力,韋后也蠢蠢欲動,不甘心自己的聰明才智就這樣被埋沒在荒無人煙的房州,所以她懂得審時度勢、懂得隱忍蟄伏,更懂得李顯會是她重新回到長安這個權力中心,重新找回屬于自己的一切的唯一希望,也因此她依靠著自己堅韌的品格艱難地生下了安樂公主,又一次次地將意志消沉的李顯從死亡的深淵中拉了回來。
李旦退位,武則天登基,眾臣派遣使者,希望李顯能火速回到長安奪回李唐江山,韋后知道武則天登基是大勢所趨,所以即使自己多想回到長安,也不愿意孤身犯險,背負謀逆罪名,拒絕了使者的請求。
當使者再請求李顯以兄長和李家的男性繼承人的身份寫下書信,勸解李旦不要退位,韋后也是不動聲色地假裝答應,但信的內容卻是恭祝武則天登基,向她表達忠心。
當武則天身體日漸衰弱,決意重立李顯為太子,在自己百年之后傳位給李顯時,武三思先一步派出殺手欲結果李顯等人的性命。李顯放棄抵抗認命之時,是韋后先一步發現了其中的貓膩,利用自己的膽識和智慧化解了危機,找到了生機,幫助李顯平安順利地回到了長安,回到了太子的位置上。
在劇中,太平公主也認可韋后是另一位非比尋常的女性。然而,為何劇中韋后沒有能成為第二個女皇武則天?綜合來看有以下幾點:
1、韋后和李顯共同經歷了無數的生死難關,更是拯救了他的生命數次,所以韋后對李顯等同再造,雖然有愛,但恩義更重;而李治迎被遷入感業寺,原本應青燈古佛相伴一生的武則天入宮,對武則天等同再造,雖有恩義,但愛情更重。
這就造就了李顯對韋后怎樣報答都覺虧欠,韋后也同樣這么認為,所以欲望會不斷放大,總認為那是自己應得的,勢必會遭到反噬,俗話說“上帝讓你滅亡,必將讓你瘋狂”,就是這個道理;而武則天更多是想站在李治李治身邊輔佐他、幫助他,即使后來武則天的權力被放大,但他們始終處于地位平等的狀態。
2、武則天和李治二圣臨朝時間長、根基深,且李治本人十分認可武則天的政治才能,后期已經到了沒有武則天無法獨自處理政務的地步,無意中助長了武則天政治勢力的發展,朝中大臣也對武則天的治世十分認可,所以他們能反對和攻擊的僅僅是武則天是一個女人的事實;而李顯從登基到駕崩的時日尚短,無論是李顯本人還是韋后都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培養自己的勢力,根基不穩,朝中大臣自然無法臣服,也無法抗衡以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為代表的李家勢力。
3、武則天雖然被后世指責為竊國,但是在劇中她頭腦清醒、當機立斷,很多做法都扛著大義和正統的大旗,讓人明面上挑不出錯來,且在她的治世下無論是內憂還是外患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緩解,百姓安居樂業、官員各司其職、邊疆不敢來犯,反對她的聲音會隨著她優秀的政績越來越少;而韋后在前朝和安樂公主賣官鬻爵、排除異己,在后宮傳聞和武三思私通,又和安樂公主豢養男寵,優秀的政績太少,但是負面新聞一大堆,儒家文化下,這對于一個統治者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會成為政敵攻擊自己最有力的武器。
4、雖然武則天熱愛權力,但是她和太平公主都深知沒有了李治,她們的命運就會如浮萍一般,所以即使到了后期她啟動了自己的權力戰車,依然沒有想過傷害李治,李治的存在和臨終前的親口傳位,保證了權力的順利過渡,避免了紛爭動亂;而韋后沒有約束安樂公主,導致其瘋狂到親手害死能保護她們的父親李顯,失去了保護傘,卻還沒順利完成權力過渡,還包庇女兒,妄圖瞞天過海,這就如同獵物一般,赤裸裸地展示在化身為猛獸的野心家們面前,其結果注定是萬劫不復。
5、武則天升任為皇后后,身為庶長子且非自己親生子的李忠自然失去了太子的資格,而弘、賢、顯、旦四子無論誰成為太子,都是武則天的親生子,即使矛盾重重,但血親關系總是斷不掉的,這也注定了無論權力如何更迭,都會在武則天自己人手中;再看韋后,親生子被武則天處死,自己親生的僅剩一個安樂公主。后宮所生的太子李重俊又處處和自己作對,還想殺自己,李顯另一個兒子李重茂也不是自己親生,自己和女兒除了李顯無所依靠,很難保證被新帝善待。
6、武則天雖然政績優秀,但在儒學治國的時代,女人做皇帝無論多優秀都是不符合倫理道德的,況且武則天也是人,是個人都會犯錯,然又因為她以女性之身登上皇帝寶座,所以她犯的政治錯誤或者私生活的瑕疵就會被無限放大。
神龍政變后,李唐皇朝復辟,親李大臣勢力日益壯大。而李顯死后,韋后所做的散播桑條韋歌謠影射韋氏將成為新的女皇、秘不發喪、軟禁太平公主、立兒皇帝李崇茂,自己垂簾聽政、排除異己等行為,無不在復刻武則天當年稱帝前的歷程。這讓親李大臣們對李唐皇朝又將易主、自己又將被政敵排擠構陷感到十分恐懼,所以干脆群起而攻,趁韋后還不足以一手遮天之時將其扼殺于搖籃之中。
綜上,韋后不具備成為武則天登基之時所具備的條件和時機,自然也不可能成為第二個女皇武則天。但是,韋后這個角色也十分有魅力,特別是她的幾段臺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這個評價幾乎為負面的歷史人物的影視劇形象更加立體。
劇中韋后的幾段臺詞:
1、人的命運是上天注定的,愛誰、恨誰、嫁誰、娶誰,這其實跟脾氣秉性沒什么關系。
2、敏感?我無法不敏感,你包括你哥哥,你們是皇子,追逐權力永遠是正當的。而我呢?不過是被你母親被你撿來陪讀的宮外孩子,我連坐在這里的資格都源于你們的仁慈。敏感?是的,我已經敏感了整整一生。我從小就要學會說什么,不說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我甚至申請靠窗坐都冒著被當作野心家的危險。
3、你已經習慣了以勸阻的方式來發號施令,這就是你們皇子特有的談話策略。
4、你說反了,人的脾氣和秉性決定著他的愛好。你是顯,就必然選擇育香,選擇站在原地粉飾太平。
5、我憎恨你們的家庭,它讓人為權力而瘋狂。
6、我從來不想當武則天,我只想獲得和我能力相匹配的一個皇后應該有的榮華富貴,我是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和地位,我為此付出了太多。但是權力不允許我這樣,它在慢慢地吞噬著我,多少年來噩夢一直在糾纏我的每一個夜晚。我告訴你,如果有來世的話,我只想做一個普通的農婦,跟你的哥哥一起享受生活和愛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