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朋友們討論最多的就兩件事,一個是“哪吒2”火了,上映12天,票房已經到達80多億。
票房已經殺進前40名,估計進前20名應該問題不大。
而另一個討論度最高的話題,就是DeepSeek。
這一次DeepSeek能在國內甚至全球范圍內火爆,還真得感謝一個國家,那就是美國。
跟當時的華為一般無二,當DeepSeek在140個市場連續多日“霸榜”之后,當全球各大頂尖科技企業包括美國本土企業感到驚詫的時候……
美國出手了,又是那一招,打不過就封殺。
之后,意大利、澳大利亞、印度、日本、韓國等在內的多個國家也傳出禁止或限制DeepSeek……
從華為到tiktok,再到如今的DeepSeek,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美國會如此忌憚?
是數據安全問題嗎?
還是其他?
更深層面的原因,我們不去深究,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市場競爭壓力的存在讓美國等國家非常忌憚。
DeepSeek發布后的前 18 天內下載量達到 1600 萬次,幾乎是 OpenAI 的 ChatGPT 首次發布時的 900 萬次的兩倍。
此時如果放任DeepSeek的發展,那么它很有可能發展成為一個AI產業體系里的一頭巨獸,于是這些國家試圖通過禁用或限用 DeepSeek 的方式來削弱其競爭力,以此維護本土企業的利益和市場地位。
這一點其實很好去佐證。
包括韓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在宣布限制DeepSeek后,又對本土的AI產業做了布局。
韓國宣布將在韓國產業銀行旗下新設“尖端戰略產業基金”,基金的初步投資規模至少達到34萬億韓元(約合1710億元人民幣),要知道這一金額可是韓“半導體金融扶持項目”(17萬億韓元)的2倍。
韓聯社報道稱,韓代總統提到中國企業推出的AI模型“DeepSeek—R1”帶來了“新沖擊”,他認為全球的AI競爭可能正在向包括軟件競爭在內的復合型競爭擴展。
接下來,可以預見DeepSeek在海外的發展不會太順利。
但……在中國國內卻出現了截然相反的局面。
繼華為、榮耀、努比亞等多個手機大廠宣布接入DeepSeek后,國內車企也宣布與DeepSeek進行不同程度的融合合作。
所以說,DeepSeek不僅僅是一個AI大模型、應用這么簡單,它背后隱藏著更多產業助力。
從基礎層面來講,DeepSeek數據的生成、采集、存儲、加工、分析等,這都屬于基礎層面的AI產業體系,它會用到大量硬件設備,比如 AI 芯片,如 GPU、NPU、ASIC、FPGA 等,是 AI 的核心硬件,為 AI 的大量計算任務提供強大算力,還有服務器,以及用于存放海量的訓練數據和模型參數存儲設備,這些都會帶動相關產業。
在之后是技術層面的。
比如360老周說的,要為DeepSeek提供服務,還有華為云服務。
這些大家簡單了解,咱們重點說的是應用層面。
比如現在的智能醫療領域,比如現在的通信領域,比如手機行業,再比如現在的汽車行業……
吉利、極氪、嵐圖、寶駿、智己、東風、零跑、長城等數家車企都在近日宣布完成與DeepSeek模型的融合,相信過兩天還會有更多的國產汽車品牌會選擇與DeepSeek合作。
各車企也放出話來,融合后能夠大幅提升智能交互體驗。這么多車企與其合作,DeepSeek的日子一段時間內會過得相當滋潤。
中國這些本土企業為什么要盯著DeepSeek呢?
以車企為例。
DeepSeek的介入會直接對智能座艙帶來催化,節約算力的作用,對座艙交互體驗也有很大的提升。
而正是“激戰”中的中國車企,在渴求技術支持的同時,也渴望有一個破圈的契機。
如今相當多的車企已經與DeepSeek展開合作,究竟是簡單的功能堆砌,還是進一步的深度耦合,還是要看車企的二次開發能力。
不開發只接入,真的就只是一個“功能堆砌”而已。
數年前,汽車還是一個“鋼鐵軀殼”。
而如今,車企們試圖將其打造成為一個“可陪伴”、“能交互”、“會思考”的智能體,而在這一進程中,顯然中國車企們更為積極、主動。
有很多人將DeepSeek的“上車潮”、“上機潮”簡單理解為一場“蹭流量”行動,其實倒不如將其看作一場獨屬于中國的技術革命,有能力的中國車企、手機廠商自然會抓住這一次“差異化”的機會。
但中國汽車產業來講,這未嘗不是一次向全球輸出智能化范式的重要契機。
而此時接入DeepSeek的中國車企,或許比世界上任何車企都要清醒。
隨著AI向研發、制造、服務全鏈條滲透,“AI定義汽車”的圖景將愈發清晰,AI的介入可能讓車企之間形成一個新的競爭場景。
中國車企想要在這一場Ai大勢下求生存得發展,同樣也想借此構建全球智能化標準,引領下一個汽車百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