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在教培行業里摸爬滾打15年,見證過輝煌,也經歷過低谷的創業者,我必須和你聊一聊我所看到的行業“真相”。
我知道,從始至終,這都是一個很多人都不愿意面對,但卻不得不面對的真相。
比如,你所謂的“投資”創業,其實只是在借助“消費”而取悅自己。
當然,花了錢能讓自己開心,本身也是一件值得祝賀的事情。
可事實上,這個行業的很多創業者是誤以為自己在投資,誤以為自己在努力,誤以為通過這種投資和努力可以給自己帶來財富的增長、事業的成功。
然而,最后的結果不那么令人高興,畢竟曾經以為只要夠努力,夠堅持,就一定能成功的愿望終究破滅了。
舉一個很多人都犯過的例子,作為企業主的我們,很多時候會有一種錯覺:
比如我們非常愿意往機構里投錢,招聘老師,租更貴的場地,買各種各樣的教具,做豪華的裝修,甚至請來所謂的“名師”給團隊人員培訓。
并且會非常自信的告訴自己,這些都是“投資”,只要機構還在運營,總有一天會看到回報。
但事實是,隨著時間的積累,你會逐漸感知到,過去的時間里,你每個月都是在“消費”。
假如你真的能意識到這是在“投資”的話,那我可以告訴你,你最需要做的就是:保護自己的本金!即:投資款越少越好。
因為不知道什么是“投資”,自然就不知道“投資原來還要回本”,“回本竟然還要花時間”,“想回本離不開成本控制”……
類似的,跟“投資”有關的問題都搞不清楚,就更不用說影響機構回本和盈利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這個行業,之所以絕大多數創業者都是鎩羽而歸,實話說,跟疫情,跟雙減,有關系,但不是絕對的關系。
畢竟這些創業者們,很多時候就像一個盲人,拿著一根竹竿,在黑暗中摸索,不知道前面是懸崖還是坦途。
直到有一天,自己想退出,想收手,想不再追加投資的時候,才會猛然發現:原來這些年都不是在投資,而是在無休止地消費自己的錢,和自己的時間。
不止如此,還在這個所謂的“投資”(實則是“消費”)的過程毫無知覺的背上了巨額的負債。
很多年前,深學邦劉一一就提到過,這些年我一直在反思,為什么有些機構,明明規模不大,但卻能盈利,甚至賺得盆滿缽滿?
而同樣的,為什么有些機構,花了大把的錢,卻還是虧本,甚至倒閉?
還有一些巨頭機構,明明也經歷了雙減和疫情,為什么他們不僅能存活下來,賬面上的資金還能覆蓋所有學生的退費。
結合我自己在經營了近30年的大型機構的從業經歷,我開始去回憶和分析,最后得到的答案是:
但凡盈利的機構,不管規模大小,無一例外都是有一套科學的體系,來指導經營。
這套體系,既包括了經營層面的財務模型,利潤模型,也包括運營層面的業務流程,人員管理,市場推廣,指標設定等;還包括了投資款、回本周期、投資模型等內容。
通過模型上的數據,他們就能知道,整個機構該投多少錢,什么時候能回本,哪些業務線最賺錢,哪些不賺錢。
他們還知道,如何控制成本,到底是人力成本高了,還是場地租金高了?如何提高效率,如何提升客戶滿意度……
有了全維度、成體系的,相互影響和關聯的數據做支撐,機構想不盈利都難!
理性的人并不多,很多人是只知道每個月投錢,投錢,再投錢,卻不知道這些錢到底去了哪里,到底有沒有產生應有的效益。他們壓根就不知道如何進行有效的評估和優化。
更為致命的是,其實很多創業者能意識到問題,也能發現一些問題,可他們寧愿相信,只要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會成功。并沉迷于這些鬼話。
但現實是,你的時間,每一分每一秒都經不起浪費。房租要吧?人工成本要吧?營銷費用要吧?
所有浪費的時間,本質上都在背后默默地標注上了“價格”。
你之所以沒有感知,沒有發現,是因為機構借錢實在是太容易了,你把收進來的現金流順手就拿去支付成本。
只要沒有從口袋里拿錢出來追加投資,你就不會認為你的機構經營完全失控。
事實上,只要你賬戶上的資金無法覆蓋未耗課金額,理論上機構就處于失控狀態。畢竟所有欠下的債,最后都是要你來還的。
如果你知道機構浪費時間就等于是在浪費成本,你就能理解我之前說過的一句話:
假如你沒有能力在2個月內扭轉機構的頹勢,那么花20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也是枉然。
時間越長,負債增加得越多!因為這些時間里,你依舊是在借未耗課的錢在“消費”。
那些被你借走的這些錢和時間,其中一部分完全就是你本應該賺取的利潤。
我知道,你還在認為你還有很多的機會,還有很多的時間。
實際上去年你開始感受到壓力了,昨天的錢早已花掉,今天的錢也已花掉,明天的錢還沒有著落,你不焦慮誰焦慮?
或許你會認為,這樣講,我是在打擊他們的信心,故意制造焦慮。
反正隨便你怎么想吧!懂的人自然懂!2025年招生只會更難,不會更好。
如果2024年收進來的現金流還能覆蓋成本,那2025年可就不一定了。
我不想打雞血,喊口號,我只愿意實事求是。深學邦劉一一寧愿讓你最后一刻扼腕嘆息沒有早點聽我的忠告,也不愿意讓你默默地在后面罵我沒有及時提醒。
試想一下,假如2025年當月現金流覆蓋不了當月成本,你的機構還要不要繼續精英下去?
如果不繼續下去,那還不如……是吧?如果要繼續經營,那還不如……是吧?
總之,要給自己過去的“消費”行為一個交代,或糾偏,或一錯到底,怪大環境,就坡下驢,也是極好的。
今天早上看到的一句話,與各位朋友共勉:
人生到了一定階段,應該明白“認輸”是一個褒義詞,認輸是放下,是糾錯的開始,早一日開始糾錯,代價就早一日的小。【內容版權歸屬:深學邦劉一一(sxblyy02),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