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慈禧下令將石達開5歲的兒子凌遲處刑,且要剮滿3000刀。但是,劊子手剛行刑,孩子便已疼痛到暈厥。慈禧卻說:“好好養著他,不急于這一時,日后慢慢地剮。”沒承想,這刑罰持續了9年。
在很多文章中,都看到了類似的記載,大意是5歲的石定忠承受不住剮刑,一刀就暈死過去,慈禧就覺得不解恨,命人將孩子救治過來接著行刑,日復一日,暈了就治,治好了再剮,直到石定忠死去為止。
因我十分好奇此事真假,查了不少史料和官方解讀,都沒有查到石定忠的這般結局。而在正史中,對于石達開等人的結局寫得還算詳盡,也提及了石定忠。
我們先看看石達開是怎么死的?
太平天國轟轟烈烈以星火燎原之勢一度讓清廷岌岌可危。但屢試不第的天主,加上狹隘格局的幾個兵將,導致了天京事變后,太平天國創業未半中道崩殂。
原本大好形勢,土崩瓦解,石達開出走后,更是士氣低落,頹勢不可挽回。
東王楊秀清假天父之名逼迫洪秀全封他為萬歲,太平天國內部矛盾被激化,洪秀全不滿自己的權力被人分化,更是擔心日后被人掣肘,干脆召集韋昌輝等人誅殺楊秀清。
石達開人在外面,聽說天國內亂忙不迭地趕回來勸架。整個天國高級領導層,石達開是為數不多的以大局為重的清醒者,他勸韋昌輝不能兄弟相殺,想要勸洪秀全出面協調,誰知韋昌輝殺紅了眼,不僅血洗南京城,2萬余人被屠殺,還將屠刀對準了石達開。
石達開見情形不妙,連夜逃走,但他留下城中的家眷都難逃毒手。這一切若是沒有洪秀全的授意,韋昌輝必然是不敢這么做的,石達開心里一定清楚,但他還是決定給洪秀全一個機會,他起兵靖難也只是要清君側,要求洪秀全懲治韋昌輝。
洪秀全迫不得已,處置了韋昌輝,石達開回來后開始執政。可明面上他是更上一步了,實際上,洪秀全對他之心已有當年猜忌楊秀清的七八分之意,一步一步收緊給石達開的權力,然后奪了他的兵權,甚至企圖對他下死手。
天京事變后,太平天國內部已經人心渙散,可洪秀全還一心在內斗上,不想著重整旗鼓,石達開心灰意冷,就離家出走了。
正應了《紅樓夢》里的那句,這樣的大家族若是從外頭殺進來一時是殺不死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非是自家人自殺自滅起來。
石達開覺得太平天國無望,動起了解散兵力的心思,奈何部下規勸,才勉勉強強將他說服。他發了一封告書,洪秀全手下的精兵強將紛紛前來投奔石達開,洪秀全一看就慌了,立刻換了副模樣求著石達開回來。
但石達開沒給洪秀全機會,二人失和,軍心渙散。
此后,太平天國在同清軍對戰中逐漸處于下風。1863年,石達開率部將渡金沙江,后渡河時遭遇連日暴雨,又趕上山洪暴發。石達開和部下幾次搶渡無果,被困于絕境,和清軍耗戰,糧草殆盡,他們幾乎沒有生路。
石達開的王妃攜帶兩個幼子投河,其余部下也準備跟石達開一起死,誰知道石達開望著這些人突然反悔了。他覺得自己不惜一死,但可憐這些無辜的將士,聽說清軍對投降的有優待,他便主動請降,只希望清軍放過他的部下。
石達開想用自己的命,換部下一絲生機。
清軍答應了,但石達開一走,清軍就將太平天國2000多名精兵強將斬草除根。6月26日,石達開被凌遲處死,臨死前,他懇請駱秉章,讓5歲的兒子死后和自己葬在一起,駱秉章也點頭同意了。
這個5歲的小孩就是石定忠。
不過,因為他才5歲,沒有跟父親同罪。
駱秉章回憶說:其子石定忠,現年5歲,例監禁,及歲時照例辦理。
就是說石定忠根據大清的規矩先關監禁。
“凡謀反及大逆,但共謀者,不問首從已未行,皆凌遲處死。正犯之祖父、父、子孫、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問異姓,正犯之期親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已未析居、籍之同異,男年十六以上,不論篤疾廢疾,皆斬。男十五以下及正犯之母、女、妻妾、姊妹、若子之妻妾,給付功臣之家為奴……”
根據《大清律例》,凡是男性十五歲以下的“逆屬”,均“給付功臣之家為奴”。
在這條法例之下,還有數條“條例”,清楚寫著如何執行:
“反逆案內律應問擬凌遲之犯,其子孫訊明實系不知謀逆情事者,無論已未成丁,均解內務府閹割,發往新疆等處給官兵為奴,如年在十歲以下考,牢固監禁,俟年屆十一歲時,再行解交內務府,照例辦理。”
也就是說石定忠根本不需要被凌遲,監禁到了一定年齡就給流放了與披甲人為奴。
石定忠沒有活太久,死后也是草草一扔,駱秉章并沒有將他和石達開葬在一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