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酒眼觀酒團隊
“(今年春節),我們還可以啊,增長了百分之四十幾,而且推的是高客單價的。”
“與去年同期相比,我們今年(春節)預計下降一半左右,300-1000價位產品銷量驟降。”
“銷售額、毛利率雙降趨勢不改,老酒銷量下滑,大部分商家應該在30%打底,差勁的-50%以上。”
分化,是《酒眼觀酒》團隊在今年春節旺季調研中看到的最大特征。或許,白酒行業的沙汰潮真的來了。扛不住的廠商,無論大小、強弱,在這一輪史上最強的深度調整中,認知不足、應對不當或者的措施不力的,都將淪為中國酒業前進車輪上的塵埃。
旺季,是中國酒業的晴雨表,這一個月左右的市場變化,能夠很直觀地映射出行業所處的現狀,以及發展進程中的趨勢。
今年這個春節,或許也是白酒發展史上的一個分水嶺,因為它太特殊了!
01、8%大幅增長 VS 15%大幅下滑,行業分化已勢不可擋!
今年春節,比想象中要好,比預期的要差。
按照每年都開展的旺季調研管理,臘月十五開始,至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酒眼觀酒團隊都會組織力量對春節旺季的動銷情況進行調研。今年的調研覆蓋酒企、渠道、終端、消費等多個群體,但主要以渠道、終端為主。
今年春節的旺季調研,除四川、陜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上海、山東、廣東、湖南等主流酒類消費市場外,我們還對重慶、云南、甘肅、新疆、北京、遼寧、黑龍江、福建、江西、廣西、海南等二線省級市場進行了調研,參與的各類酒商總數達到了117人,基本涵蓋了核心酒類市場。
在接受調研的117名酒商中,經銷商45人,占38%;二批商10人,占8%;分銷商23人,占20%;團購商8人,占7%;終端零售商31人(含餐飲、煙酒店、直播電商等),占26%。
據酒眼觀酒調研團隊統計,酒商們對春節旺季動銷表示較為滿意的為49人,滿意率約為42%;另有約31%的酒商表示,同期庫存出現了上升,動銷情況并不理想。
“(動銷)不用說,(今年)都比以前差的多!雖然情況相比中秋時有所改善,但(酒商層面)遠沒達到(能夠)止渴的地步。”安徽酒商潘總如此表示。
銷量方面,有45位酒商表示自己的銷量有所增長或略有增長,占參與調研人數的38%。
其中,增長超過40%的有6人,占5%;增長30%的有4人,占3%;增長超過20%的有10人,占9%;增長超過10%的有11人,占10%;增長幅度低于10%的有14人,占11%。
另有18人表示銷售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占15%。下滑低于5%、增長低于5%的酒商,均被統計到了這個人群中。據《酒眼觀酒》觀察,在這一部分人群大部分都是營運能力較強的酒商,憑借過硬的人脈和資源,硬生生在春節期間把業績拉了上來。
但是,統計結果顯示,仍有47%的酒商出現同比下滑的情況。與2024年中秋旺季65%的下滑面相比,雖然有所收窄,但下滑的比例仍然接近半數,說明渠道的基本面仍然并未有太大改變,大多數酒商依舊處于承壓狀態。
與2024年春節36%的下滑率相比,2025年春節下滑的酒商人數上升了11%。同時,2025年春節參與采樣的酒商總人數也增加了27%,渠道、終端未能因旺季而實現解壓。相反地,壓力更大了。
2024年春節,渠道、終端動銷的下滑幅度主要在集中在10%—20%之間。但是,今年這47%的下滑人群中,下滑幅度超過30%的便達到了17人,占總下滑人數的31%,占總調研人數的15%;下滑幅度在20%—30%之間的有11人,占總下滑人數的20%,占總調研人數的9%。
今年春節,銷售同比增長超過30%的酒商占調研人數的8%,增長超過20%的為9%;而銷售下滑超過30%的人數為15%,下滑在20%—30%的為9%,“分化”一詞躍然紙上,顯得十分刺眼。
去年春節,下滑的核心酒商人群以煙酒店、團購商為主。今年春節,團購商的下滑面持續擴大,以團購為主要業務形態的渠道商,下滑面已經超過了50%,團購業務亟待調整。
與此同時,酒眼觀酒團隊對酒商的利潤情況進行了調研。
同時,酒眼觀酒團隊重點關注了酒商層面的利潤問題。調研結果顯示,今年春節旺季對利潤表示滿意的酒商僅有10人,占總調研人數的8.5%;較為滿意的為12人,占總調研人數的10%;認為利潤還“過得去”的有5人,占總調研人數的4%;對利潤不滿意的高達90人,占總調研人數的77%。
調研結果顯示,在接受調研的酒商中,名酒(含區域名酒)的經銷商、二批商、分銷商共45人,占總人數的38%,綜合毛利從2024年春節的5.5%—12.5%之間,下滑到了3%—8.5%(取調研所得最高值與最低值);
名酒系列酒代理商、分銷商共12人,占總人數的10%,綜合毛利從2024年春節的10.5%—21.8%下滑到了今年的9%—16.5%。
區域名酒及地產強勢品牌代理商27人,占總人數的23%,綜合毛利從去年的8%—17.5%,下滑到了5%—11%;普通中小品牌代理商2人,占總人數的2%,綜合毛利從2024年春節的15%下滑到了9%。
此次調研,我們還重點關注了部分持有自有品牌的總經銷商和名酒的開發商,這部分人群的的利潤稍高,但銷量并不樂觀。
“我這以小眾產品為主,不求大量,保證大家相對高的利潤率,基本還算穩定。”有華東一手握自主開發產品的大商向《酒眼觀酒》表示。
他指出,現階段,白酒的利潤和銷量有點呈反比的趨勢,銷量高的利潤上不去,利潤高的銷量上不來,他的策略是要保證自己的客戶有錢賺。
總體來看,今年春節,在渠道、終端層面,各類酒商是幾家歡喜更多家發愁。大幅增長者有之,大幅下滑者更甚,堪堪持平者也有,近幾年中國經濟的特點,在酒商階層體現得淋漓盡致。
世道的確變了!
02、數據背后看趨勢:五大趨勢浮出水面,白酒2025難言平靜!
從各項核心數據來看,“分化”一詞已經成為了白酒行業最顯著的特征之一。
同時,在此次調研中,我們還發現了五大較為突出的趨勢,處于調整深水區中的白酒行業,在細分領域還有許多發展的可能性。
趨勢一:私域崛起
酒眼觀酒團隊在調研中發現,今年春節銷售增長超過40%的有6人中,有3人與私域、社群有關。
隨著移動互聯技術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私域、社群在現代商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早些年便深入私域、社群領域的酒商,在今年春節這個旺季嘗到了甜頭。
湖南長沙王總公司的銷量,在今年春節期間增長了40%,他談到了他們能夠實現增長的兩個原因。
“我們為什么能增長?就是兩個原因:一個是以客為尊,第二個我們找的是私域,私域的打法跟傳統的模式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另一名在私域領域頗有建樹的郭總,今年春節也實現了30%+的增長。近幾年他以經營圈層為主,自己還投資了一個私人會所,傳統渠道的占比已經十不存一,新模式、新路徑讓他在變革中找到新的著力點。
但是,經營私域、圈層的也未必就全是增長的。“(我們的)私域(方面)下降了50%左右,批發業務沒有下降,相對比較穩定。”華東某酒商反饋了他在私域方面的情況。
可見,新模式、新路徑也存在問題,經營并非一蹴而就。
趨勢二:名酒分化
“春節期間,(我們)繼續保持增長,大致增長45%。”西安的趙總春節期間狀態不錯,手握汾酒等名酒資源的他,正在享受清香品類擴張所帶來的紅利。
五糧液安徽市場的代理商王總今年春節的生意也不錯,第八代五糧液的價格一天一個價,他公司的連鎖品牌多個門店出現了斷貨情況。“五糧液的需求依舊很大,廠家(控貨)的政策下達后,大家的信心都很足,終端老板之間的調貨都頻繁起來了。”
劍南春的水晶劍在今年春節也是“硬通貨”。浙江、江蘇、天津、河南、福建等地的多名酒商都向《酒眼觀酒》團隊反饋,水晶劍自元旦開始便加速動銷了,臨近春節時出現了量價齊升的狀態。終端成交價格的提升雖然不多,但勢頭的確不錯,白酒市場“硬通貨”之名不虛。
但是,部分區域名酒卻出現了滯銷情況,動銷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幅度較大,甚至部分成熟名酒的根據地市場也出現了下滑的情況,且下滑幅度不小,在15%左右。
“在我們省會市場,這個品牌已經保持了十幾年的增長,今年部分成熟產品已經出現了下滑。雖然下滑幅度不大,但勢頭卻是不對了,變化來得太快了。”有當地資深酒業人士透露。
趨勢三:次高端“塌陷”
“(春節銷售)下降50%左右,次高端產品沒啥動銷,動銷產品主要集中在百元價格帶。”華東酒商方總談到他們公司今年春節的銷售情況。
次高端可能是今年春節問題最多的一個價格帶。與方總同一城市的李總也向《酒眼觀酒》反饋:“(今年春節銷售)一般般,較之前呈現出‘兩低一大一平’的趨勢,即銷量降低、利潤降低、庫存大、運營費用基本持平。”
李總告訴《酒眼觀酒》,他們公司今年春節的銷量相比去年下滑了一半左右,單瓶價格在300元-1000元的產品下滑得最多。究其原因,他認為是消費者收入普遍降低所致。
四川酒商董總也透露,今年春節期間銷售情況比較差,量和價都不太好,他所在的地級市,髙、中、低價位的酒類都在減少,次高端價位的下滑得較為突出。
數據分析顯示,117名接受調研的酒商中,有28名酒商都反饋了次高端銷量下滑的問題,占整個調研參與者的24%,次高端的問題不容忽視。
“次高端其實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價格帶,這個價格帶上的產品,品牌力不如高端的‘一茅五’,性價比不如百元價格帶的地產酒。在行業向上發展階段,他們可以享受發展紅利,但遇到調整期便會出現疲軟,這是價格帶的特性所決定的。”白酒價格專家孟躍在分析次高端問題時指出。
趨勢四:中低端“旺銷”
與次高端集體低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百元價格帶產品在春節期間出現“井噴”現象,消費降級不是危言聳聽,它真的來了!
Q:付總,新年好,今年春節的動銷情況怎么樣啊?
A:今年春節動銷整體一般,沒達到預期。
Q:哪些價位的產品賣得好一些?
A:低端價位的。
另有酒商安徽酒商安總反饋,他們公司今年春節整體增長28%左右,240元—360元一箱的產品最為暢銷。
有資深酒類營銷人士向《酒眼觀酒》表示,他們當地售價在200元—300元/箱的,有節日禮品屬性的產品,今年春節出現了較大幅度增長,其余的產品表現一般,200元以上位段的成熟熱銷產品甚至出現了下滑。
統計數據顯示,接近30%的酒商反饋200元以下價位的產品動銷同比增長,保住了今年春節銷售的基本盤。此外,多名酒企的營銷高管也向《酒眼觀酒》反饋,百元及百元以下價格帶的產品在動銷上表現不錯,消費降級的特征在今年春節顯得比較明顯。
趨勢五:老酒遭遇“滑鐵盧”
“(今年春節)老酒銷量也在下滑,大部分商家應該下滑30%打底,差勁的可能下滑50%以上。毛利率就不用說啦,肯定是降低20%起步。”資深老酒玩家費總向《酒眼觀酒》透露了今年春節期間老酒的銷售和利潤情況。
《酒眼觀酒》團隊從成都、西安、鄭州、合肥等地的多個老酒商家處核實了老酒市場的情況,今年春節老酒的確下滑了不少。由于價格偏高、利潤滑坡、假酒危害等多重因素,銷量下滑是真實存在的。
老酒收藏第一人、曾品堂創始人曾宇也指出,老酒市場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那批貴的老酒現在確實在降溫。但是,價格比較便宜的一些名老酒它的價值卻在逐步體現,老酒的調整期確實是存在的。
邊回收,邊跌價。動銷周轉率大不如從前,導致惡性循環,很多(老酒的)貨都不敢去接了。”另有老酒玩家向《酒眼觀酒》表示。
華東大商王總透露,老酒市場開始下滑實際上是始于2022年,彼時熱度便已經開始下降。雖然整體容量還是在增長,但單瓶金額、利潤、鑒定費用等都在走下坡路,到2023、2024年銷售量也開始下滑,市場整體不容樂觀。
總體來看,“分化”一詞便是今年春節旺季的核心趨勢,渠道的分化尤為明顯。有人歡喜有人愁,正月初十之后動銷降速明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2025年上半年不容樂觀,大家要做好長期奮戰的心理準備。
(注:以上數據均為調研、采樣數據,意在反映當前行業基本情況,并不能完全覆蓋整個市場,請以企業或當地市場的實際情況為準。)
聲明:
《酒眼觀酒》所有原創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酒眼觀酒》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