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貴為一代明君,為何不愿意放過立下汗馬功勞的周亞夫?
先說結論,周亞夫的結局,其實是“君臣權力制衡”的開始。
這個曾率領軍隊平定七國之亂的人最終落得個被迫自盡的下場,也是漢景帝給群臣的一場戲。
周亞夫的“低情商”是他混跡官場的大忌。
將門虎子
周亞夫是太尉周勃之子,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勺”。
周勃不僅是漢高祖身邊的得力大將,更是扶持漢文帝即位的元勛重臣。
也正因為周勃的功勛卓著,漢文帝一直對他敬重有加,他的三個兒子長子周勝之、次子周亞夫、三子周堅也受到了漢文帝的禮遇。
周勝之本是合法繼承人,奈何自己不爭氣,觸犯王法,被削職為民。
從這里我們也能看出周家人確實有些“藐視王法”。
周勝之倒臺后,漢文帝為避免“鳥盡弓藏”的話柄,另立周亞夫為“條侯”。
周亞夫因禍得福,正式踏入了歷史的舞臺。
周亞夫才華橫溢,帶兵才能更是一絕,只可惜為人太過高傲,讓他在官場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1.漢文帝“寵愛”周亞夫
早在周勝之時期,周亞夫就被漢文帝安排到“重郡”河內郡當了郡守。
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國各數百千歲。
當時河內郡有個著名女相師許負就曾相面周亞夫,說周亞夫有“富貴丞相面相”,但“九年后會功削”。
只可惜,周亞夫并沒有太重視這些話。
2.細柳營
漢文帝最后一年,為應對匈奴侵擾,漢文帝派遣周亞夫、劉禮、徐厲北上細柳、霸上、棘門。
細柳駐軍后,為犒勞將士,漢文帝親自來到細柳勞軍,卻吃了閉門羹。
好在漢文帝為人寬厚,不僅沒有責罰周亞夫,反而對其大為贊賞。
在另外兩個營中,漢文帝不僅暢通無阻,而且坐著車架就完成了閱兵。
棘門的將領徐厲當年曾追隨過劉邦,資歷遠比周亞夫老的多,經驗更是豐富,卻從沒有講究這些軍令。
從這里我們也能看出周亞夫的“高傲”。
好在漢文帝并不計較,反而在駕崩前頂住漢景帝,讓漢景帝一定要繼續重用周亞夫。
3.漢景帝時期
漢景帝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皇帝”,遠不如他的父親有城府。
因此他一即位就要求削藩,不顧自己皇權尚未穩固。
而“諸侯王之亂”問題早就由來已久,漢高祖、漢文帝都對這個問題很是頭疼。
漢景帝也自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他急于求成,反而導致了“七國之亂”。
在這危難時刻,是周亞夫挺身而出,率軍出征。
還好周亞夫給力,漢景帝最終免于成為階下囚的結局。
但功臣也會讓人頭疼。
哪怕在平叛過程中,周亞夫也沒少得罪人。
漢景帝的弟弟梁王劉武,為平叛立下了汗馬功勞,在遭到諸侯圍困時曾求助于周亞夫,卻吃了閉門羹。
無奈之下梁王劉武只好向漢景帝發出求救并得到漢景帝的命令,但周亞夫仍然拒絕執行。
等到后來周亞夫包圍敵方糧草,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讓梁王劉武當“魚餌”。
這一招實在是高明,也一舉擊潰了叛軍,但也讓漢景帝和劉武從此開始記恨上了周亞夫。
畢竟就算能力再怎么突出,無法掌控的人終究是個定時炸彈。
4.漢景帝的決斷
由于剛剛平叛結束,漢景帝自然不好直接處罰周亞夫,更何況他還覺得周亞夫是個“可造之材”。
可周亞夫的“高傲”使得這場“談判”最終成了笑話。
兩年后,丞相陶青年老致世,周亞夫順理成章成為了丞相達到了和父親周勃一樣的地位。
在這之后,這對君臣再次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縫隙”。
王氏成為皇后后,竇太后就建議漢景帝冊封王氏的哥哥為侯,一方面提升王氏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是彌補自己當年兄弟未封侯的遺憾。
沒想到此舉遭到了周亞夫的激烈反對,并以漢高祖“非有功者不侯”的祖訓為理由把漢景帝說得體無完膚。
周亞夫又因此得罪了竇太后、王氏。
即便如此,漢景帝仍然不愿放棄他。
一年后,匈奴幾個部落歸順,漢景帝大喜,希望通過封他們為侯的方式安撫他們。
周亞夫再一次跳出來反對,只不過這一次漢景帝選擇爭鋒相對,沒有聽從周亞夫的建議。
周亞夫一怒之下辭官回家,漢景帝也沒有阻攔,希望周亞夫冷靜下來,能服個軟。
三個月后,漢景帝覺得事情告一段落了,于是邀請周亞夫入宮吃飯,但仍然想要挫一挫周亞夫的銳氣。
在吃飯的時候,漢景帝故意示意左右不給周亞夫筷子,周亞夫“高傲”大半輩子,自然不愿意受這等屈辱,于是憤而離席。
也正是他的這種做法,讓漢景帝對他徹底失望。
周亞夫的一生也來到了盡頭。
5.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作為軍人的周亞夫由于年紀大了,也開始給自己購買“陪葬品”,其中一部分是“鎧甲”。
正是因為這個決定,周亞夫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甚至被冠以“謀反”的罪名。
即便周亞夫之子再三解釋這是“陪葬品”,但審理案件的官員不僅不予理會,還說出了“就算地上不反,也可能地下謀反”的話語。
混跡官場沉浮二十余年的周亞夫自知窮途末路,為了保留最后的尊嚴,他最終選擇絕食自盡。
而在此過程中,漢景帝冷眼旁觀,拒絕伸出援助之手。
結論
周亞夫作為一代天資卓越的武將,有著天縱之才,卻也有致命的弱點。
也正是因為他的弱點,最終讓他成為了眾矢之的。
在封建時代,混跡官場,能力很重要,但學會做人有些時候更重要。
周亞夫不顧皇家顏面,屢次當面詰責漢景帝,本就犯了人臣的忌諱。
最后更是不知進退,“高傲”做人,導致悲慘結局,當真令人唏噓不已。
歡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寶貴的意見,廢青工作室與您下期不見不散,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搜集,侵刪。
文:小昭 審核:夢愚編輯
文獻參考:《二十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戰國策》《左傳》《春秋》《呂氏春秋》等。
本文為一點兒歷史事作者手打,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