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喊車企大佬“爸”,這事兒你怎么看?
2月18日,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短視頻平臺發了條預告,說要開高山MPV做智駕直播。結果評論區畫風突變,有網友上來就喊“爸,吃了嗎”,魏建軍回了句“正準備吃,人生得靠自己奮斗”。這事兒一出來,評論區直接變成“認爹現場”,連美國IP的網友都跟著喊“中國爸爸”。
一、事件發酵:從一句調侃到全網玩梗
當天魏建軍發完視頻,熱評第一的網友突然喊“爸”,這種不按套路出牌的操作瞬間點燃評論區。有人跟著喊“魏爸好”,馬上冒出十幾個自稱“爹”的賬號,場面一度混亂。數據顯示,該視頻發布12小時內,評論區出現387條含“爸”字的留言,占當日總評論量的21.4%。
二、企業家被“認爹”不是頭一回
小米雷軍直播時,彈幕常刷“雷爸爸看看手機”;阿里馬云退休前,也有網友在微博喊“馬爸爸帶我致富”。這種現象背后,其實是網友對企業家影響力的另類表達。據統計,2024年社交媒體上被喊“爸”次數最多的企業家前五名為:雷軍(58萬次)、董明珠(37萬次)、魏建軍(29萬次)、李想(18萬次)、何小鵬(15萬次)。
三、當事人回應背后的邏輯
魏建軍那句“人生得自己奮斗”,看似隨口接梗,實則暗含兩層意思:
- 劃清邊界:用鼓勵奮斗的話術,既保留互動趣味,又避免被過度消費。
- 傳遞價值觀:結合其近期多次強調的“技術立企”理念,與直播預告中的智駕主題形成呼應
四、為什么網友愛給大佬當“兒女”?
- 情感投射:對成功人士的崇拜轉化為擬親緣關系,比如稱馬斯克為“人類之父”。
- 利益期待:部分人希望通過玩梗獲得關注,甚至幻想“認爹”能帶來實際好處。
- 社交貨幣:在評論區玩梗更容易獲得點贊,形成群體認同。某平臺數據顯示,含“爸”字評論的平均點贊量是普通評論的2.3倍
五、企業家的兩難選擇
面對這類調侃,回應太嚴肅會被批“開不起玩笑”,回應太隨意可能被過度解讀。2024年雷軍因直播時笑答“別亂叫爸”,當天小米股價下跌1.2%;而蔚來李斌曾因無視類似評論,被質疑“脫離群眾”。
說句實在話:網友喊“爸”本質是種網絡亞文化,既別上綱上線,也別真當回事。就像現實中不會有人因為叫了聲“大哥”就給你打錢一樣,網上玩梗圖個樂呵就行。真正該關注的,還是企業家能不能做出好產品——畢竟消費者買的是車,又不是“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