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的駕駛技術意外的優秀,不容小覷,如果漠視中國空軍戰斗飛行隊的戰斗力,與之作戰,可能是相當危險的。
沈崇誨出生于1911年,祖籍南京。他的家族是那個年代的名門望族,祖父沈味蘭是晚清重臣張之洞的幕僚,父親沈家彝,曾擔任民國政府司法院大法官,母親也是名門之秀,而他本人也是品學兼優,德智體美育全面發展,17歲就考入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即使放到今天,也是一個妥妥的“高富帥”。
沈崇誨
如果沒有意外,他的人生本該會是這樣的一番景象:順利畢業,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娶一個漂亮的妻子,像他的父母一樣,過著優渥的生活。但,一切都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改變了。
1928年5月,北伐軍攻入山東,連敗直魯聯軍張宗昌、褚玉璞。駐軍在山東青島等地的日軍以保護僑民為由,出兵血洗濟南,殘殺中國公民4000余人,并以割鼻、削耳、挖眼的殘忍方式,野蠻的殺害了南京派往濟南的外交特派員蔡公時。日軍的殘暴不僅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怒,也在沈崇誨心中埋下了仇恨侵略者的種子。
蔡公時
1932年,沈崇誨從清華大學畢業,在教育廳的分配下,他到了綏遠(今屬內蒙古中部)去工作。但隨著日本一步步逼近華北,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際,沈崇誨突然意識到,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國家亡了,建設西北又有什么意義?
正好,剛剛在杭州建立的中央航空學校在北平招收學員,于是,沈崇誨決心放棄在綏遠優渥的工作,投筆從戎,當一名空軍飛行員,保衛祖國。1932年12月,沈崇誨冒著大雪趕到杭州,報考中央航空學校。在沈崇誨的影響和帶動下,羅英德、劉廣利等22位清華大學生也先后報考了中央航校。
無論是什么時候,空軍兵都是所有兵種中最危險的兵類,只要戰爭不結束,空軍就時刻都要面臨著戰死沙場的危險。但是,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父親,對他這種義無反顧的選擇表示了理解與支持,讓他能心無旁騖地走上戰場。
1933年2月,沈崇誨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考試,被分配到飛行科,成為中央航空學校(杭州筧橋航校)第三期學員。
航校的培訓十分嚴苛,需要先后經過四個階段的課程:最初的入伍教育,教授基本飛行本科初、中級教育,教授驅逐、攻擊、偵察、轟炸飛行的本科高級教育。沈崇誨有一定的銀根基礎,接受能力也很強,在第一學期就掌握了飛行技術,放了單飛,令教官們贊不已。
1934年12月, 沈崇誨以第一名的成績從中央航校畢業,并留任航校飛行教官,不久,就被調到空軍第二大隊第九中隊任中尉分隊長。 到飛行大隊后, 沈崇誨更加注意鉆研空軍作戰技術, 特別是轟炸機的戰術應用。
這與當時中國空軍缺乏飛機有很大的關系。在戰爭爆發的初期,整個中國可用的飛機不到300架,被打下一架就少一架,而日本有3500架,并且每天還可以源源不斷地生產。當時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斗機是霍克三,最高時速每小時360公里,而日本的九六式戰斗機速度每小時要比它快60公里。速度跟不上,只能通過纏斗這樣的方式為自己爭取機會。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件爆發,日軍大舉攻進華北,這場在中日之間醞釀許久的大戰,終于來臨了。沈崇誨意識到,自己架著飛機保家衛國的時刻終于來臨了。
很快,8月14日,中日兩國的空中對決,在杭州的上空拉開了序幕。
這一天,日本海軍航空兵作戰機群,從臺灣新竹機場起飛,空襲杭州、廣德,想要摧毀這兩地的中國空軍機場。就在一天前,沈崇誨所在的空軍二大隊,在“八一三淞滬大戰”開始時,就已奉命進駐廣德機場,保護上海與南京。
當中日空戰在杭州上空打響的時候,沈崇誨奉命從廣德機場出發,飛到上海上空,轟炸日軍停泊在黃浦江吳淞口的第三艦隊。激戰中,他發現了日軍剛剛運來的軍火,他果斷地按下按鈕,瘋狂掃射,成功地引爆了碼頭上的軍火,使日軍傷亡慘重。炮火、煙霧直沖云霄,極大地鼓舞了地面上那些正與日軍進行殊死搏斗的地面部隊。
當時沈崇誨的戰機是諾斯羅普戰斗轟炸機,這種飛機是德國在20世紀30年代設計生產的,可以憑借機關炮掃射敵機,還可以懸掛5顆重達500磅的炸彈,與同類型的日本飛機相比,無論是速度還是性能上都有一定的優勢。
19日凌晨,沈崇誨再次奉命轟炸敵艦,9架諾思羅普戰斗轟炸機從南京大校機場起飛,穿云破霧,飛到了上海黃浦江外白龍港。這一天,白龍港洋面上,日軍第三艦隊的10多艘戰艦一字排開,一百多門大口徑重炮,對著陸地上的中國守軍陣地拼命轟擊。
當沈崇誨所在的9架轟炸機被發現時,日艦司令長谷川清立即停止對陸上目標的炮擊,轉而將大炮口轉向了中國空軍,在日艦高射炮激烈地還擊下,沈崇誨所駕的“904”號飛機不幸被擊中,機尾不斷冒出濃煙,速度也慢了下來,漸漸脫離了戰斗隊形。
在多次嘗試重新發動馬達失敗后,沈崇誨命令副駕駛兼投彈手:陳錫純跳傘逃生,而他自己卻在心里迅速計算著:一艘大型軍艦造價在1500萬到2000萬美元之間,需要數年時間才能造好,包括水手在內,艦上至少有500到600名官兵。而自己駕駛的諾普洛斯轟炸機,造價最多也只有35萬美元,既然已經無法順利返航,倒不如......
或許是明白了沈崇誨的想法,陳錫純棄機逃生,兩個年輕人在簡單交換了意見后,做出了一個勇敢的決定:駕機撞沉敵人軍艦。
當時,日軍的“出云號”正指揮航隊與中國空軍進行激烈的戰斗,于是,他們選擇好角度,帶著沒有投放的炸彈,從2000米的高空,對著日軍“出云號”驅逐艦俯沖下去。他們的戰斗轟炸機爆炸了,掛在轟炸機上的2500磅炸彈也爆炸了,剎那間,火光四起,煙火沖天,伴隨著呼天喊地的嚎叫聲,爆炸聲,“出云號”沉沒了。
后來有戰友回憶當時的情景,是這樣描述的:
“在我們下方二千呎,有一只孤獨的飛機在慢慢逡巡著。
我們立刻降低。希望它就是我們的904號機,希望招呼它歸隊……
白龍港附近有大批敵艦出現??匆娢覀冃蹅サ年嚾荩@慌失措,向上海方向蠕動逃去,
機會太好,可惜我們的炸彈已投光了……
那架在我們下方、敵艇上方的孤獨的飛機,(現在已認明是沈崇誨的904號了)
忽然對準一艘最大的敵艦,開足油門直沖下去……”
在沖向敵艦時,沈崇誨與陳錫純高喊著空軍誓言:“我的身體、飛機,當與敵人的飛機、兵艦、陣地同歸于盡!”
面對沈崇誨與陳錫純的壯烈之舉,即便是作為侵略者的日本也不得不承認:
淞滬會戰中,支那空軍飛行員以少敵眾,抵抗強大的帝國軍隊,八一九白龍港海空之戰中,竟有支那飛行員駕機撞沉皇軍主力驅逐艦一艘,其勇猛精神頗令吾人意外......
沈崇誨犧牲了,年僅26歲。陳錫純,22歲。為表彰二人英勇的愛國精神,兩人被追記大功,追晉軍銜一級,只是他們再也看不到。
長空壯士血,萬古軍人魂。
戰亂年代,有太多像沈崇誨這樣的人,放棄了原本安逸富足的生活,在國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際,挺身而出,他們不顧個人安危,只為守護民族尊嚴,為了這樣一個愿望,他們前赴后繼,以一腔熱血,以身許國,縫補破碎的華夏蒼穹。他們翱翔在天與地之間,走進生命的幽谷,開創國家的出路!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負重前行,謹以此文致敬沈崇誨烈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