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黃河生態現狀,提高社會對黃河保護的關注度,為守護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貢獻青春力量,1月20日,計算機學院實踐團隊在聊城市東阿縣開展“沿著黃河遇見海”社會實踐調研活動。
圖為團隊調研現場。張婷供圖
在調研活動中,實踐團隊沿著黃河流域起始點,綜合運用實地考察、問卷調查、訪談等多種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黃河生態保護情況。在實地考察環節,團隊成員們沿著黃河堤壩,仔細觀察河道水質、周邊植被覆蓋以及河岸侵蝕狀況。為了更廣泛地收集公眾對黃河保護的看法,調研團隊還與當地居民、水利部門工作人員、環保志愿者進行了深入訪談。在與一位長期居住在黃河邊的老人交談中,成員們真切感受到黃河生態變化對沿岸居民生活的深刻影響。在文化傳承與創新方面,團隊成員更是發揮了計算機專業的優勢,拍攝了大量黃河沿岸的自然風光、歷史遺跡、民俗活動等照片和視頻,運用圖像處理和視頻編輯軟件進行加工制作,打造了一系列精美的數字文化產品,如電子相冊、短視頻等。這些作品生動地展現了黃河獨特的魅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黃河,推動了黃河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活動結束后,團隊成員紛紛表示,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保護黃河、傳承黃河文化是每一個青年學子的責任與使命。他們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繼續關注黃河流域的發展,不斷探索計算機技術在黃河保護與發展中的應用,為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地方發展和文化傳承貢獻更多的青春力量,讓黃河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此次黃河保護社會實踐調研活動的成功開展,不僅讓大學生們親身體會到黃河生態保護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也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了一份寶貴的青年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