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項由中國醫生自主研發的“頸深淋巴管-靜脈吻合術”,在阿爾茨海默病治療領域引發了廣泛關注。為飽受阿爾茨海默病困擾的患者及家庭帶來了新曙光。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外科始終走在創新與突破的前沿,致力于為各類患者帶來新希望。神經外科關靖宇主任一直在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療尋找新的突破點,聽聽他怎么說。
手術原理揭秘
小編:關主任,聽說咱們科室將開展“頸深淋巴管-靜脈吻合術”來治療阿爾茨海默病,這個手術的大概原理是什么呢?
關靖宇: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腦中會堆積一些有害的蛋白,如β-淀粉樣蛋白和τ蛋白,這些蛋白的沉積是導致疾病進展的關鍵因素。而我們人體其實有一套淋巴系統來清理這些廢物,但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淋巴系統往往存在功能障礙。“頸深淋巴管-靜脈吻合術”,就是通過超顯微外科技術,將頸部深處的淋巴管與靜脈精準吻合,重建淋巴引流路徑。這樣一來,大腦里的廢物就能更順暢地被清理出去,減輕大腦毒性反應,從而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
手術效果與安全性評估
小編:那這個手術效果怎么樣呢?真的能改善病情嗎?
關靖宇:從國內目前的研究和臨床實踐來看,“頸深淋巴管-靜脈吻合術”確實展現出了積極的治療效果。部分接受手術的患者在術后出現了認知功能的顯著改善,比如記憶力衰退的速度變慢了,生活自理能力也有所提高。當然,每個患者的情況不同,手術效果也會存在差異。但總體來說,這項手術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至于手術的安全性,任何手術都有一定風險。但“頸深淋巴管-靜脈吻合術”主要操作部位位于頸部表淺區域,不需要開顱進入顱腔,因此相較于神經外科的其他手術,風險相對要低。
小編:那手術會不會有什么風險呢?
關靖宇:手術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但我們可以通過嚴格的術前評估、精準的手術操作以及術后的精心護理,將風險降到最低。常見的手術風險包括感染、出血、淋巴管或靜脈血栓形成等,但這些風險在經驗豐富的手術團隊和先進的醫療設備保障下,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適用人群與術前評估
小編:那么,哪些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適合接受這個手術呢?
關靖宇:一般來說,處于疾病早期或中期階段的患者,大腦的病理改變相對還沒有那么嚴重,認知功能雖有下降但仍保留一定的日常生活能力。這類患者接受“頸深淋巴管-靜脈吻合術”,有可能通過改善大腦淋巴引流和清除β-淀粉樣蛋白等病理物質,延緩疾病進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認知功能。
當然,手術前我們需要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包括病史、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以及神經心理學評估等。只有符合手術條件的患者,我們才會安排手術。
關靖宇主任(右一)團隊為患者手術
南醫大二附院神經外科匯聚了一批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專家團隊。科室配備了先進的顯微醫療設備,如高清顯微鏡、神經內鏡、顯微吻合器械等,為手術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我們相信,通過不斷努力和探索,頸深淋巴管-靜脈吻合術將為更多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帶來健康和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