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稀土高新區民馨路街道民馨家園社區里,一片祥和。自2023年入選包頭市首批“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以來,社區以黨建為引領,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給居民帶來滿滿的幸福感。
完善設施
筑牢幸福根基
針對居民生活的痛點、難點,通過“硬件+服務”雙管齊下,夯實便民生活圈基礎。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新增300多個停車位、15處充電車棚,為殘疾人群體加裝樓道扶手和坡道,讓居住環境更適老化、適幼化。同時,整合文化陣地資源,打造“室內+室外”一站式服務空間,建成8個功能室,配備3000多件健身器材,居民步行15分鐘就能滿足文化娛樂、體育休閑等需求。推出“政務服務智慧門牌”,居民掃碼可查辦事流程、預約遠程幫辦,服務600余人次,解決了“辦事難、跑腿多”的問題。
全齡服務
共繪溫情畫卷
聚焦“一老一幼一新”群體,構建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依托網格化管理定期走訪獨居老人,提供代購、義剪服務;老年活動中心開設書畫、舞蹈課程,每年組織超20場文體活動,惠及1500余人次。連續5年開展“童馨逐夢”暑期托管項目,采用“作業輔導+特色課程+社會實踐”模式,累計服務800余名兒童,備受家長好評。打造自治區首個24小時“紅馨驛站”,提供10項服務,日均接待超50人次,成為新就業群體的“暖心港灣”。
紅色賦能
激發共治活力
以黨建為核心,構建“1+3+N”治理體系。建立“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三級架構,200余名黨員擔任“紅色管家”參與社區事務。通過“板凳議事會”“紅馨議事亭”等平臺,收集并解決47件民生問題,實現居民自治。物業、社會組織、志愿者組建“愛馨服務隊”,開展120余場志愿服務,惠及居民1.2萬人次。
來源:稀土高新區 文:李寶樂 編輯:周建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