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俄亥俄州最大公立高校——辛辛那提大學成為該州首個執行“新廁所法”的大學。根據這一法律,學校內的宿舍和部分建筑已更換廁所標識,明確規定只有“生理男性”“生理女性”才可以使用相應的廁所。此舉源自俄亥俄州共和黨州長邁克·德溫于2023年11月簽署的一項法案,該法案要求所有公立及私立K-12學校大學的廁所使用必須基于生理性別**,而非性別認同。這項法案于2024年3月19日正式生效,標志著該州在性別認同問題上的立場發生了轉變。
辛辛那提大學校方發言人M.B. 賴利在回應這一變動時表示,作為公立機構,學校有義務遵守州法律。不過,他也強調,學校仍然致力于建設包容性校園環境,并指出所有標識上將附上二維碼,引導學生前往校園內的單人衛生間。這一措施表面上為跨性別學生提供了某種方便,但并未能消除爭議。
俄亥俄州這一法律規定,所有公立學校和大學的廁所使用必須依據學生的生理性別,這意味著跨性別學生無法按照其性別認同選擇廁所,必須按其出生時登記的性別來使用廁所。這項法律的通過,反映了近年來美國部分州對跨性別群體權益的限制。盡管法律并未明確規定違反規定的具體處罰措施,但其影響深遠,特別是在教育環境中的實施。LGBTQ智庫“Movement Advancement Project”指出,除了俄亥俄州外,目前只有佛羅里達州和俄亥俄州將類似的法律擴展到私立高校,這顯示出這些州在性別認同問題上的強硬立場。
對于這一新法,支持者認為它是保障學生隱私與安全的合理措施。共和黨參議員杰里·奇里諾稱這一法律是“常識性措施”,認為在公共設施中確保生理性別廁所使用的匹配能夠避免隱私和安全方面的風險。
然而,跨性別學生和支持LGBTQ群體的人士卻表達了強烈的反對意見。21歲跨性別學生科沃·霍普金斯表示,新法迫使跨性別學生在使用廁所時不得不長途跋涉尋找合適的設施,這增加了他們的心理壓力日常困擾。霍普金斯認為,廁所標識傳遞了“我們不值得被接納”的信息。18歲新生諾亞·西奧利諾也因患有腸易激綜合征而被迫更換宿舍樓層,擔憂如果在緊急情況下無法快速找到適合的廁所,這將對他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影響。
與此同時,辛辛那提大學還因應聯邦政府對多元化、公平與包容(DEI)政策的削減要求,宣布將逐步從學校官網及宣傳材料中刪除DEI相關內容。校長內維爾·平托表示,作為依賴聯邦撥款的公立高校,學校必須遵守聯邦政府的指令,盡管他也指出,學校仍然致力于提供一個公平、包容的環境。然而,這一決定激起了校內師生的強烈反應。數百名師生于3月18日舉行集會抗議,批評校方這一舉措可能會傷害校園內的多元文化和包容性,并破壞多年努力營造的安全空間
隨著關于廁所標識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數千條評論與討論,跨性別群體和支持者的聲音似乎依然沒有得到足夠的回應。校園內的法律與身份認同的沖突,仍然是美國社會中一項持續的、復雜的議題。如何在法律框架內平衡生理性別性別認同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擺在美國社會面前的一大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