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圈叔要聊一個讓人“油光滿面”的話題——熬豬油!沒錯,就是那個炒菜、拌面都超香的豬油,讓人欲罷不能。但每次去市場買材料,你是不是也犯嘀咕:到底是肥肉好還是板油更勝一籌?
每到臨近過年,很多農村就開始準備殺年豬。但現在的確還殺年豬的農民家庭少了,但還是有個習慣保留了下來,那就是愛熬豬油。甚至有些家庭整個冬季都在使用豬油烹飪食物,可能這也是傳統年味兒的保留項目吧。
的確,拿一個冬季最常見的蔬菜,大白菜來舉例子。同樣是燒白菜,用豬油炒菜的,就散發出一種能讓唾液加速分泌的神奇氣味,如果普通食用油炒制的話,就沒有這種奇妙時刻了。
首先,咱們得明白,豬油這東西,不僅香得讓人流口水,營養也是杠杠的。但是,選料不對,熬出來的油可能就差點意思。那么,肥肉和板油,到底有啥不一樣呢?
肥肉熬豬油:香飄四溢,營養滿分!用肥肉熬出的豬油,那香味,簡直能繞梁三日!為啥這么香?因為肥肉里的油脂豐富,熬出來自然香氣撲鼻。而且,這油里頭的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簡直就是營養界的“黃金搭檔”。飽和脂肪酸幫你吸收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則幫你調節血脂,健康又美味。
更重要的是,肥肉熬的豬油,那口感,細膩得跟絲綢似的。炒菜、炸魚,隨便一放,整個菜品的口感都升華了。吃貨們,是不是已經聞到香味了?
板油熬豬油:純凈健康,性價比之王!不過,別急著下結論,板油也有它的獨到之處。
首先,板油熬出來的豬油,那叫一個純凈!雜質少,顏色透亮,看著就賞心悅目。這種油,最適合用來做那些對油脂純凈度要求高的菜品,比如清蒸魚、白切雞,保證讓你吃出“高級感”。
而且,板油熬的豬油,健康指數也是杠杠的。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高。對于咱們這些精打細算的吃貨來說,簡直是福音!
說了這么多,熬豬油也是個技術活。
選料要新鮮:不管是肥肉還是板油,新鮮是關鍵。不新鮮的材料,熬出來的油味道和品質都會大打折扣。
切塊要均勻:把材料清洗干凈,切成小塊。這樣熬油的時候,油脂能更好地滲透出來,時間也更均勻。
火候要適中:剛開始用大火燒干水分,然后轉小火慢慢熬。記住,火候太大容易燒焦,火候太小又熬不出油。
加水小竅門:熬的時候加點清水,既能防止燒焦,又能讓油更清澈。不過,水別加太多,不然油就不濃了。
過濾儲存:熬好的油要過濾掉殘渣,然后倒入干凈的容器里,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自然冷卻凝固。儲存的時候記得密封好,別讓空氣進去,也別讓溫度太高或太低。
好啦,說了這么多,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動手試試了?趕緊去買點肥肉或板油,按照上面的方法熬一鍋香噴噴的豬油吧!保證你吃完之后,連鄰居家的貓都要來蹭飯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