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寫過一篇文章以批判那些熱衷“創新”的領導,他們并不是真的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只是為了標榜自己具有先見之明的偽創新,是打著創新旗號的旗號給自己的升遷之路添磚加瓦罷了,其結果財政付出了錢、干部們付出了辛勞卻留下一地雞毛或爛攤子。
現今,隨著DeepSeek的橫空出世,各地黨政機關都在趕時髦追潮流,自上而下從左到右都在上馬“DeepSeek+XX”,字里行間言辭之間都在談“AI賦能”。
仿佛不跟上就是站位不高,就要被淘汰落后,就出不了政績。真可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生機勃勃萬物競發的景象猶在眼前。
而DeepSeek等工具呢,就像是卷餅一樣,能卷一切;又仿佛萬能的神丹妙藥,包治政務的一切疑難雜癥。不論什么工作,它都能摻和一腳;不管什么事務,它都能發揮強大的作用;不問什么業務,它都能深度融入。
事實果真如此嗎?
有句話叫,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一切狂熱的背后都必然埋著看不見的大雷,能把人炸得粉身碎骨。馬克思也告訴我們,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但要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而歷屆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們都在強調“實事求是”的重大意義。
再者,一切事物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就像是科技賦能的口號不是今天才有的,AI助力的提法也不是當下新創的。
所以,那些不顧工作實際的盲目上馬,不管基層受得了受不了的“一刀切”,妄圖一蹴而就的任務攤派,等等,不止反映了官僚主義,也必將制造出具有形式主義色彩的政績工程。
是的,宣傳是好看了,但不過是為了好看而好看,無非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要知道,那些近水樓臺的高科技公司還在鉆研DeepSeek等AI大模型,尚不能很好地掌握其運用,怎么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一提要求,下面的“門外漢”干部們就能熟練掌握運用了?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指望短期內產生作用產生效益,那更是天方夜譚。頂多是了解個皮毛,知道有這么個工具,然后簡單應用一下。畢竟,AI是具體的,但現實是抽象的。
當下情況看,對干部們而言,AI的應用頂多是有不會的工作問題可以問問以開拓思路,但結果僅能作為參考,因為它會為了自圓其說而瞎編亂造。
至于說處理工作事務,目前看不怎么樂觀,特別是基層工作,那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不同,當下還只能依靠干部的主觀能動性。
因為你干部被AI“賦能”了,但群眾沒被“賦能”啊,那五花八門的訴求和別具一格的要求你讓AI去給解決辦法,大概率是分分鐘宕機——“服務器繁忙,請稍后再試”。而且,群眾等著急了,說不定都能把你機器給砸了,還舉報你一個不尊重群眾或者上班玩電腦玩手機。
有的說可以用來寫材料,但真要拿出作為寫材料的工具,恐怕就像是不到實地只在辦公室的“紙上雕花”,看著好看但沒有實例支撐,這樣領導也不喜歡。
深入地看,不是在短期,而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還不能替代“筆桿子”,因為領導和上級的要求有時候是抽象的而不是具體的。將抽象的要求給具象化,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務,可以說比高科技還要高科技。
又何況,高科技那是要花錢的,而且不是小錢;高科技也是需要人參與進去的,而且占用的時間精力不少。而各地各級的經濟發展水平、科技應用基礎和人力資源狀況皆不同。
在這個意義上,那些為了宣傳的好看,為了給領導臉上貼金,從本就拮據的財政擠占資金,從本就緊張的人力安排人員,從本就盲目的工作中增加任務,到最后效用不明收益未知且很有可能竹籃打水的“AI賦能”,真該引起注意了。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擁抱高新科技沒毛病,但各地各級應當本著盡可能不給地方財政增加額外負擔、不給基層給干部增加額外壓力的原則,在結合自身現有條件和整合現有資源,去一步一步地融合或賦能。
尤其作為領導干部,眼光要長遠點,為官要負責任點,萬不能為了一己的頂戴花翎,以犧牲當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同志們的身心健康為代價,用官僚主義制造形式主義的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