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A咖啡價值評估表,自去四月公布后,歷經一些修正。
SCA針對新版的CVA,今年已展開杯測員培訓課程。
其中針對香氣的描述辨識(不論是干濕香或是風味與余韻),CVA對于“花香類”的認定,從目前培訓課程老師回傳的進度來看,似乎傾向于“從嚴認定”。
各位如若參與CVA杯測員培訓課程,你將會發現僅茉莉花有聞香范例。
那杯測師聞到花香,又確認它并不是茉莉花,到底要不要打勾?
是準備指鹿為馬,做違心論,睜眼說這是茉莉花?還是要怎樣?
這真的是一個好問題….
好,先不管到底日后杯測師要怎樣使用CVA判斷花香。
既然CVA唯一認可的是茉莉花,本文就與各位咖啡愛好者分享,是什么成就了咖啡中的茉莉香。
茉莉香是一種植物激素
自然界,花朵散發的各種芳香分子,都屬于植物次級代謝物。
植物是一座活的化學工廠,自身會合成多種次級代謝物(SM),它們不直接參與生長和繁殖的初級過程,但這些次級代謝物,往往具有重要生態功能。
次級代謝物,保護植物免受害蟲和病原體的侵害,并且能吸引傳粉者和傳播種子的動物。
而一種以茉莉香命名的“順式茉莉酮(CJ)”,就成為茉莉花標志性香氣的來源。
植物中,順式茉莉酮(CJ)是由α-亞麻油酸(LA)通過茉莉酸(JA)和異-12-氧代-植物二烯酸(iso -OPDA)作為關鍵中間體,通過兩條生物合成途徑合成。
順式茉莉酮(CJ)參與植物防御系統,例如,它會從受傷的葉子中釋放出來,吸引寄生蚜蟲,并充當害蟲驅避劑。
許多與咖啡香氣有關的植物,都能發現順式茉莉酮(CJ)的身影,例如茉莉花、橙花、水仙與佛手柑。
其實咖啡花香非常類似茉莉花,但咖啡花香中并沒有順式茉莉酮(CJ)的身影。
而杯測界最早使用的花香范例,其實是咖啡花,而非茉莉花。
不見茉莉花只聞咖啡花
上圖,老一點的咖啡人較熟悉,因為在SCAA與SCAE沒有合并前(在2017年),杯測界前輩們使用這張風味輪圖,已經快二十年了。
在這個風味輪中,只有兩種鮮花香:一個叫Coffee Flower咖啡花,另一個叫Tea Rose茶玫瑰。
當時杯測界使用的SCA感官課認證的LE NEZ DU CAFE 36味聞香瓶,編號11是茶香月季,編號12是咖啡花。
如果你拿12號聞香瓶來聞,很多人當下錯覺第一反應會說:啊,這是茉莉花啊….
是的,咖啡花香,擁有與茉莉花香非常高的神似度。
你站在咖啡園中,當咖啡滿樹白花盛開的時候,你會聞到非常芳香的氣味。
咖啡花散放的芳香,就是它的植物激素,是為了生存與自保用途。
花香并不是為了吸引人類駐足,花香的作用,是幫助植物應付各種生存挑戰。
所以你站在咖啡園樹下,聞到的每一絲花香氣味,你都會聞到“其他”花朵的身影。
組成咖啡花的芳香分子非常多元,從這些香氣的印象來看,它們是以茉莉花香氣為主調,帶有些許橙花柑橘味、玫瑰花甜味、橙花木系調、以及水仙花、百合與紫丁香中聞到的芳草清新感。
(請有機會去聞一下36味聞香瓶編號12:咖啡花的氣味,再去對比任何一個茉莉精油,就知我所言不假。)
其實我們的咖啡花香氣分子,包羅許多其他花香的類型啊!不僅僅只是茉莉,這些咖啡花香中具有的香氣分子,其實咖啡內都喝得到。
所以平常大家覺得喝到鈴蘭,玫瑰,百合,水仙,桂花,金銀花,橙花,茉莉,一點也不奇怪。
但是當然,組成咖啡花香的揮發性香氣分子,最高度重疊的是茉莉花香。
或許因為咖啡花香對許多人來說太陌生(只有咖啡種植區的人,天天聞),因此當2017年SCAE與SCAA合并為SCA時,新版的咖啡風味輪也面世了。
這時候,咖啡花從風味輪中被移走,改將茉莉花列入例示花香。
所以之后的SCA認證感官課使用的聞香瓶,就不再是”Coffee Flower咖啡花”,而變成”Jasmine茉莉”了。(然后舊版風味輪的茶香月季,也在新版改稱玫瑰)
SCA這樣修正的理由,可以看出是為了咖啡消費市場的感官語言,要能跟大多數的飲用人口溝通。
講咖啡花太陌生了,講茶香月季太冷門了,不若講茉莉花與玫瑰,更容易懂。
而去年SCA發布的CVA咖啡價值評估系統,又為了規范全世界的杯測者,容易取得”共識”,更是將新版風味輪中的玫瑰與黃春菊消音禁聲。
理由是,茉莉花教材比較唾手可得,去超市找一包茉莉香片茶來聞就可以了。
但是玫瑰花與黃春菊的聞香方案呢?
玫瑰品種太多了,恐怕難以標準化。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茉莉香片聞香樣本中,出現的茉莉花香特征好了。
CVA聞香樣本的茉莉花茶
既然之后各位上CVA杯測員訓練課,遇到茉莉花組,指定的聞香教材是”茉莉香片”。
CVA訓練的宗旨是,每一種列舉的香氣,都可以在“超市”找到對應的類似氣味。所以方便各國的訓練者“就地取材”。
所以針對茉莉花的香氣鍛煉,就指定了茉莉香片,你可以找各種品牌,香氣大同小異。
那,茉莉香片中主要的芳香分子有哪些?
2023年,我國四川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茶系一群研究者,共同提交一篇專論,分析茉莉香片中的主要揮發性化合物。
研究者分析了茉莉香片中出現的幾種香氣分子,其中濃度最高,且在植物次級代謝物中,最有代表意義的,是以下三種揮發性化合物。
#誘人的花香
在茉莉花中,有一種許多開花植物都常見的香氣分子。
它是一種植物次級代謝物,其作用是“吸引傳粉者”快來。
盡管阿拉比卡咖啡,已經衍生為“自花授粉”,對傳粉者的依賴度稍輕,但作為開花植物,本能還在。
因此這種在吸引傳粉者的香氣分子,存在幾乎所有的開花植物中,當然咖啡也不例外。
咖啡花也有這種氣味,一如茉莉花,熏衣草,橙花等等。
所以大家在茉莉花中聞到的基本芳香氣味,就是這種吸引傳粉者的分子。
#綠色果皮味
另一個茉莉花中常見的芳香氣味,是用來驅除蟲子啃咬的,這是一種昆蟲信息素,用于跟花朵果實周邊的蟲子溝通。
它也是很多水果果皮上散發的氣味,最常見的就是青蘋果皮。
所以這種芳香分子,會替茉莉花香氣,帶來一種綠色,木質調的,果皮氣味。
#甜甜熟果香
再來一種茉莉花中會出現的氣味,其作用是告知其它喜愛果實的生物,我熟了可以吃了。
這是因為植物為了生存,演化出的一種昆蟲食草動物信息素,當果實成熟,它們鼓勵被吃,因為這樣可以攜帶種子到遠方,有利于繁衍后代。
茉莉花中散發的這種果味分子,最多出現在葡萄中。當葡萄成熟時,果皮中的這種香氣分子含量就會增加。
小結:咖啡中的茉莉花香
好了,咖啡中的花香,真的是一模一樣的茉莉花香嗎?
肯-定-不-是。
因為組合成茉莉花香的幾個重要揮發性化合物,咖啡中不一定找得到。
我們只能說,咖啡中的茉莉花,氣味“神似” 真茉莉花。
但從本文分析,或許可以這樣說,構成茉莉花的香氣元素,包含了芳香的,草本的,甜美的。
在SCA 2017風味輪表中,提到的茉莉花香氣的幾個特征,包含了:
Intense, Pungent-就是指那個熏衣草花也有,有點辛辣木質調的花香“傳粉者快來”的花香分子;
Sweet-就只是葡萄成熟后出現一種“熟了快來吃”的甜味果香(其實每種花香,都可以找到不同的甜果味);
Underlying green-就指那個類似青蘋果的“蟲蟲不要來”的果皮味。
最后,茉莉花香片的研究者,沒提到的順式茉莉酮,也就是一開始我提到,構成茉莉花獨特氣味的茉莉花香呢?
我也不知道這氣味上哪了,可能制作成茉莉花干的時候揮發走了。
畢竟香片用的是干燥花,留不住特定鮮花有的香氣,也很正常。
那各位小伙伴,你覺得怎樣的咖啡花香,才構成茉莉香片中的茉莉花呢?
共識,共識,共識。一定要取得共識。
但共識有這樣好取得嗎?大家且走且看吧!
連茉莉花都這樣難了,更別提我們喝瑰夏或埃塞俄比亞花香咖啡時,會提到的橙花,玫瑰,野姜花……
以后不能隨便勾選“有花香”的喔,CVA新表格對花香的鑒別,真的有點不太友善耶!
作者:林寧
小紅書號
咖啡公社由美、加、中、德各國專家設立,我們在云南提供:
- P86+精品咖啡后制加工標準化品管教育
- P86+微批次精品咖啡干處理服務
- P86+云南咖啡小農直接貿易服務我們于上海設立咖啡館,提供咖啡沖煮教育與云南精品咖啡品鑒。
- P86+精品咖啡豆在2023年澳洲金豆杯咖啡烘焙大賽在獲得
版權信息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歡迎分享朋友圈
■ 文章來源:咖啡公社CoffeeCommune
■ 文章作者:林寧
■ 圖片來源:咖啡公社CoffeeCommune
■ 侵權聯系:weixin@coffeesalon.com
■ 合作聯系:微信cofesalo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