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老瓶裝新酒”的故事,大家已見怪不怪。
不少沉寂多年的老樓盤,突然冒出來重新開賣,用現(xiàn)房故事去“打動”買房人。
然而這些樓盤大多有硬傷,包括更復雜的項目背景、更短的土地年限、更差的產品狀態(tài)...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上次總爺聊過、有20年歷史的圣和靜安公館,去年10月推出新房源入市,慘遭市場“打臉”——
63套房子賣了快半年,還有30多套在售(來源網上房地產)
圣和靜安公館實景圖,來源網絡
不過更有趣的是,這瓶“老酒”并沒有認輸,拒絕躺平的他們,最近又有大動作——
召開盛大發(fā)布會,37套“壓軸”房源即將入市
眾所周知,這是一個已經交房很久的老項目,難道又有新產品要面世?
總爺深入了解后發(fā)現(xiàn),原來所謂的壓軸37套,大概率就是分散在那棟樓里、上次沒備案上市的房源。
今天總爺就借這個項目和大家聊聊,為什么老盤新賣總是這么難。
01
平均月銷個位數(shù),到底有多難?
首先我們盤點下銷售情況,看看究竟面臨怎樣困局。
去年10月15日,圣和靜安公館推出63套房源,總爺仔細數(shù)了數(shù)網上房地產的公示數(shù)據(jù)——
已登記27套、已簽3套,可售剩余33套,整體去化率不足50%
而白色標注的未入市房源,大概率就是即將推出的那37套,分散在同一棟樓里。
來源網上房地產,2025年3月6日截圖
算下來近半年去化30套,平均月銷個位數(shù),看來確實是非常難。
我們再來分析下原因,目前在售的3號樓,是圣和圣廣場這個大項目的三期地塊。
截圖自貝殼航拍
開發(fā)商圣和圣置業(yè)于2003年拿地,后來陸續(xù)推出住宅、商鋪和酒店式公寓。
根據(jù)網上房地產數(shù)據(jù),上一次開盤已經是2016年,也就是同為圣和圣廣場三期的另外幾棟樓幢,2018年交房。
來源網上房地產,2025年3月6日截圖
目前在售的3號樓,實際上是有多年房齡的“老房”。
過去幾年,這些房源一直由開發(fā)商自持做長租公寓(信息來源第一地產),這也意味著:
客戶買的新房,已經被人住過好幾年。
一方面,有些客戶對新房有“執(zhí)念”,大概率會直接忽視,這種盤天生就不受待見。
另一方面,租賃房源的折舊不容小覷,后續(xù)的質量維護,非常需要買房人重點關注。
不過房齡問題對于圣和靜安公館來說,可能還是最小缺點,客戶真正在意的,是價格與市場的脫軌。
02
多重硬傷壓身,價格脫離市場
第一是價格問題,這點決定了項目注定艱難。
去年圣和靜安公館推出“新房”,單價13.25萬/平,比同小區(qū)二手成交價還貴。
如果是新建的也就罷了,大家都是同房齡同品質,這個價格可以說完全是勸退。
來源貝殼成交數(shù)據(jù),2025年3月6日截圖
第二是外部環(huán)境,整體界面與豪宅社區(qū)有差距。
小區(qū)北側就是海寧路/北橫通道,車流經過時噪音是相當大,現(xiàn)場感受幾乎是沒有休止。
而小區(qū)旁邊就是著名的七浦路商圈,曾是上海知名的批發(fā)貿易市場,所以人流圈層也相對混雜。
整個板塊給人感覺是基本配套夠成熟,但距離豪宅社區(qū)差距的確很大。
第三是產品缺乏亮點,與新一代樓盤無法比。
小區(qū)本身是長條形地塊,園林綠化施展空間比較小,也并沒有規(guī)劃會所,而上海同價位新盤基本都會有。
小區(qū)內部環(huán)境,來源網絡
最不忍直視的是戶型,完全是落后于市場的設計,這種板塔結合的房子如今的確是不多見了。
除了100平的2+1戶型勉強能看,其余三個戶型在總爺看來完全脫離了真實需求,通透性和實用性都顯得不足。
第四是板塊價格體系,難以實現(xiàn)高溢價。
蘇河灣的板塊優(yōu)勢這點,也是圣和靜安公館在大部分營銷宣傳中,最為突出的一點。
總爺要強調,板塊概念是地域/地理概念,不是說沾上這個板塊的所有房子大家都是同一個價值。
蘇河灣在靜安合并閘北后的確迎來了高速發(fā)展,也出現(xiàn)了一些豪宅社區(qū),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
圣和靜安公館并不算真正豪宅,和其他產品是不同價格體系。
短期內,大部分北區(qū)內環(huán)新房都沒交付,價格可能還能穩(wěn)在13萬。
等到后面大量戶型更好,房齡更新、小環(huán)境更好的項目交付進入二手市場,項目承受的壓力還會更大。
03
營銷再猛,真不如踏實定價
盡管面臨種種難題和困境,我們可以欣喜地看到,操盤團隊還是非常努力的。
在總爺看來,他們并沒有選擇“躺平”,而是一直持續(xù)在市場發(fā)聲,維持著很高聲浪。
可惜的是,作為一個老盤新賣的項目,圣和靜安公館完全是按照新盤打法去操盤:
1、砸下巨額宣傳費用
對于新盤、尤其是期房來說 ,適當宣傳包裝是必須的。客戶看不到成品,需要借助媒體發(fā)聲。
而對于這樣的現(xiàn)房來說,幾斤幾兩現(xiàn)場一看便知,海量宣傳只會讓人感覺“過度包裝”。
圣和靜安公館高規(guī)格媒體活動現(xiàn)場
2、定價缺乏市場邏輯
定價“失真”不是總爺臆想,而是市場數(shù)據(jù)的真實反饋,客戶會用真金白銀投票。
當同一個小區(qū)都沒有價格優(yōu)勢,客戶自然會分流到議價空間更大、支付更靈活的二手房房東那里。
至于即將主推的140平大面積,近2000萬的總價,為什么不去選有會所、產品更新的“真新房”呢?
其實上海目前還有不少類似項目,圣和靜安公館的慘痛經驗,無疑是給市場好好上了一課——
切莫因為現(xiàn)房沾沾自喜,失去對市場的敬畏之心。
老盤新賣的真正對手,不是那些產品更猛的新盤,而是市場上的二手房東們。
與其在營銷層面新點子不斷,不如提前踏實做好定價工作,用誠意去打動客戶。
總爺也期待圣和靜安公館可以逆轉頹勢,為市場注入信心。
對于圣和靜安公館,大家怎么看?歡迎點贊、留言一起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