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車輛事故遇到的所有碰撞中,最讓人膽寒的莫過于“柱碰撞”。柱碰撞指的是車輛撞擊到如電線桿、樹木等垂直柱狀物體的情況。因為碰撞面積小,沖擊力集中,因為碰撞點集中導致侵入量較大,往往比正面或側面碰撞更危險。有統計顯示,在我國側面碰撞事故導致死亡的案例中,38%是因為乘員頭部撞到樹或桿等柱狀物體造成的。
但是,目前國內GB國標、C-NCAP、C-ISAI三大標準體系,對于柱碰撞卻關注不多,唯一的專業柱碰撞測試項目就是C-NCAP中,規定以32公里/時速,與車輛縱向夾角75度進行的側面柱碰撞。如下圖所示:
但是C-NCAP柱碰撞有一個明顯不足,那就是只考慮了前排乘客的安全,而不關注后排乘客。找一張途昂(參數丨圖片)Pro實車碰撞圖(如下),一看就明白了。在碰撞發生時,碰撞點更多落在前門上,后排乘客的空間并沒有被侵入的風險。
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時間或者財力限制),碰撞測試機構實際上無法做到面面俱到,照顧到全車的每個部位。在行業標準還是空白的前提下,這就很考驗車企的良心了。
在柱碰撞方面,上汽大眾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標準。例如上汽大眾途昂Pro,整車開發階段經歷了82次整車碰撞,遠超行業標準。其中有一部分就是用來做整車的柱碰撞。
途昂Pro除了要做上面面向前排乘客的柱碰撞之外,還要做夾角90度的、29km/h的側面柱撞。如下圖,一看就明白,碰撞點主要落在第二排的門板上,它考量的是二排乘客安全。
作為一款全境智能大七座SUV,第三排乘客安全也是必須要考慮的,于是,它也要測試第三排的柱碰撞,90度夾角,時速29公里/小時。如下圖:
可以看出,途昂Pro對前、中、后三排乘客,分別進行了三次側面柱碰撞,這樣全面的覆蓋,在國內中大型SUV里可以算是無出其右了,而且這樣的測試,其實全憑車企的自覺,因為行業里并沒有強制標準。
當然,除了側面柱碰撞,還有正面的柱碰撞。行業標準在這塊兒是空白。你也可以把C-IASI(中保研)25%的偏置正碰視為柱碰撞的一種。而上汽大眾途昂Pro除了要做左右兩側的25%偏置正碰以外,還要單獨做一個正面35km/h的中間撞柱碰撞(如下圖)。我們能看到。瞬間沖擊力之強,就像一把利刃般撕開了前包圍的蒙皮,深深插入了機艙。這比25%偏置正碰還刺激,因為25%偏置碰撞畢竟還有保險杠+吸能盒、前縱梁、Shotgun的三重保險,而這類中間柱撞,則全靠機艙潰縮外加保險杠,才能抵住了這波沖擊。敢這么玩的車企,都是狠人!
憑借這種安全無死角的狠人邏輯,從車頭的正面柱撞,到側面的前、中、后三排柱碰撞,上汽大眾將柱碰撞覆蓋到了全車,可以說開創了一個遠遠領先行業的新標準。途昂Pro在開發中,經歷了82次的整車碰撞測試,367項安全試驗項目,2333次安全開發試驗,光是安全開發的總花費,就超過1.71億元。什么是對安全的極致追求,途昂Pro就是最好的說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