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福州、廈門、泉州三地的第一場土拍又都扎堆在了3月下旬。自打2022年以來每年首場土拍明顯推后,往年一般2月過完春節就要趕著賣地。而現在又多了一道程序,土拍之前得先開個招商會,把地塊拿出來吆喝一下試試。
三份土拍公告里頭,應該說泉州的最有意思。福州土拍已經大大方方提前指定學區劃片,而泉州則是告訴你這地塊旁邊“規劃”建設什么小學、什么中學,但學區劃分要等學校蓋好,對生源人數進行摸底才能確定,具體要以當年招生政策為準。
看到這里不知大家有何感想,是不是覺得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哪年招生不是這么做呢?很顯然,急于把沒蓋好的學校寫上去,這是為了吸引人家買地買房。然而沒蓋好的新學校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又怕給出承諾兌現不了,于是只能“暗示”樓盤邊上有什么教育配套。
除此之外,泉州本次擬出讓地塊大部分是“安置房”,但卻有兩種名號。一種叫“定向定價商品房”,一種叫“安置型商品房”。雖然明眼人知道,這些樓盤就是蓋來安置的,可又偏偏都叫“商品房”。大家看了還是覺得頭皮發麻:發明出這么多名字,到底是安置房還是商品房???
實際上與福州長期推行安商房,廈門堅定搞房票相比,這些年來泉州一直搖擺不定。起初在泉港區發明了房票,后來又學福州試行安商房,到2022年四季度又發明一種新模式叫“商轉安”。
再往后一看“商轉安”引起眾多高價購買商品房的業主不滿,泉州又拾起了房票??蛇^了一段時間,發現這樣做不太行,便又絕口不提房票,重新撿回慣用的“定向定價商品房”,即:傳統意義上的統建安置房。
至于以往堅定走安商房路線的福州,去年開始亦有點舉棋不定,在閩侯縣試行房票,今年市區也在研究。說來在這時候福州也想試試房票完全可以理解,原因就和廈門一樣,我在去年11月20日文章里也已把道理講明:各地國企兜了太多底,都必須面對新盤“堰塞湖”如何化解的難題。
尤其2025年福州又要在舊城改造方面大展拳腳,拆遷計劃動輒幾千畝,需要大量資金。要是這邊兜底地塊太多房子沒賣出去,那邊還要指望本市國企繼續拿地,便會有越來越多資金沉淀在鋼筋水泥中收不回。所以,當前讓拆遷戶去“買”商品房是明智之選,這樣既可以降低拆遷成本,也能有效去庫存。
看到這里,大家都得明白,現如今安置房和商品房的界限已不存在。無論安商盤還是純商盤,到頭來都可用于安置,無非是一句話的事。掏真金白銀借重債買房的“商品房愛好者”們請別抱怨,什么物業費有差別,什么拆遷戶素質低,這種話都不要再提。住純商房的也別想通過貶低安商房來抬高自己,誰家樓盤不能用來安置呢?
話說回來,其實房票只是一種結算媒介,有沒有它都行。早在2018年剛剛推出安置型商品房時,福州就已給出明確定義:此類房源也是“買”來的房子,拆遷戶和開發商簽的是商品房買賣合同,只是銷售對象和付款人不同。
時至今日憑空弄出一個房票不僅多此一舉,反而增加不確定性。一來房票要能對接外地開發商樓盤,會造成本市資金流失;二來要是拆遷戶一門心思只想要錢,在規定期限內死活不選房,等到房票過期還得給人結錢。
有鑒于此,何不如一聲不吭,是商品房還是安置房再也不做區分。反正無論安商都由本市國企開發,征收時一股腦兒端上去給拆遷戶選,想要哪套就按拆遷對接價進行結算,拆遷辦付款,拆遷戶拿房。這樣把可選房源限定在本市國企樓盤,肥水不流外人田,資金結算也簡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