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時候,我國的樓房建筑還是以預制板樓房為主,畢竟這種房子建造成本低,建房速度快,可以在短時間內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
但這種住宅同樣也有不少缺點,相比現在住宅預制板樓房隔熱隔音效果差,使用年限更短。
而且因為簡單的拼裝工藝導致預制板樓房更容易受外力的影響,從而出現裂縫甚至滲水漏雨。
十年前棚改時代,很多預制板樓房都實現了拆遷,而且貨幣化安置也讓不少人住上了新房,甚至一夜暴富。
如今大拆大建結束,預制板房拆除規模銳減,很多人開始擔憂,長期的質量問題,如果只是修繕改造,治標不治本,所以大家更希望能夠全面拆除,那么2025年,預制板樓房還能迎來“拆遷”機會嗎?
01、大多數人指望拆除預制板樓房
叫停棚改以后,很多老房子的處理方式變成了修繕改造,
住建部也已經明確,全面改造2000年以前建造的老舊小區,只有少部分滿足了拆遷標準的老房子,才能與拆遷解決,具體拆遷占比最多也就20%。
而絕大多數預制板樓房業主更希望全面拆遷,一方面,這種老房子不管是質量還是使用年限都存在弊端
另一方面,以前大家靠拆遷不僅實現了居住環境的改善,而且還實現了現金補償,甚至很多人一夜致富,
這兩年賺錢難的很多人都期盼著棚改卷土重來,能夠借助這種方式來實現居住環境以及現金流的改善。
02、預制板樓房“拆除”機會來了
所以說舊改代替棚改,但全國依舊有20%的老房子面臨全部拆除,預制板樓房能否納入其中?如果符合以下幾個要求,拆除機會更大:
1.已經淪為危房
如果經過權威機構鑒定,預制板樓房達到了可拆遷的危房標準,那么為保證居民居住安全,未來必然要以拆除解決。
2.規劃區內阻礙進度的房子
未來城市的規劃更新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樓房剛好處于規劃區內,阻礙了發展,那么不管是老房子還是次新房,都會迎來拆除。
3.城市中心區的老小區
這些年,城市核心發展是最快的,畢竟周邊配套完善,土地價值更有優勢,針對這一塊地域的拆遷工作,開發商有利可圖。
所以,開發商更傾向于這種地段的拆遷,畢竟可以獲得更高的回報。
只是因為這兩年房企債務壓力大,再加上大環境不理想,所以對拆遷也選擇了更為保守的做法,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快速或復蘇,房企們更看重的還是城市核心地段的拆建。
4.無法抵抗自然災害的房子
比如,這幾年因為環境污染問題,導致自然災害發生頻率更高了,而如果預制板樓房承受了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哪怕這樣的房子暫時沒有存在安全隱患,最后都要面臨拆除
另外,中辦、國辦已經明確:穩妥推進危險住房改造,加快拆除改造D級危險住房,這也預示著將有不少地區的預制板樓房面臨拆除的可能。
比如重慶地區,計劃到2025年,將實施城鎮棚戶區(危舊房)改造三年行動計劃,預計推進8.3萬戶棚戶區改造。
只是這一次棚改和過去不同,以前的拆遷,針對老房子幾乎是全面覆蓋,但這一次主要針對的是城鎮CD級危房、影響城鎮發展的小區等等。
也就是說,如果預制板樓房存在類似的問題,并處于這些區域內,就可以迎來拆遷的機會。
03、拆遷預制板樓房后的安置問題
雖說各地針對拆遷補償方式多樣化,比如鄭州某個拆遷片區,有貨幣補償加8%,有1:1.2的安置房,但實際上各地主流還是“房票安置”,
所謂的房票安置,就是拆遷戶拿著房票去指定樓盤買房。
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幫助開發商去化,還能減輕地方財政壓力,只是對于拆遷戶來說,也有一些弊端:
首先,買房可能蒙受損失,眼下房價下行,房票安置只能選房,就意味著可能蒙受買房虧損的風險。
其次,房子質量地段不理想。房票指定的樓盤,也很可能是那些難以去化的樓盤,畢竟好賣的樓盤也不需要和房標合作,開發商自己都能賣房子。
所以,這種補償方式看似可以立馬得新房,但選擇權也更少了。
當然了,具體如何補償也要看當地的情況,但總體來說,不論是哪種方式產生的拆遷,都不可能像過去棚改大拆大建的年代那樣,一下子全面拆除。
而且即便是有拆遷機會,業主也不可能再像過去棚改貨幣化安置那樣實現一夜暴富,所以關于以后的拆遷賠償,大家還是得有個心理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