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3387字,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來源:智谷趨勢Trend
作者: 王戰新
近期,復旦大學向外界發布消息,未來的本科招生將進行結構調整,文科生比例會從30%-40%下降到20%。
這一消息“一石激起千重浪”,部分網友認為,在科技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新工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縮減文科招生是很自然的事;也有網友表示復旦作為文科名校,縮減招生將使文科進一步邊緣化,同時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未來強審美的文科生的可替代性未必弱于強邏輯的理科生。
實際上,當今世界早已顛覆了文理科的邊界。近年來 涌現的一批頂級文藝作品,是理科生創造出來的,而不少頂級的科技公司,卻是文科生的杰作。大學傳統分科理念確實要改改了。
圖源:AI生成
01
理科生“入侵”文藝陣地
如今,《哪吒之魔童腦海》票房已突破148億元大關,闖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五,被譽為“中國電影之光”。 但這部激發全民文化自信的電影,其實是由一名理科生做出來。
四川省新津中學的理科高材生、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畢業生楊宇(外號“餃子”),為這部電影編寫了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還注入了追求愛與自由的人文精神,以及堪比好萊塢大片的視覺特效。
餃子導演的文史功底、修辭能力、美學修養,超過大部分文科生。解釋一下,本文所說的“文科生”,泛指文學、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藝術學、教育學的畢業生。
此外,餃子導演身上還有理科生特征——思維縝密、情緒穩定,可以自如地指揮全國138家動畫公司的4000多名專業人才,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把每個環節做到極致。
像餃子這樣搶文科生飯碗的“理工男”(泛指理學、工學、醫學和農學的畢業生),并不罕見。《大魚海棠》、《西游記之大圣歸來》《長安三萬里》《戰狼》《白蛇》《熊出沒》《瑯琊榜》《夏洛特煩惱》《夢華錄》等熱門影視劇背后,也都有理工科大佬坐鎮,要么是導演、編劇,要么是制片人、出品人。
中國最有名的科幻小說《三體》《流浪地球》,正是工程師劉慈欣上班“摸魚”時寫出來的。
騰訊、網易、米哈游、莉莉絲等四大游戲廠商,騰訊音樂、網易云音樂、喜馬拉雅三大音頻平臺,微信、今日頭條、抖音、快手、嗶哩嗶哩、小紅書等六大資訊平臺,都是IT男的天下。
理科生“入侵”文藝陣地,絕不是偶然事件。比如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工科名校,不僅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科學家,還向社會輸送了大量的“文藝大咖”。
02
科技發展打破專業對口規則
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中國文藝圈的游戲規則。互聯網文娛平臺的興起和數字科技的滲透,改變了文藝作品的創作方式、載體形式和宣發渠道,圓了理科生的文藝夢。
建國初期,各地紛紛成立了自己的報社、出版社和電影制片廠。其中,北影廠、上影廠、長影廠、西影廠、八一廠、珠影廠、瀟影廠、峨影廠的綜合實力較為突出。這八大電影廠在電影院的支配地位,一直持續到90年代。
改革開放以后,電視機開始進入千家萬戶。早期的電視劇跟電影一樣,采用的是“制播一體”方式,供給端由電視臺把控。報社、出版社、制片廠、電視臺都屬于文化類國有企業,一般只招聘傳媒或藝術類院校的畢業生,理科生很難打入。那時候的畢業生是由國家分配工作的,講究專業和就業對口。
2000年以后,民間資本涌入影視行業,傳統制片廠和電視臺失去了壟斷地位,華誼兄弟、華策影視、正午陽光等民營影視公司開始興起。 民營文化單位招人講究實用主義,會適當招聘一些形象好、口才好的理科生。 但是,制片人、導演、編劇、主演等關鍵崗位還是在文科生手里,形成了所謂的“京圈”“港圈”“滬圈”。
不過,隨著互聯網產業的興起,一批會寫代碼的理工男開始闖入文化行業,慢慢走向了中國文藝圈的C位。改變就開始了。
北大IT男王志東創立了新浪網,清華畢業的張朝陽創立了搜狐網,電子科技大學畢業的丁磊創立了網易,深圳大學計算機專業高材生馬化騰創立了騰訊網,合稱“四大門戶”。
隨著互聯網滲透率的不斷激增,這些網站CEO們的社會影響力逐漸超越了各大報社的社長。搜狐媒體大廈頂層,一度是各路明星的熱門打卡地。
而后中國又出現了視頻網站創業潮、音樂客戶端創業潮、網游開發潮、資訊APP創業潮、動漫APP創業潮、短視頻APP創業潮、直播APP創業潮,經過“九死一生”的淘汰賽后,留下了愛奇藝、抖音、今日頭條、快手、斗魚、嗶哩嗶哩、喜馬拉雅、小紅書等內容平臺。這些平臺的老板們,都是講究理性、推崇算法的理工男,某種意義講,他們決定著中國老百姓看什么內容。
一批科普類網紅也應運而生,如畢業于北郵的“何同學”、清華化工系博士生“畢導”、人大附中物理老師“李永樂”。 大佬們還有一個身份,文娛產業(主要是影視劇、綜藝節目、游戲)的投資人。 近幾年爆火的電視劇,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愛奇藝、優酷或騰訊影業出品的,如《慶余年》《狂飆》《人世間》《山花爛漫時》。
而在網絡游戲圈,理科生占據主導地位,文科生只能當配角。游戲公司里幾乎所有崗位,都需要擁有計算機和軟件知識背景。 日益繁榮的網游產業,還滋養了一大批做平面設計、動畫場景、影視特效、聲音特效、3D特效、軟件開發的公司。 這些配套企業的大部分工作,都由電腦軟件和系統平臺來完成的,內部需要大量的工程師,員工團隊里有不少理工男。
這些特效公司不僅為游戲產業服務,還會為動畫片和動畫電影提供外包服務。《哪吒2》電影片尾鳴謝的100多家動畫公司,也是游戲產業鏈公司。
這就要求,動畫電影的主創者擁有豐富的科技知識、強大的推理能力和協調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喜歡動畫、性格內斂的理科生(如餃子、丁亮、田曉鵬、梁旋),更容易做好動畫電影。
然而,當理工男沖進文藝圈的時候,部分文科生發起了反擊,高調殺入科技圈。
全球股票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蘋果,創辦者喬布斯其實是一名文科生。他曾經就讀于一所私立的文理學院,主修哲學和文學。
14年前,喬布斯在iPad 2的發布會上,強調了人文學科的重要性: “我們都知道,蘋果的組成只有技術是不夠的。只有技術與文科結合,與人文結合,才能產生讓人怦然心動的效果 。 而在之后的PC時代設備中,更是如此。 ”
馬云更是一名標準的文科生,性格外向,出口成章,英語水平很高,畢業于杭州師范大學英語專業,曾是一位優秀的英語老師。 雖然馬云的數學成績不太好,但他總能看到數字科技產業的發展趨勢。
2010年,當程序員出身的馬化騰和李彥宏還在猶豫要不要搞云計算平臺時,不會寫代碼的馬云卻做出了“每年投10億,連續投10年”的關鍵抉擇,震驚了整個科技圈。十年后,擁有先發優勢的阿里云,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云計算平臺。
03
文理融合才是未來趨勢
近年來,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重塑全球就業市場。而在這一趨勢下,許多人都在說未來“文科必將消亡”。因為許多AI都能夠生成各類文檔,文科生的優勢蕩然無存。但實際上AI的發展影響的不僅是文科,理工科專業的就業同樣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以前,普通程序員都能找到高薪體面的工作,因為每個公司都需要做網站、開發小程序、開發軟件。現在隨著AI大模型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和軟件公司用上了“通義靈碼”這樣的工具,就不再需要初級程序員了。
再來說說醫療領域,AI技術的滲透率也越來越高,一些標準化、流程化的崗位,如影像科醫生、藥房配藥員,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AI技術將無差別地打擊各行各業,普通理科生和普通文科生都有失業的焦慮。
圖源:AI生成
歸根結底,人文圈和科技圈的分野,正在逐漸縮小。融合,才是一個最大的趨勢。
現在的文藝創作,無法脫離數字科技。當代影視的每一個鏡頭,都是電腦軟件修飾出來的;網絡游戲里的每個關卡,都是由大數據算出來的。
反之,所有的科技爆品,往往也都是符合用戶審美的藝術品。不管是蘋果手機、小米汽車等硬科技產品,還是微信、DeepSeek等軟件應用,都包含了極簡主義美學和用戶至上思想。
所以說,不解風情的理科生,不懂科學的文科生,都很難有大作為。
仔細想想,“文理分科”其實是機械工業時代的產物,由蘇聯傳入中國的。當時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是由國家包分配的,文科生畢業后去文化單位,理科生畢業后去生產單位,一個蘿卜一個坑。
但是,經濟和社會基本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高中階段就應該取消文理分科,大學階段更應該加強通識教育。
未來,是一個文理融合的新世界。
文章來源:智谷趨勢Trend(作者:王戰新)
責任編輯:胡珊毓
策劃審核:夏 雨
READ MORE
解碼“國潮”何以奔涌而出?
3-18
從“工業銹帶”到“算法地帶”,這個一線城市的中心區是怎做到的?
3-17
機器人養老何時能走進尋常百姓家?
3-1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