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烏克蘭無人系統部隊指揮官瓦迪姆·蘇哈列夫斯基上校(Vadym Sukharevskyi)向國際文傳電訊社證實:烏克蘭自主開發的“Tryzub”(三叉戟)激光武器系統已經在2025年2月出現在了烏東戰場。
蘇哈列夫斯基上校說:“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今天的烏克蘭是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激光武器的國家。我們現在可以使用這種武器在1.2英里(2公里)的距離內擊毀、擊傷低空慢速目標,包括伊朗制造的Shahed無人機。”
“它確實有效,而且是真實的”蘇哈列夫斯基上校補充道:“烏克蘭的專家目前正在努力擴大和增強激光武器的能力”。
烏方沒有透露該武器的更多技術細節。外界猜測其輸出功率可能在5-20kw之間。如果能達到美國“定向能-機動短程防空系統(DE M-SHORAD)或英國“龍火”(DragonFire)50kw級的水平,那可以說是烏克蘭軍工技術的重大突破。
時至今日,那些認為無人機“無所不能”的片面認識,可以休矣;那些認為無人機“包打一切”的樂觀情緒,應該暫停。
不可否認,無人機對于地面部隊來說,確實具有明顯的不對稱優勢,烏克蘭軍隊在過去三年的戰事中也證明了這一點。
但是,有矛就有盾。如果一種武器具備了不對稱優勢,那短時間內一定會出現另一種武器對其進行壓制,建立起對它的新優勢。任何一種優勢,都是短暫的、局部的、有特定條件約束的。
下面,讓我們了解一下其他國家的激光武器系統:
1、美國
美國在激光武器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歷史悠久、廠商眾多。其中RTX(原名雷神技術)旗下兩個分部都在研發。一是雷神導彈與國防分部,二是雷神情報與航天分部。其高能激光武器系統(HELWS),是美國陸軍“定向能-機動短程防空系統(DE M-SHORAD)的一部分,可在復雜戰場環境下獲取、跟蹤、瞄準并擊敗迫擊炮和大型無人機,功率10-15kw。
雷神的50kw級高能激光武器系統(HELWS)已部署了8套:美國陸軍和空軍各4套,其中陸軍已在中東和歐洲各部署了1套。
該系統可靈活部署在各種載具上,并集成進“國家先進地對空導彈系統”(NASAMS),以應對低空無人機的威脅,實現了真正的分層防御。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向美國陸軍“定向能-機動短程防空系統(DE M-SHORAD)提交的50kw級方案。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向美國陸軍“定向能-機動短程防空系統(DE M-SHORAD)提交的50kw級方案。
波音公司有一款緊湊型激光武器系統(CLWS),根據空軍和海軍陸戰隊的要求研發,功率2kw。可在3公里內擊落無人機,在致盲敵方ISR傳感器時,有效射程7公里。
波音也有150kw級的大家伙。畢竟波音在20年前,就與諾格、洛馬合作搞出了1000kw級的YAL-1機載激光系統。
2024年9月,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普雷布爾”號(DDG-88)部署到了日本橫須賀,這是美國海軍第一艘搭載洛馬公司60kw級高能激光器系統的驅逐艦,可擊落敵方的無人機和導彈。
美國海軍還有另一種低功率光學眩暈阻截器(ODIN),可致盲敵方ISR傳感器。已安裝在了8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上。部署在日本橫須賀基地的是“約翰·芬恩”號(DDG-113)。
洛馬公司300kw級的激光武器系統,已經交付了原型演示器,目前在測試中。它也是海軍高能激光反艦巡航導彈計劃(HELCAP)的一部分。
通用原子(GA)、波音、洛馬正在聯合研發無人機激光武器系統,在未來的大型、長航時無人機上安裝激光武器,摧毀敵方在助推階段的彈道導彈。
2、英國
雷神(英國)有限公司正在參與英國陸地激光定向能武器(LDEW)計劃。已在“獵狼犬”裝甲戰術支援車上進行了多輪全功率測試。
“龍火”(DragonFire)是英國另一個激光武器項目,功率為50+kw。技術水平先進,由奎內蒂克集團(QinetiQ Group)、MBDA(英國)有限公司、萊昂納多(英國)有限公司、GKN和BAE系統聯合研發。
被“龍火”(DragonFire)擊落的迫擊炮彈。
“龍火”(DragonFire)海軍版的功率將增加到150kw級,計劃2029年裝備在“26”型護衛艦上。
有消息稱,英國打算在2025年4月將“龍火”(DragonFire)送到烏克蘭進行實戰測試。
3、以色列
2022年7月13日,拜登總統訪問以色列時,觀看了“鐵束”(Iron Beam)激光武器系統的演示。
“鐵束”(Iron Beam)與著名的“鐵穹” (Iron Dome)系統,都由以色列拉斐爾先進國防系統有限公司(RADS)開發和制造。
以色列方面稱,“鐵束”(Iron Beam)的射程可達10公里(6.2英里),每次攔截成本為2-5美元。最初功率為“數十千瓦”,目前可達“100千瓦或更高”。
以色列國防部長本尼·甘茨向拜登總統展示被“鐵束”擊落的無人機和迫擊炮彈。以色列計劃在2025年10月正式部署“鐵束”系統。
以色列還有一款“精簡版”鐵束(Lite Beam)。可安裝在輕型車輛上,功率10千瓦,射程為2000米,并與30mm防空炮結合,以抵御無人機的威脅。
2022年5月,洛克希德·馬丁和以色列拉斐爾先進國防系統簽署協議,將合作開發100-300kw級的“鐵束”激光武器,它可用多個光束同時攻擊多個目標。
4、法國
法國的項目名稱為“HELMA-P”(多用途高能激光器-功率),由成立于1966年的CILAS公司開發。該公司是法國激光和精密光學儀器的領導者,軍品和民品各占營業額的50%。CILAS公司的三家股東是:阿麗亞娜集團、賽峰集團電子防御分部和MBDA(歐洲導彈集團)。
2024“巴黎奧運會”期間,法國軍方已在重要場館和機場部署了2kw級的陸基版。
2023年6月,法國海軍版的“HELMA-P”在“地平線”級護衛艦“福賓”號(D620)上進行了海上環境測試,結論是“在壓制敵方無人機方面既有效又準確。”
5、德國
德國“高能激光海軍演示小組”(德語縮寫“ARGE”)已經在兩年前進行了6輪測試,累計超過100次試射,搭載平臺是“薩克森”號導彈護衛艦(F219)。試驗結果證明“德國的激光武器演示器(LWD)能夠在海上環境中成功打擊目標”。
德國的研發廠商是MBDA(德國)有限公司和萊茵金屬武器彈藥有限公司。
6、日本
日本三菱重工(MHI)開發的10kw級激光武器系統已測試過多次,可在2-3秒內擊落1.2公里外的無人機。原型機已在2024年交付給防衛省進行進一步測試。
日本川崎重工(KHI)在2021年展示過2kw的陸基版原型機。目前正在開發100kw級,準備安裝在“宙斯盾”級導彈驅逐艦之上。
該公司稱,“宙斯盾”驅逐艦上的SM-3Block IIA攔截彈,由美日共同研發,如果加上研發成本,其單枚發射成本約為40億日元(2600萬美元),而激光武器的電費約為1美元左右,還不必擔心彈藥庫存問題。
7、韓國
韓國韓華集團(Hanwha Group)已推出20kW級的激光武器系統。由輕型戰術車輛搭載的被稱為激光防空武器槍(Block I);由卡車搭載的是BlockII;海軍版的是Block III,計劃具有反導能力。
8、俄羅斯
2018年3月,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的國情咨文中稱,俄已裝備“Peresvet”(佩雷斯維特)激光武器系統,他說通過創造如此復雜的技術,俄羅斯比其他國家“領先幾步”。
俄方稱該系統可通過發射強大的激光束來壓制敵方在200-1100公里高度的偵察衛星。
2022年5月,俄前國防部副部長尤里·鮑里索夫稱:“俄已在烏克蘭使用了新一代強大的Zadira(恐嚇)激光武器來燒毀無人機,這些秘密武器可以對抗西方武器的泛濫”。
之后,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約翰·柯比否認說:“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俄方在烏克蘭使用了激光武器或武器化的激光系統,還沒有任何證據能證實這一點。”
2022年5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說:俄羅斯的說法是“更多的宣傳”,并將其與納粹德國聲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開發的所謂“神奇武器”進行了比較。
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激光武器不是未來,它已經到來,你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感謝閱讀,歡迎繼續訂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