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2025年春節,一款名為DeepSeek的中國軟件橫空出世。
出人意料的是,這款名不見經傳的軟件一經問世,就讓華爾街科技股一片哀鴻遍野,更有好事者將之譽為國運級別的軟件。
那這DeepSeek究竟是什么來頭,它真有這么大的神通嗎?
AI界的普羅米修斯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對人工智能有個粗淺的了解。
人工智能的運作方式跟計算機差不多,無外乎是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和輸出結果三個步驟。
打個比方,就好比我們人類看到老虎后,通過眼睛收集到信息圖像反饋到大腦皮層,再由大腦經過復雜的處理后輸出結果:逃跑。
現在人工智能領域最流行的卷積神經網絡模型,便是模仿人類的神經系統建立起來的。
人工智能在收集到圖像、語言、文字這些信息后,會把它們變成對應的數據,再將這些數據輸入模型進行處理,最終得出一個新數據。
然后再將這個新數據,轉化成對應的圖像、語言或文字。
這三大步驟里,最重要的就是中間的信息處理過程,而這個過程可以簡化成一條非常復雜的數學公式,這條公式里牽扯到海量的參數,如果參數錯誤,那么輸出的結果也是錯的。
比如把老虎的圖像轉化為數據輸入,如果參數錯誤,最終得出的結果很有可能是讓你上去撫摸它。
而要將公式里的大量參數都調整為正確數值,則需要大量地試錯,人工智能領域管這個叫模型訓練。
所謂試錯/訓練就是不停地計算,這就離不開算力的支持。
而算力的大小又與芯片性能直接掛鉤,不巧的是全球最頂端的芯片又都掌握在美國手上。
過去美國訓練一個模型,試錯成本數以億計。
而DeepSeek團隊的訓練成本僅為557萬美元,是美國人的二十分之一。
如果僅僅是成本低還則罷了。
更致命的是,Deepseek通過優化那條公式,也就是所謂的算法,對美國來了一招釜底抽薪。
在Deepseek出來之前,整個學界都認為力大磚飛,算力等于一切。
可Deepseek團隊證明,只要算法對路,其實是不需要那么多試錯的。
也就是說,不需要那么多的算力來試錯。
還記得我們前文說過嗎?算力與芯片性能掛鉤。
現在算力需求一降,就意味著你美國掌握的那些高端芯片不是必須的,我國產的中低端芯片也能湊合著用。
梁文鋒開創的這個DeepSeek軟件,就性能來說并沒有超越美國的頂尖模型。
但也已經躋身全球第一梯隊的水平,跟美國的頂尖模型并沒有真正的代差。
這就足夠讓美國人破防了,本來美國在這一領域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讓人提不出一點反抗的心思。
就算最頭鐵的中國,也只是跟在人家身后亦步亦趨,至于印度歐盟更是放棄抵抗直接躺平。
但隨著DeepSeek橫空出世,并宣布開源之后,這些國家一看,我們現在也掌握了DeepSeek這種先進算法了,那美國人似乎也沒有那么可望不可及呀!
彼,是不是可以取而代之呢?
正因如此 ,Deepseek剛宣布開源,英國、印度這些國家就對美國各種冷嘲熱諷,還公然宣稱自己是世界第三AI強國了。
如果人類日后要修攥一本人工智能發展史的話,那么梁文鋒的歷史地位,將如同神話中為人類盜取火種的天神普羅米修斯一般崇高。
正是他的開源,把原先只有美國這個神明才能把玩的“神火”,變成了凡夫俗子都唾手可得的東西。
人類的AI之旅還有很長,其中必然會誕生更多驚才絕艷的人物,也許那時候梁文鋒的風頭會被這些人蓋過去。
但這都沒關系了,從梁文鋒把Deepseek開源的那一刻起,他的歷史使命就已經完成了。
正所謂“陳勝雖已死,其所遣侯王將相竟亡秦”呀!
中國的困境
以上說的這些,是梁文鋒以及deepseek研發團隊對人類科技發展史的貢獻。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一下,這款產品對于我們國家崛起,起到的推動作用。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科普一個知識。
那就是人類目前對于人工智能的發展,究竟有什么要求,或者說發展到哪一步,才算AI革命大功告成?
關于這個問題的答案,各國都有一個心照不宣的共識,那就是通用型人工智能 ,又叫AGI。
所謂的AGI,指的是該人工智能的水平能夠比擬人類,我們人類能干的事情他也能干。
比如我們會哲學思辨、繪畫、彈琴、作曲、寫詩、打球、游泳、跳舞等,這些東西他都必須會干。
甚至我們每個人都難以完全擁有上述的全部技藝,這些技藝是屬于人類這個群體所擁有的。
所以對于AGI的要求,是人類文明目前掌握的東西你都要掌握,這個東西一旦弄出來那就是超人、完人。
如果做個類比的話,AGI很像美劇X戰警里的變種人始祖天啟,擁有那種能把所有變種人技能集于一身的特殊能力。
但以人類目前的科技實力,通用型人工智能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因為我們現階段的AI,都是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去發展的。
比如有的專門做短視頻的,專門畫畫的、專門下圍棋的、專門跟你聊天的。
唯獨沒有一個集百家之長于一身的通用型人工智能,用專業術語來說的話就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人工智能,包括deepseek和chatgpt在內都是弱人工智能。
因此,美國科學界最早提出一個構想,那就是將這些各領域人工智能碎片集合起來,拼成一個通用型的人工智能。
為此,美國人提出了雄心勃勃的AI曼哈頓計劃,甚至就連國防系統也將通用型人工智能列入了國防優先分配系統(DPS)里面。
要求所有的資源調配,人力、算力、政策、供應鏈,全都要圍著AGI這個目標轉,擺出了一副要傾舉國之力攻克AGI的架勢。
可以這么說,當時美國上到政府下到民間,已經把突破AGI壁壘上升到了賭國運的級別了。
眾所周知,美國現在搞的是金融立國,美股的金融泡沫已經達到了一個驚世駭俗的高度。
這種泡沫是沒有實際生產力作為支撐的,一旦遇到如新冠疫情這種黑天鵝事件,極有可能會被打回原形。
如果美國在五到十年內引爆人工智能革命,那么由此而爆發出來的天量生產力,就會成為美股泡沫最堅挺的基石。
其次,如果通用型人工智能真的得到應用,那么老對頭中國建立的制造業優勢、產業鏈優勢將會蕩然無存。
美國將可以利用通用型人工智能,重塑自己的制造業供應鏈,以后再也不用受制于人了。
大家試想一下,如果通用型人工智能真的能集人類文明所有要素于一身,要實現美國的再工業化,不是易如反掌嗎?
因為財富是人創造的 ,你中國最大倚仗的不就是占有全球最大規模的工程師和產業工人群體嗎?
現在我能輕松復刻出成千上萬個“超人”出來,你那些工程師和產業工人能比得了?你會的我都會,你不會的我也會。
可以這么說,只要通用型人工智能被搞出來,美國現在面臨的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所以,就不難理解美國上下為什么要把AGI,上升到賭國運的地步了。
這時候,一個問題就擺在中國人面前了,跟還是不跟呢?
大家要知道,美國現在跟印度一樣,是個非常擅長空談的國家,俗稱吹牛皮。
他們做PPT的時候,往往說得天花亂墜,但到實際執行的時候卻差之千里。
我們在F22推重比技術、激光電磁炮這些領域,就吃過這方面的虧。
一般的劇本,都是老美吹噓我們在某個領域如何如何地厲害,領先了世界多少年。
然后中國深感憂慮奮起直追,等好不容易追上了美軍聲稱的標準,結果一對照才發現原來他只是吹牛皮的。
要知道,一個國家的資源是有限的,而發展路徑是無窮的。
你只能把有限的資源,都在選定的一條或數條路徑上,如果選錯了那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如果美國像當年星球大戰一樣虛晃一槍,等你壓上身家性命之后,他再賤兮兮地來一句:適才相戲耳!那豈不是要步了蘇聯的后塵?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美國這次沒有陰謀詭計,是真心實意要發展AGI技術。
那對中國來說,也是非常難受的。
因為美國作為先行者,在這個領域深耕多年,現有的研發路徑都是美國在一無所有的知識荒原上開辟出來的。
現在你中國要入場,請問你要不要循著美國開辟的路徑走呀!
如果選擇跟著走,那人家就會說 ,用我這套修行體系,就必須得配上高端芯片和英偉達的GPU才能修煉。
而我們在這方面處于落后地位,那豈不是一上來就受制于人?
在人家開辟的路徑里走,我們大概永遠都追不上人家。
因為話語權在人家手上,再不濟人家也可以忽悠你走彎路。
那能不能在人工智能領域這片荒原上,開辟出我們自己的道路,不走美國那條路,看看能不能找出一條終南捷徑來?
還是前面說的那個問題,國家也好,公司也罷,資源是有限的,試錯成本是高昂的。
放著現成的,已經被驗證行之有效的道路不去走,而要冒著未知的風險,花費高昂的試錯成本去開辟一條新路。
有幾個人會做這種事?你怎么就知道你一定能成?
反正在Deepseek出現之前,筆者沒有發現中國有哪個政府機構或者AI大企,有這種獨樹一幟的勇氣。
這就梁文峰講的:中國創新不缺資本,缺乏的是信心。
Deepseek的意義
Deepseek橫空出世之所以如此振奮人心,就是因為梁文鋒團隊開辟出了一條與美國大相徑庭的發展道路,使得美國在這一領域的話語權被徹底打破。
它說的話不再是金科玉律了,至少大家也會聽聽那個東方大國的意見。
正因如此,Deepseek才能從經濟、科技、政治上給予了美國前所未有的暴擊。
那這兩條路線的具體區別是什么呢!
美國的路線就是把自己設定成造物主的角色,從一開始就是奔著構建一個全知全能的“完人”去的。
而中國Deepseek這條路線呢,并不追求一下子就打造一個亞當夏娃,而是給你提供一個初具雛形的單細胞生物,然后把它放在大環境里讓它去自己尋找生命的出路。
讓他一步步從單細胞生物變成多細胞生物,到脊椎動物,再到類人猿。
這樣一點點進化下去,直到超越目前的人類成為AGI。
當然了,創造一個單細胞生物和創造亞當夏娃的難度,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但在一片死寂的地球上,締造一個具有生命特征的單細胞生物,也算是開天辟地的創舉了。
而且Deepseek團隊明確告訴你了,造物不是上帝的特權,按我的修煉體系來,你也能低成本造物。
過去人工智能領域一直被美國這個神棍帶偏,以至于很多人一上來就研究,怎么一步到位創造出一個全知全能的亞當夏娃,下意識地忽略了還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種循序發展的路徑。
Deepseek的出現,正好破除了這個思想鋼印,通過解放思想進而解放生產力。
人工智能話題興起時,媒體上談論得最多的就是中國技術落后美國多少年,以至于很多人由此片面、靜態且悲觀地認為,我們在這輪科技革命中一定會的輸給美國。
但筆者當時認為,歷史上任何科技都是從粗糙到精細的,在科技革命的發端階段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技術支持,只要能用就行,須知火車最早的時候還跑不過馬車呢!
最重要的是,能把這粗糙的技術進行市場化,以此回籠資金進行深造,并從市場給出的反饋中探索改進的方向,而不是躲在實驗室里閉門造車。
因為用戶選擇產品的標準,不是看它的技術含量有多高,而是看它適不適合自己。
基于此,筆者認為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應用市場,如果能貫穿市場帶動技術的路徑,我們是有機會超過美國的。
現在Deepseek的出現,進一步驗證了這種猜想的可行性。
故而筆者堅信,中國一定能在這輪技術革命中后來居上。
本文由“文史風云”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