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公益心理咨詢個案5】
時間:2025年3月23日晚20:50-22:35
形式:線上語音咨詢
公益咨詢
本來是50分鐘,但是來訪者情緒遲遲未得到宣泄,延遲了一倍時間。
(圖文無關)
來訪者女性,20-30歲之間,職業應該是老師或心理咨詢師,沒有細問,但通過交流能夠了解到一些,且來訪者學過心理學而且學的內容很深入。
綜合交流下來,通過來訪者自述,得出其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1.孤獨,有男朋友,一周見一次,但是心中情緒無處發泄,有時候自己會歇斯底里。
2.情緒持續低落,工作時尚好,但沒事做的時候就會覺得活著沒意思,得過且過,又不能讓情緒好起來,很痛苦。
3.病痛,膽結石折磨,醫生給開了止痛藥。因為工作忙,遲遲不去做手術解決這個問題,一再拖延。痛了就吃止痛藥,更加重心情不好。
以上是來訪者主訴癥狀,其之前并不是如此,自己一個人通過努力在大城市打拼,工作也不錯。平時喜歡看書、寫東西,跟父母聯系的時候,跟大多數中國孩子一樣,報喜不報憂。這一點其實是無法進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可以理解,畢竟我們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有壓力都是自己承擔。
交流中得知,她的負面情緒有很大一部分是同事造成的。在單位的時候,同事會經常傳遞負面情緒,而她不懂得拒絕和制止對方的情緒垃圾傾瀉,一個人承受的時候,回到家,被消極情緒“反噬”。這是其中一個原因。
我告訴她,每個人都可以拒絕自己不愿意接受的東西,無所謂面不面子,如果我不愿意聽的負面消息,我可以很明確拒絕對方向我傾瀉情緒垃圾。
另外,病痛也加劇了情緒的低落,膽結石疼痛時不時發作。由于人的身體出現問題,也會影響心理和情緒,這一點是導致她情緒低落很重要的一個因素。針對這個問題,我提出了建議,就是盡早去醫院治療,因為中醫和西醫對結石的治療都有很多成功案例,所以兩種方式都有提到。然而她的反應是,只能到清明放假才去治療,她說工作不好請假。我繼續問原因,她并沒有給出具體的,我只能猜測是單位中和一些人的關系問題,尤其是和領導。
于我而言,人這一生,工作是一切嗎?并不是!身心健康才是第一位的,如果身體有了病痛,不管如何都應該先去醫院看病,沒有什么比自己的身心更重要!
關于孤獨的事,其實是她內心對未來的擔憂。她知道父母不會接受現在的男朋友,但是這個男朋友又是對她那么好。而兩個人雖然在一個城市,距離卻有3-4個小時。
有一些事我也沒辦法給她答案,所以整場咨詢到了60分鐘后,可以說基本上沒什么效果。她多次提到就這么活一天是一天吧,甚至聽到要哭出來的聲音。
直到后來我提到自己學心理學的歷程和一些個案情況,她的情緒才得到緩和。到最后結束,我問她感覺怎么樣,她說好一些了。至少情緒沒有再崩潰。
總結這個個案,其實來訪者的情緒無法得到宣泄,沒有可傾訴對象,她在日常中接觸到的比如很多父母卷孩子的學習,在她看來毫無意義。看樣子她日常接觸的負面信息比較多。她的所謂的督導師也沒有給到她太多幫助,而在跟我交流中。她把內心情緒發泄出來,其實也就好了不少。
所以,有時候人的孤獨,是沒有一個可以訴說心里話的對象。
如果你有心理咨詢需求,可以聯系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