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一弟
兩個月前,深圳地鐵決定出手,拯救萬科。
它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對萬科的核心管理層進行了大清洗——
郁亮辭去了董事會主席,降職留用,出任副總裁;
祝九勝辭掉了董事、總裁、首席執行官等一切職務,徹底退出。
取而代之的,是來自深圳地鐵與深圳國資的一眾高管,全面介入萬科的經營管理。
從前那個由強勢職業經理人掌舵的萬科,已是昨日黃花了。
跟萬科極為相似的另一家混合所有制房企——綠城,它的核心管理層,也在最近發生了大變動。
今天,綠城對外宣布了一項重大人事調整——
董事會主席張亞東決定辭職,從上市公司退出。
接替張亞東的,是來自大股東中交集團的一名高管——
劉成云。
他今年56歲,1989年參加工作以來,劉成云的職業履歷,就一直在中交集團,迄今已有三十多年。
在中交體系內,劉成云一路擢升,現在已是中交集團的班子成員,擔任黨委常委和副總經理。
在綠城董事會,張亞東擔任董事會主席,同時是執行董事。
也就是說,作為一把手,張亞東直接參與綠城的日常決策與經營管理。
而接替張亞東的劉成云,他是以董事會主席、非執行董事的身份,進入綠城董事會。
他甚至不在綠城領取薪水。
這意味著,盡管是中交集團派駐到綠城的一把手,但劉成云卻不會直接參與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與日常事務。
張亞東辭職后,現在綠城董事會的構成,還剩下四名執行董事——
郭佳峰、耿忠強、李駿、洪蕾,由他們負責上市公司的運營。
其中,郭佳峰和李駿,是綠城的老人,當年跟著老板宋衛平一起打天下;
耿忠強和洪蕾,則來自中交集團,直到2019年以后才進入綠城董事會。
張亞東辭職、劉成云接任,綠城對外作了解釋——
“因工作安排。”
這個安排,只能是來自大股東中交集團的發號施令。
因為,張亞東原本就是中交集團入主綠城以后,挑選出來掌舵的大佬。
張亞東有很深的政府背景,加入中交集團之前,他在遼寧大連的政府部門任職多年。
他擔任過大連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之后又調任大連城建、住建系統擔任一把手。
離開大連時,張亞東做到了大連副市長、大連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張亞東是體制內成長起來的管理者,他在2017年加入央企中交。
2015年,中交集團從宋衛平手上接盤了綠城,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
之后的幾年里,綠城的核心管理層,陸續完成了大換血——
宋衛平及其嫡系高管逐漸退出,來自中交的高管空降上位掌權。
2018年,剛剛加入中交集團的張亞東,被派駐到了綠城擔任黨委書記與執行總裁。
彼時,綠城的權力結構里,宋衛平和他默許的綠城接班人——曹舟南,都還掌握著上市公司的話事權。
中交入主綠城一開始,原本選定了曹舟南來掌舵上市公司。
顯然,宋衛平風格濃重的綠城,與央企中交的融合,并不那么容易。
綠城的股東背景復雜,利益關系交錯縱橫——
有宋衛平及其一幫嫡系高管,還有香港九龍倉集團,后來央企中交又入主成為第一大股東。
張亞東被派駐到綠城三個月后,曹舟南便宣布了辭職。
他正式進入綠城董事會,出任上市公司執行董事、行政總裁。
2018年,曹舟南辭職、張亞東上位時,為穩住人心動蕩、平息輿論,綠城專門召開了一場媒體溝通會。
那時,宋衛平、曹舟南與張亞東并排而坐。
以宋衛平為代表的老綠城,與中交入主后的新綠城之間的融合,原本曹舟南被選定為聯結的關鍵人物。
不過,作為宋衛平的嫡系大將,曹舟南當時在綠城的屁股,肯定坐歪了。
后來的事情,也證明確實如此——
從綠城辭職以后,曹舟南實際上就淡出了上市公司,他轉而另起爐灶,自立門戶創辦了藍綠雙城。
藍綠雙城與宋衛平之間的關系,至今仍然模糊隱晦。
據說,最初藍綠雙城成立時,就是宋衛平找到曹舟南,要把綠城的小鎮經驗和他名下的藍城集團進行結合。
新老綠城的融合改造,在體制內平步青云的張亞東,是比曹舟南更適合的人選。
在人情世故上,張亞東長袖善舞。
在媒體溝通會上,旁邊坐著宋衛平,張亞東用了三個詞語來評價這位前老板——
“可敬、可愛、可交。”
“對于歷史和行業的前瞻性思考,是可敬的;講話真性情,是可愛的;真誠善意回答各種問題,是可交的。”
“中交主要領導和我交待過,中交作為大股東進入綠城,恰恰不是要去宋衛平化,而是強化宋衛平化。”
“這不僅是他個人在行業中地位的問題,還有情懷和理念的問題。”
“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綠城的品牌。”
“綠城永遠是綠城人的綠城,是宋衛平先生的綠城,是全體股東的綠城。”
張亞東的這一番耳熱恭維和表態,句句說到了宋衛平的心坎上,很難不受用。
于是,宋衛平也給予了回應,在媒體溝通會上,他對張亞東有很高的評價——
“張亞東作為綠城中國新的掌舵者,會給綠城中國帶來新的氣象。”
“他是博士,也主持過大連地鐵的建設,做過地鐵工程的人,是能應付較為復雜情況的。”
“地鐵的施工難度遠勝于造房子,不僅是建造還有運營,從業務層面來講,掌握綠城的盤面不會有問題。”
“他也在黨政系統做過,優秀的人群都在黨政系統,他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大股東中交指派,創始人宋衛平力挺,張亞東長袖善舞,他在綠城的一把手位置,很快就坐穩了。
從掌舵到現在,綠城經歷了大起大落。
去年,百強房企榜單上,綠城的銷售規模2768億,行業排名第三。
但上市公司在去年的利潤,可能會砍半,只剩下一二十億了。
在有著央企背景的開發商里,頂著兩三千億銷售額、上千億營收,綠城的盈利能力,算是非常拉胯了。
正值年報季,等不到刊發業績,中交就換掉了綠城的一把手。
明天,綠城的業績會上,張亞東大概率不會露面了。
張亞東的下線,顯得尤為突然。
2018年的夏天,作為空降綠城的高管,張亞東意氣風發——
“宋總最早對我說,希望我在綠城能干十年;現在他對我說,希望我在綠城能干二十年。”
從那時到現在,他在綠城還只干了七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