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這里是XX派出所,請您配合調查……”當這樣的電話突然打來,無論是當事人還是家屬,都可能陷入慌亂。職務侵占罪作為常見的企業人員犯罪,近年來呈現高發趨勢。許多普通職場人因法律意識淡薄、處理方式不當,導致案件走向惡化。作為專業刑事律師,我深知在偵查階段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最終結果。本文將用最直白的語言,告訴您如何正確應對調查,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一、公安機關如何調查職務侵占罪?
公安機關對職務侵占罪的調查分為三個階段:
1. 立案審查
接到報案后,公安機關需在7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立案。若涉案金額達到“數額較大”(通常為3萬元以上),且存在利用職務便利侵占單位財產的事實,案件將正式立案。反之,若證據不足或情節輕微,可能不予立案。
2. 偵查取證
立案后,警方將依法采取詢問證人、調取監控、查封賬目、傳喚嫌疑人等措施。此時需注意:傳喚時間最長不超過24小時,且需出具書面通知。若警方要求提供文件或電子數據,務必核對清單并留存復印件。
3. 移送起訴
偵查結束后,若證據充分,公安機關將案件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
二、配合調查的三大關鍵步驟
第一步:保持冷靜
若您是被調查的當事人:接到傳喚通知后,應立即聯系律師陪同前往,避免因緊張而做出矛盾陳述。
若您是家屬:切勿驚慌質問或試圖“私了”,應第一時間了解涉案金額、具體行為等核心事實,并協助整理證據材料。
第二步:如實陳述
接受詢問時,需如實回答,但對模糊問題(如“你覺得這算不算犯罪?”)可要求明確表述后再回答。
重點核實:是否實際占有財物?是否利用職務便利?錢款去向是否合理?這些是認定犯罪的關鍵。
第三步:主動舉證,把握黃金時間
收集工資流水、業務合同、審批單據等材料,證明資金往來的正當性。
若存在經濟糾紛或借貸關系,需提供書面協議、聊天記錄等佐證。
對于電子數據(如微信記錄、郵件),務必通過公證等方式固定證據。
三、家屬必知的三大誤區
誤區1:“不認罪就能脫身”
實務中,部分當事人因害怕處罰而拒不配合,反而可能被認定為“態度惡劣”。若確實存在過錯,可在律師指導下通過退贓、認罪認罰爭取從寬處理。
誤區2:“找關系私下解決”
職務侵占罪立案后即進入司法程序,任何私下承諾“撤案”的行為均涉嫌違法。專業律師可通過法律途徑審查證據合法性,提出管轄權異議等有效辯護。
誤區3:“等開庭再請律師”
偵查階段的筆錄直接影響定罪量刑。曾有當事人因在訊問時錯誤承認“非法占有目的”,導致后期辯護陷入被動。律師越早介入,越能規避法律風險。
四、律師能為您做什么?
1. 審查證據合法性
例如:警方調取財務數據是否出具合規手續?訊問過程是否存在誘供?物證提取程序是否規范?
2. 制定辯護策略
對于金額爭議:通過審計報告拆分涉案款項性質,剔除正常業務支出部分。
對于主觀故意爭議:用考勤記錄、工作郵件等證明“暫存待處理”的客觀事實。
3. 搭建溝通橋梁
律師可依法向辦案機關提交《不予立案法律意見書》《取保候審申請書》等文書,并就退贓、諒解等量刑情節進行協商,避免當事人直接溝通的風險。
【作者介紹】
楊有有律師,北京衡寧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西北政法大學刑事辯護高級研究院刑事辯護方向法律碩士。楊有有律師具備完整的公檢法實習工作經歷,對刑事案件的辦理具有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自參加律師工作以來,長期從事刑事辯護與代理、刑事控告等案件,參與辦理了多件重大、疑難、復雜及具有影響力的案件,如北大牟某某虐待案、恒豐銀行原董事長貪污案、百度公司管理層職務侵占案、某高校校長涉黑案、某法院院長貪污案、某國企虛假訴訟案以及十余件最高法的死刑復核案件,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