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宜良縣的廣袤大地上,龍興村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綠水青山之間。這里不僅有如畫的風景,更有一段關于“銀發力量”的動人故事。
近年來,宜良縣龍興村始終堅定不移發揮黨建引領效能,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和地理區位優勢,以多元化發展促振興為目標,積極探索當地鄉村振興戰略中“銀發經濟”與生態資源融合發展模式,全力助推本地產業的優化與升級。大力整合村內“銀發力量”發展肉驢特色養殖產業,帶領一群老年農戶多渠道增收,助力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黨員干部劉雄青、劉明敏銳地察覺到,當地豐富的生態資源和低成本的勞動力優勢,是發展特色養殖的絕佳條件,將目光鎖定在了肉驢養殖這一特色項目上,帶頭成立家庭農場,養殖肉驢30余頭,肉驢繁殖周期為12個月,一年左右出欄售賣,每頭能凈賺5000元左右。肉驢全身上下都是寶,驢皮能入藥,是生產阿膠的原材料,驢肉口感好,驢奶營養價值高,驢糞也能作為農作物優質肥料。與養殖其他牲畜相比,養驢成本低,所需人力少,收益高,發展前景良好。在黨員干部的帶動下,龍興村委會轄區內20余戶老年農戶積極響應,紛紛加入肉驢養殖行業,這些曾經在生產一線奮斗過的老人們,如今在養殖場上依然精神矍鑠,他們用心呵護著每一頭肉驢,從喂食、清潔到防疫,每一個環節都傾注了他們的心血。據統計,龍興村的肉驢養殖場年養殖肉驢100余頭,單頭凈利達5000元,年創收近百萬元,這些小毛驢讓當地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真正實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龍興村的肉驢養殖項目,不僅盤活了村內老年勞動力,促進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更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一條“銀發經濟”的新路徑。在這里,老年人不再是社會的負擔,而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龍興村肉驢特色養殖產業通過“生態養殖+循環農業”的模式,充分整合“銀發力量”,大力發展“銀發經濟 ”,“養”出致富好“錢”景。
(供稿:中共宜良縣委組織部 撰稿人:湯煜宸桂云麗 審核人:陳海珂 終審人:楊 吉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