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成都金融城三期H10地塊拍賣,用地性質為住宅用地,土地出讓面積約49畝,規劃建筑面積81238.48㎡,容積率2.5,起拍樓面價20000元/㎡。
該地塊吸引了遠達、成都交子金融、仁和、華發、錦江統建和金茂聯合體、華潤置地、中海、建發、中旅、招商蛇口等10家競買人參與競爭,最終由建發以樓面價41200元/㎡競得,成交總價約33.47億元,溢價率106%。
刷新了此前3月11日高新64畝地塊以31700元/㎡成交的記錄,該地塊由招商蛇口以27億元的總價斬獲,成交樓面價31700元/平方米,溢價率高達70.4%。
再往前面細數,2024年9月,由貝殼以10.76億元的價格競得錦江區金融城三期H12地塊,溢價率42.19%,折合成交樓面價27300元/平方米。
近一兩年來,成都地產復蘇勢頭強勁,地產是實體經濟航母,帶動上下游數百個行業興衰,因此,近年來成都的經濟增長和人口增量表現出色,被國家定位為“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一座城市的土拍之所以能地王頻出、如此火熱,說明市場化的資本,很看好這座城市的地塊含金量,估值很高。
按照成都地塊4w+的樓面價計算,建造出來的房屋項目,單價至少要去到8w+才算基本覆蓋掉各項開發成本,由此可見,成都房價突破10w+的未來,是可以大致預見的。
與成都形成比較鮮明對比的隔壁的重慶,同為巴蜀地區的城市,而且還是國批的“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但是在房地產市場方面的表現,卻和成都存在較大的差距。
重慶目前已經公布出來的,兩宗“黃金地塊”,一塊在嘉州,位于新光天地旁邊,起拍價7498元/㎡,但這塊地含20%商業指。
另一塊地在觀音橋附近,堪稱主城地塊上的王冠,位置挨著觀音橋九街,樓面起拍價10740元/㎡,這也是2025年首宗起拍價破萬的地塊。
從歷史成交來看,目前為止,重慶成交地塊,樓面價較高的,一是2021年保利拿下的中央公園地塊,樓面價15711元/㎡,是當時的地王。二是2023年5月華潤置地+香港置地拿下的觀音橋電測村地塊,成交樓面價14142元/㎡。
由此可見,當前備受關注的重慶的兩宗“黃金地塊”,要說刷新過去重慶的地王記錄,是值得期待的,但是要想超越成都,達到成都的4w+的樓面價,恐怕仍然有一定難度。
重慶的房地產,之所以和成都房地產存在很大差距,購房人和有產市民家庭的獲得感也存在較大差異,我們認為,主要是由于以下因素造成的:
相比于成都的地產精英化、小而美路線,重慶走了一條大眾化、普惠性的路線,重慶的公租房、廉租房,無論是數量還是地段、配置等方面,是全國出名的。
反觀成都,就沒有那么多的資源用于投入這些容易滋生“養懶漢”“獎懶罰勤”的領域,因此,在成都買房、開發項目的投資回報率,是很高的。
這也是為什么,成都能夠虹吸新疆、西藏、蘭州的購房人群,被戲稱為“新西蘭省會”的原因,成都的人口流入呈現凈流入的態勢,而重慶卻連續幾年都是人口凈流出。
重慶如今的房價,就連體量比其小得多的貴陽、昆明,都可以與之有的一比,按照重慶的經濟和人口規模,只能說重慶有房市民家庭的賬面財富,是被嚴重低估了的。
因此,我們認為,成都在地產方面的路徑,其實和四川舉全力打造一個強省會成都的模式,是一樣的,西部省市就是要把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用在重點支柱產業上,而不是搞攤大餅式、面面俱到的平均主義,這一點,成都在整個西南片,是帶頭大哥,走出的路徑是經過實踐證明的正確路徑,值得重慶、貴陽、昆明好好學習借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